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389|回復: 0

實戰的訓練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8-2 14:58: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54ya.com/bbs/forum_posts.asp?TID=1358&PN=1

編輯者 小沈﹐傲爺 在 2007-04-03 在 10:49

舉凡有點歷史來龍去脈的武術(出於清朝之前﹐有史有據者)﹐如形意﹑彈腿﹑大槍﹑柔道﹑劍道 ﹑通臂﹑鶴拳﹑少林等等﹐幾乎都保留著單招﹑或簡式單路鍛煉的模式。

諸子學說﹑科學知識之所以會流傳下來﹐一定是因為『有用』。武術使用的極致﹑莫過於戰場…操練阿兵哥﹐當然是只練單招﹐或簡易幾 招拼起來﹑一路一路的東西。

它們也許以五行為名﹐或以動物擬態﹐或有單練雙練之分﹐或僅僅劃個樣子…以明清作分水嶺﹐其中最有名的是螳螂拳﹐因為它創拳的經 歷﹐擺明就記載﹕它是十八種手法﹑招式﹑或技巧的『拼裝車』。

很多套路的招式﹐看來似乎是隨便亂編的﹐事實上﹑裡面都蘊含著前人的戰鬥經驗﹕為什麼太極拳流派這麼多﹐每家招式﹑倒攆猴(倒捲 肱)後面一定接高探馬﹖為什麼南派的美人照鏡﹐後面一定接寸捶﹖為什麼北派踢人家下檔前﹐一定要先打頭﹖… 因為在前人的戰鬥經驗中﹐已發現這些動作組合﹐正好可以打中尋常人最自然﹑最潛意識的反應空門。

您要拆招來練﹐必須要跟英文考試﹐寫克漏字填充一樣﹐該招的前後兩三招﹐您都得一併研究﹑分析﹑參考﹐了解這些招式為何要這樣『佈局』﹖…並且在與人試驗之後﹐合理 好用的留下﹐不順手的再擱著。

套路像是考古題庫。…不過『書到用時方恨少』﹐您得全部作完﹔但是『拳到用時方恨多』﹐找一兩招順手的﹐反覆練就行了。


gobaby發表於︰ 2007-04-03 在 22:30

早期師傅教授拳術,基本功和頭套拳就要磨很久,其中對練的內容,更是不公開,在牆內徒弟兩倆對練,或師傅和徒弟對練,因此才練得 出東西,對外又能打下好名聲....

您的觀念正確,所以要結交好拳友,兩人私下關起門來操練,如此實力會提升!

本人練拳多半一人獨練,有時會和好友相聚切磋;但是,對於套路的認知,本人認為:套路原就不是練熟練順即可,而是學會、練會後, 有沒有「練成」成為自己的!

許多的拳術動作,只以單向的思考來解析,常常會想不透,而最後只得到差強人意的動作用法,例如(以北派為例):仆步的用法、獨立 步的用法,一般老師的教法就是屬於差強人意型的解說,您可以想想!!

對於仆步及獨立步的實戰用法,本人已得到驗證,但是怎麼會的呢?下手方向就是套路或單招的演練,而且是「自己一個人」,不過有但 書,必須是在練會之後的階段才較會思索到更深的階層,然後反饋到身上,您可以驗證看看!
獨自一人靜心下,慢慢的操弄身體,從動作到勁的統整運作、從意識到內外合,在此之間,便會尋求運用的方法,又不失勁力的完整,一 番操弄下來便汗水淋漓....


