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3-2-14 12:27
要殺頭是邵師傅的一廂情願吧!
楊祿禪留下《太極法說》不証明有太極嗎?全佑拜門時抄寫《太極法說》時不 ...
《翁同龢太極對聯》 對於翁同龢寫聯贈楊露禪,我已考查過《翁同 龢日記》、翁同龢詩聯集、翁同龢手稿書法集 ,發現翁同龢沒有寫過「太極」、「太極拳」 ,或武術。 以下為新的資料及論點: 一、1857年翁同龢二十七歲。第一份差事,當 武科舉副考。從日記中,說及射箭、舉重。清 廷文人主考武科舉,即是對武功不重視。 二、武科舉後被榮祿議永遠取消。 三、楊露禪進王府時,約1865年,六十六歲。 翁同龢三十五歲,後補為同治六位文科老師之 一,並不是主任教席。 四、楊露禪在王府較技,1865-1872年,即六十 六歲至七十三歲。 五、翁同龢主考過武科舉。清廷的武官,有出 身科舉。楊露禪進王府的身份,並不是官差, 而且階級懸殊。 六、1875年,翁同龢與光緒的主任文科老師。 同治時期,翁同龢當時並未出頭,而且未受慈 禧欣賞。如何膽敢向大臣說一位老人「技壓群 雄」?即是,當場削武科老師們、武官們的眼 眉?武科老師是滿旗人,教拉弓、舉重。 七、官場上,翁同龢贈詩聯的對象,多是王爺 、同事、文人。詩聯意趣,多托物言情。 八、「手捧太極鎮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 平仄反押,可會是狀元翁同龢的水準? 邵保勝 6. 2. 2009
附錄網上資料: 一、大清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見楊露禪與 人比武時,曾高興的向大臣說:「楊進退閃躲 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或太 極之渾圓一體也」。翁同龢對楊露禪頗為欣賞 ,曾手書對聯贈之,對聯稱楊露禪:「手捧太 極鎮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 二、翁同龢(1830~1904),咸丰六年(1856年 )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 1857年被授予修撰,供职翰林院。以后被咸丰 帝破格擢为乡试副考官,先后典试陕西、山西 。同治四年(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 行走,授读同治帝。 光绪元年(1875年)又奉 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光绪帝,前后达20余年 。 翁同龢两参军机,第一次是光绪八年(1882年 )十一月至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正值中 法战争时期。第二次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 六月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正值中 日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时期。他参与了对法、 对日主战的决策。在对侵略者的态度问题上, 他与主和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充分体现了他 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河北省永年縣 人。約10歲到河南溫縣陳家溝從陳長興學拳,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教拳。後 到北京教拳,任旗營武術教師。 四、翁同龢联集: 礼门义路;
仁里德邻。 夕来秋兴满;
朝坐落花间。 月行疑读画;
花坐当蓑衣。 老马时垂耳;
灵犀自彻天。 带经锄绿野;
留露酿黄花。 老骥思千里;
鹪鹩足一枝。 是东南大老;
乃天下福人。 盍簪嵦枥马;
束带听鸣鸡。 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含杯。 中国相司马矣;
老子其犹龙乎。 大才真比明堂柱;
志士能麾当路金。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天旌厥事事乃集;
江裹此山山不浮。 太华峰头重九节;
菩提树下八千秋。 点灯默坐还元阁;
磨墨重题大散关。 朔野按行犹雀跃;
湖山风雨作龙吟。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斯文一出世无比;
君目再明天有功。 野鹤孤云大慈塔;
幽篁乔木古松庵。 墨翻衫袖吾方醉;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敷坐默然大千世界;
过江到此第一丛林。 世尊尘埃,龙象无力;
斯人空谷,黄绮同游。 杂树垂萌,烟轻云淡;
风泽清畅,气爽节和。 守独悟同,别微见显;
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足以山引,不作自骋;
目喻水流,以卧当游。 兰有群青,竹无一曲;
山同月朗,水与情长。 品重圭璋,望隆彝鼎;
庭植嘉树,家藏秘书。 阐道宗经,贤为圣谏;
履仁由义,德者福基。 旷然无忧,寂然无虑;
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垂绝呼予,只道山中有修竹;
平生学佛,固知世上是空花。 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
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金石录十卷人家,叹君精博;
松陵集两宗诗派,剩我孤吟。 仰京兆尹之风裁,无愧神羊秋隼;
是儒林传中人物,漫云扁鹊仓公。 丈室重开,且莫论有宋元明,见在已经沧海劫;
汉公一去,犹喜得老师翁赵,相逢同看大江云。 丈室依然,且莫论有宋元明,见在已更沧海劫; 汉公往矣,要记取老师翁赵,今朝同看大江云。 偕老植林壬,根培诗书,绪衍箕裘,回忆卅载来绛帐风高, 迫烽火乡关,并需霖雨,儒生干济亦屏藩,恃清福,恋名山 ,萤案鸡窗甘与梦; 高寿周花甲,綵戏南垓,樽开北海,甫慨半年内锦江仙去, 又瑶地蓬岛,倏迓慈云,闾里追慕仍矩范,想真修,参大乘 ,人间天上总齐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