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2-11-13 12:18 編輯
「吳陳之戰」的我見、我思!
第一回合開始,吳公假意作勢欲攻。陳不為所嚇。吳公雙手垂下靜觀。陳突然上左步揮左拳向吳公頭部打去。吳公審敵明快,上右步出右拳「後發先至」反打陳頭部(慢何能為?)。
陳被打個正著,奮力反攻。雙方各有中拳。陳退向繩邊,吳追上。吳趨前時被陳左勾拳打中頭部失衡仆出繩圈。陳卻不謹不懂得承勢續攻,反而退步離開。再度交鋒時。都是不招不架的互擊。
在這互相交擊的形勢下,陳未能使出白鶴拳所擅長的長橋大馬遠攻;而吳則未有採取防守中路之策。(長橋大馬可破中近矩離的攻擊或防守。但需剛硬如鐵的橋手;防守中路則有利於直攻對方上路。我認為這是吳公失策之處)。不久,陳的傷鼻一再中拳而流血不止。公証中斷這回合讓陳止血。
第二回合開始。陳以左手虛招擾敵。第二次虛招伸出未及縮回,就給吳公抓履(上接手)得逞。陳被拉失衡前衝。吳公左手抓履,右拳同時直取陳頭部。陳頭部中拳,急忙掙脫左手抓拿後,隨以剛脫拿的左手反擊。卻因重心未穩而未能命中。
吳抓履得逞的剎那未能及時發動急促連環攻擊。(得勢不饒人,讓對手沒有喘氣或還擊的機會。)陳後退半步穩定身形,又上前用“哨”捶反攻。但因對手矩離太遠而無功。跟著是邊遊走邊突擊,與及短暫互擊。吳幾度要劈打陳的前衛手但都劈空。最後因兩人都踼腳高過膝犯規而終場。
站在太極拳的立場來看,吳公在遠一點矩離時,雙手垂下是可以的。一旦接近了,就應雙手放在胸前守中路,以防對手上下左右的進攻。守得中路,就可攻其中上路。對方直拳急攻時,可用十字手連同履勢或圈手(纏絲)來破攻勢。能破勢亦即是發動攻勢的時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