編輯者 小沈﹐傲爺 在 2007-04-15 在 11:14

一﹑所謂的『招式』﹐有時只有一個動作﹐也就是只有一個攻擊﹑或是防禦的動作。然絕大多數的傳統北派武術招式(南派不熟﹑歹勢) ﹐是包含一個以上﹐乃至於六七個動作的也有。…所以﹐一動一動的分解動作﹐並不是『招式』﹐這必須先定義好。

二﹑例如﹕太極拳的『攬雀尾』﹐為了講解方便﹐拆成『棚履擠按』四個動作﹐螳螂拳的套路『崩步』有招『八/拔步趕蟬』﹐也因教學 便利﹐被拆成八個動作。(由開門的『胯虎斜補捶』﹐到第一個轉折前的『千斤疊肘+ 崩捶』﹐全部動作﹑古稱『八/拔步趕蟬』)

三﹑所以﹑古傳經驗的招式中比較好用的﹐也就是老師傅常常提及﹐或是武林掌故中﹐成名大師們愛用的招式﹐它們 通常已先預想了敵我之間﹐可能是對撞﹑一進一退﹑轉圈換位﹐攻擊距離為長﹑中﹑短﹐攻擊範圍為上﹑中﹑下的各種立場。所以對敵時 儘管用出即可﹐不必想那 麼多。

四﹑在傳統北派武術中﹐ 通常要求同一個招式動作﹐都能作『踢打﹑擒拿﹑仆摔』三種應用﹐即隱含要求學習者﹐必須在同一招式上﹐找出長中短三種距離兼顧的 道理。沈某功夫雖不濟﹐即使『馬步衝捶』一式﹐在下亦可作此三種應用。更何況高手們﹐同一招式﹑可以出七八種以上的變化型﹐所以雖說只是一招﹐實是包羅萬象。

五﹑但古人或他人覺得好用﹐並不代表我亦能用。武林掌故中﹐楊澄甫善用『履擠手』發人﹐這是個對噸位大的人﹐較為順手的招式﹔李 書文好用鑽入內門的頂心肘(猛虎硬爬山裡面的一個動作)﹐此亦由於李身高不到160而贏瘦﹐身材的弱勢反為優點之故。

六﹑古云『練拳時無人似有人﹐打人時有人似無人 』…自己練習時﹐當然要先假設各種狀況﹐或左或右﹑或內門或外門﹑或進或退﹑或上或下﹐皆要靈活自如﹐最好跟同伴多多試驗﹐找出 合理而順手的操作方式。但一旦上場﹐管他媽媽嫁給誰﹐霹哩啪啦一直打出去就對了﹐不要想太多。

七﹑傳統北派武術﹐考慮某招某式是否綿密安全﹐有兩大通則﹕一是三尖相照﹐二是後手接前手 。只要這兩點照顧好﹐就算打不贏﹐至少要害都護住了﹑也不會慘敗。…您的招式是否綿密而面面俱到﹖這是事前鍛煉時就該完成的工作 ﹐等到上場才發現糟糕﹑危矣。

八﹑好的招式﹐不管對方出的是踢﹑打﹑靠﹑撞﹐雙方距離是長﹑中﹑短﹐我方用同樣的動作﹐都要能接得住﹑還擊得了。以此標準審視 ﹐您會發現﹐事實上傳統套路中﹐可以用的招式﹑且適合自己身材的﹐可能不到一成。…不過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能有兩三招順手﹐上場不會丟臉﹐就算不錯了。


編輯者 小沈﹐傲爺 在 2007-05-16 在 20:41

您如果想在實戰上有所進步﹐就要先練出『絕招』。…所謂『絕招』﹐不是人家建議﹑或是某個古人成名的招式﹐而是要先練出個屬於你 自己的得意之技。

得到絕招的方式很簡單﹐您就當作被我騙﹐練上一百天左右就行了﹕

一﹑首先﹐找一個符合前面徐爺與沈某描述﹕有連環攻擊﹑有進退閃轉﹑有長短距離交錯﹑有利用人性自然反應佈局﹐並且適合自己身材 的招式。

二﹑然後堅持每天連續一百次﹐算來左右各五十下即可﹐配合呼吸﹑連續練上一百日(有時會久一些些)。慢盤練可也﹑蹲樁可也﹑練爆 猛迅速發勁可也﹐重點是每天都要練…相信我﹑再怎麼難的招式﹐每天練一百下﹐頂多也是十來分鐘的事情罷了。

三﹑其中體內的歷程﹕

第一個月﹐您會感覺越打越順﹐氣力飽滿又勁整﹐有很來勁的筋骨內感。

第二個月﹐您忽然會感覺變得比初學者還差勁﹐莫說整勁﹑連左右邊甚至都有點搞糊塗。…這是因為您體內的筋骨﹑神經﹐重新整合﹐此 時更 要堅持練習下去。

第三個月﹐前一個月左右不分﹑毫無勁力的感覺會消失﹐但是第一個月很來勁的感覺亦不復得﹐只覺得很鬆﹑很順﹑很流暢﹐但就是沒有 力量感。 但旁人見您演練﹐會感覺勁整如鑄﹐雄渾中又帶著靈巧﹐而且被你打中會痛徹心扉。…這時候練出來的﹐才是真的勁﹔此時繼續堅持不懈 ﹐練滿一個月﹐讓這個內感永遠留在體內﹐這樣就不會掉了。

四﹑由前面訓練歷程所得到的﹐才叫做『絕招』。

五﹑內家拳所謂的空靈鬆透之感﹐以上述過程來鍛煉﹐三﹑四個月左右即可速成﹐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麼遙不可及﹐那是楊家在皇室騙錢討 生活 的托辭。…就好像治療落枕扭到頸子﹐絕對在兩次治療內可以搞定﹐跟你說要治個十次八次的推拿師傅﹐都是為了騙你的錢。

六﹑您要是肯被我『騙』一次﹐連續花上一百日來鍛煉﹐沈某再介紹『如何將絕招千變萬化﹖』的訣竅﹐作為回饋。


http://www.54ya.com/bbs/forum_posts.asp?TID=1358&PN=1&TPN=3

小沈﹐傲爺    發表於︰ 2007-08-20 在 06:37

沈某了解K爺的善意﹐不過我不是來樹敵﹐也不是來交朋友的。若細心留意沈某留言﹐我不會因為某爺支持我﹐便跟著拉攏黨朋﹐也不會 因某爺與我意見相左﹐便否定其武藝或見解。

沈某的見解﹐亦只是滾滾紅塵的涓滴一毫罷了﹐我也有自己的偏好風格﹑以及盲點﹐自不敢曰公正中立。我只是貪圖在眾人的高見中﹐能 夠撈到些許精華﹐令自己的武藝可以改善一些﹐也讓我熱衷的中華傳統武藝﹐可以延續。

或許看來沈某不識好歹﹐但我只是公事公辦﹑實事求是罷了。攙了人情在裡面﹐多少就得顧慮自己人的感受﹐不能暢所欲言…這是我私自 以為的單純﹐日後沈某依舊是這個態度。

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我對女人是這個態度﹐對男人也是。

~~~~~~~~



流爺﹐沈某文筆尚屬通暢﹐讓我的形象﹐在別人的腦海中虛胖﹐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我的性格多疑好鬥﹐所以讓我少了很多人氣﹐不管 是朋友還是敵人。

就好像人們在飲食中得到榮養﹐又在七情六欲與生活勞動中消耗﹐一進一出之間﹐我們得到了什麼呢﹖…人生三萬六千日﹐不在病中即愁 中。

沈某竊自的願望﹐是希望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所以跟這個宇宙內的人﹑事﹑物﹐牽扯得越少﹐我越容易得到解脫 。

小沈﹐傲爺 在 2007-08-20 在 09:43

流爺想沈某獻醜的東西﹐是『招母』的概念。也就是結合所有的鍛煉﹐身﹑手﹑步合一後﹐一組攻防與體勢流動的模式。招式的表相﹐是手腳的肢體動作﹐練得深入﹑則是一組動能摧發的韻律感。

以太極拳套路裡面﹐兩個動作為例﹕『摟膝拗步』與『倒攆猴』﹐丹田吞吐滾動﹑運勁的方式就一模一樣﹐只是一個前進﹑一個後退罷了 。

沈某培養太極拳的教練﹐除了推手要勉強合格﹐不會被人家隨便就推翻﹑拉倒之外(練得好不好﹐當然得靠自己磨﹐我自己都推得馬馬虎 虎 ﹐要求自然也不敢太高﹐只要輸時不要太難堪就好)﹐我必考的一題是﹕白鶴亮翅﹑跨虎式﹑以及高探馬﹐這三個外形看起來很接近的動 作﹐它們的不同在哪裡﹖

這當然沒有標準答案﹐我判別的重點是﹕學員們以什麼角度來分析﹖

以外形手腳的結束位置﹐回答攻擊部位不同者﹐我視為比較粗淺的程度﹔以該動作在套路中的前後動作﹐以武術的邏輯分析出應用方式者 ﹐程度又 高一點﹔以動作的直﹑橫﹑上﹑下﹑昇﹑降﹐解釋勁路的不同﹐層次自然又好一些。…能到這個程度﹐我就會放人出去教了。

不過到能夠出師的地步﹐必須要能以丹田﹑重心移動的吞吐昇降擰轉﹐來解釋如何帶動或輕或重﹐或滾漏或連綿﹐或冷脆或剛沉﹐或旋轉 或直沖…以不同的方式出手。如果學過多於一個拳種的人﹐還得在其它的套路中﹐舉例找出個屬於相同的『招母』﹐但外形未必雷同的動 作。
能由衷體會這個境界的人﹐算已入壺奧﹐能夠作到舉一反三。偷別人門派的功夫招式﹐或許演練的風格不盡相同﹐在別人門派的標準中不 算合格﹐不過借用別人的技巧來應用﹐沈某敢囂張地說﹕易如反掌。



不懂內勁之感﹐不懂拳母概念﹐經過幾代大而化之﹐不求甚解的氾濫教學﹐後人難免會問﹕「馬的﹐那摟膝拗步﹐跟掩手紅捶﹐還不是外 形一模一樣﹖只是一個出掌﹑一個出拳﹐一個左手放膝蓋旁﹐一個左手放手臂邊而已﹖」﹑「馬的﹐那形意五行拳﹐還不是跺一腳﹑蹦一 步﹐或出拳出掌﹐然後角度不一樣罷了﹖ 」…當然﹐任何系統門派﹐合格的傳統武術師傅﹐都在避免這個情況發生﹐為自己的學員品質把關。

『招母』的概念則更進一步﹕把幾個動作﹑幾種不同的勁拼湊在一起﹐自有其內在的化學作用﹐會讓各個不同的勁感﹑身步法﹑手法技巧 ﹑動作﹐進化獨立出一組體勢流動的韻律內感。

我常常說﹐學習是模仿專家的過程﹕從不會游泳﹑不會騎單車﹐到忽然開竅﹑體會出那種平衡感﹐大約要好幾天。…會游泳﹑會騎車的人 ﹐一直告訴 不會的人說﹕「就左右出一樣力就好了呀﹖」﹑「就放鬆身體就好了呀﹖」﹐ 但初學的人﹐除了一直笨拙地模仿會的人的外形動作﹐然後等到忽然開竅的那一刻之前﹐任何人都出不了力﹑幫不了忙。

同樣的﹑從模仿一組叫做『招式』的肢體外形動作﹐直到身心內在﹐能夠由衷地體會到那種『動態摧發的韻律感』﹐以我的師傅告訴我的 ﹐以 及我自己﹑身邊師兄弟的體會﹐加上觀察自己學生的經驗﹐以每天練習某單招一百下為度﹐從『笨拙地模仿外形動作』﹐到終於『忽然開竅』﹐差不多要練一百天左右。 …我要補充一個上回沒提到的部份﹕練得招母﹐只能說可以打得很順﹐但勁力與速度要更上層樓﹐多半還需要其它的輔助訓練。

這些不同的招母﹐不同的體勢運作﹑流動韻律模式﹐在明朝時候﹐戚繼光便已整理出來﹐他認為﹑一共有三十二種類型。

所謂的『千變萬化』﹐是掌握﹑確實地在身體裡面擁有一個招母後﹐在各種不同的套路中﹐或同系﹑或他派﹐抓出招母一樣﹑但攻擊方式 與部 位不同的動作組合﹐繼續反覆琢磨。以原始練出的招式為核心點﹐慢慢地以線﹑面擴充出去。

我們打架對敵的時候﹐自然沒有辦法思考﹐想什麼見招拆招﹔但能者可在碰觸到對手後﹐往往可依兩造身材不同﹑距離長短﹑功架強弱﹑ 或速度快慢作出變化。這 是依照此原理﹐以一個招母作核心﹐在平日鍛煉中﹐擴充出不同的技巧。

旁人看來﹐這位高手應敵時﹐會摔會拿﹑能撞能靠﹑可踢可打﹐仿彿千變萬 化﹐隨時可見招拆招的樣子﹐但是對那位高手來說﹐他始終只作『一個招母』而已。

這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要整理文字出來﹐我已感覺非常吃力。若有大爺們覺得太紙上談兵﹑太花俏的話﹐跳出來譏諷兩句可也﹐約戰之 語﹑還是省下來吧﹖…連前凸後翹的女網友﹐要我回台灣時﹐去薇閣﹑沐蘭約戰﹐我都推掉了﹐沈某怎麼可能會去挨各位爺們熱情的鐵拳 ﹖

  
小沈﹐傲爺 在 2007-08-21 在 18:04

事爺莫怪﹐沈某擅長的﹐也不過是耍耍嘴皮﹐整理些資料而已﹔只要確實身體力行﹐自然日起有功﹐體會這些內感(勁感)﹐本不該被故 作玄虛﹐只是古往今來﹐被一些門派給神話化了。不過套句最近台灣流行的政治名詞﹐這是歷史共業…百年前﹐好像每個門派都這樣吧﹖

沈某身處蠻夷番邦﹐面對一群不懂中醫﹑不懂陰陽五行﹑不懂儒釋道的老外﹐因地置宜﹑也是教學相長﹐逼迫我必須要思索武學的原理﹐ 以西方理性﹑淺顯﹑科學﹑非玄學的說法來介紹說明。

您引述沈某的那段話﹕初學的人﹐除了一直笨拙地模仿會的人的外形動作﹐然後等到忽然開竅的那一刻之前﹐任何人都出不了力﹑幫不了忙。

如果是個偏好佛學與神秘東方哲思者﹐我就會改用『圓覺經』裡面的﹕『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如果是西方人﹐沈某就會改用新約聖經裡面﹐耶穌比喻前往天國之路﹐就好像去葡萄園工作的人﹐早上到的人﹐他給一塊錢﹔中午到的人 ﹐也給一塊錢﹔但是黃昏才到的人﹐也可以領一塊錢。

文字畢竟只是工具而已﹐重點是能溝通﹑互相理解。如果沈某在文字上有所擅場﹐乃至於令人覺得武藝不錯﹐這多半是虛胖的假象。…我 建議各位大爺如此看待我﹐因為我也是這樣看待所有人。

別區討論﹐我與無氣爺﹑楊爺論及歷史云云﹐楊爺一句『歷史是會拿筆的人寫的 』﹐就甚為高明。…感慨武風日下﹐無人提倡之時﹐也要檢討自己是否因為懶惰﹐所以授人以柄﹐給了會玩弄文字的人﹐解釋傳統武藝的 機會﹐使得傳統武學變得酸儒化。


來源:武學專欄.小沈,傲爺/實戰的訓練
http://tw.myblog.yahoo.com/hpy03292000/article?mid=930&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5-1-9 06:18 , Processed in 0.02565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