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膝蓋養護若干問題的探討很多朋友與我討論在練拳及生活中如何保護膝蓋,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很有現實意義。根據我的瞭解與一些資料,簡單談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臟腑根本論: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肢體與內臟往往有密切聯繫。膝蓋就與腎臟相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手摸一摸,膝蓋與後腰一般都是冰涼如水。腎臟從五行中來看,就是屬水的,水主收藏。腎臟也在人體中有收藏先天精氣的作用。人年紀增長,慢慢衰老,先天精氣耗散,便步履蹣跚,尤其膝蓋僵硬,轉動伸屈十分困難。而很多武術家,通過鍛煉得當,臟腑充實,下盤靈活,曲折自如,雖年壽已高,仍然步履輕便,身輕如燕。又如些練泰拳的,為了加強打擊力度,用膝蓋頂撞大樹。雖然力量上身快,打擊力度大,但因為消耗了先天元氣,四五十歲就早衰早死的大有人在。故練拳以強內臟為宗旨,臟腑固,而肢節強,為最緊要的法門。
二,錯誤概略:
有很多朋友,因為練功方法不當,導致膝蓋傷損,留下固疾,十分可惜。下面例舉若干錯誤方式,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錯誤一:熱身運動不夠。練拳前,尤其是在冬天,前要通過基本功的練習,提升身體溫度,活開全身關節,增加韌帶的延展性,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針對下肢的練習,有壓腿,搬腿,溜腿等,最好系列化訓練。基本功訓練不要馬虎,保證品質與訓練量。
錯誤二:沒有掌握正確的步型。在做弓步等動作時,膝蓋不能過於前傾,不能超過腳尖。前弓腿的膝蓋不要前超、後敗、左撇、右拐,最好小腿與地面成垂直。弓步與坐步時,後腳夾扣。如後腳夾扣,膝關節別著勁,不能舒展這樣造成全身的重量別在膝關節的兩側韌帶上,當然容易磨損。
錯誤三:錯誤的訓練方式:有研究者認為,膝關節特殊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它的基本運動是曲和伸。訓練膝蓋時採用旋轉的方式容易導致磨損。針對膝蓋的訓練宜採用曲折--伸展方式。
錯誤四:錯誤的轉換方式。屈膝練拳時,重心轉換的當口,膝蓋是硬轉,沒有走圓,沒有柔化。這樣膝蓋始終在超限度的情況下扭來扭去,就會勞損。
錯誤五:腿跟砸地。有些練武之人,為了追求發勁的剛猛,落腳之時腿跟砸地。這樣雖然能收力猛勁剛之效,但往往年老後膝蓋劇痛,不良於行。前輩教訓希望大家一定注意。
錯誤六:用膝蓋頂撞硬物。這樣的練法,是用傷害身體的辦法,來提高攻擊強度。傷身破本,遺禍將來,不足取。
錯誤七:運動量過大,超過人體自身的負荷限度。訓練量要適度,過大的運動量會使膝蓋內部的滑囊液分泌來不及供應,造成磨損甚至發炎腫脹。運動量要適度。
錯誤八:膝蓋承重過大。初學者或者平時缺乏鍛煉,急於求成架子下得過低。這時腿部力量特別是大腿力量不足,過低的彎曲程度,加重了膝蓋的負擔。
錯誤九:錯誤的意念。練拳時過於注重腿膝部的動作,意念太重,反而使膝蓋發僵,無形中增加了負擔。
錯誤十:膝蓋與腳的扭曲角度過大。在膝關節有一定彎曲時,小腿可做小幅度內旋和外旋,但角度不可過大。過於內扣膝或者外撇膝,極易引起膝關節損傷造成膝蓋疼痛。
錯誤十一:用膝不用胯。胯根筋沒有拉開,所有轉動的力量,都靠膝關節承受,負荷太大。錯誤十二:盤腿打坐後立即下地走動。
盤腿打坐完畢要伸展開雙腿,疏通經絡,流通血脈片刻再下地走動。
錯誤的鍛煉方法之外,還有錯誤的生活方式,也會造成膝蓋的傷病,簡列如下:
1、體育運動後不宜,用冷水沐浴,關節一旦受寒,往往形成固疾。
2、天氣暑熱,不能直接睡於地下,更不能貪涼睡在草地之中。
3、如果有膝蓋本來有陳舊傷的更要注意,不可沾染寒濕,飲食之中也要忌生冷和牛羊肉等燥發之物。
4、過多食用嘌呤食物,引發痛風。
三、內家拳術中膝蓋要點略述:
1,內功經雲:“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所以要想膝蓋堅韌,必先活於胯根。每動都從根節起,中節隨。不可膝蓋自作主張,否則身法散亂,膝蓋受力不能傳導。
2、走八卦步時,需要提著一點命門真火。時時由內而外,內養外練同時進行;既免拙力努氣之弊,又得水火相濟之妙。
3、步步不離雞腿。拳經雲:“打遍天下老雞形”。嚴格按照雞腿的要求去練習,則有處處有虛實轉化之妙,免雙重之病,收堅膝強腿之功。
四、跌打損傷:
因為膝關節是捕擊中的重要打擊部位之一,在激烈地對抗中,可能出現膝銼傷;也可能在生活中出現意外情況,造成膝關節機械性損傷。
一旦出現運動傷害,應當立即冰敷,消腫止痛,然後及時用藥。
現將傷科要理摘抄附下:
“腳膝蓋骨,乃吊生者,或打破脫出,極難治。要用特做成一箍,箍住蓋骨,將長帶縛定,外用護膝,愈日去箍。若骨折叉出處,兩頭必鋒銳,治用八寶丹,麻藥定後,銼之去尖,頭按入用藥敷貼,外以包紮,再服湯藥,使筋骨脈絡相生,其骨自然固矣。”
“服傷藥,忌冷物及牛羊肉”。
五、平時保養:平時膝蓋不宜受涼。平時端然穩坐,可用手心貼在膝蓋上,如同樂山大佛的坐姿。因為手心屬火,以火溫水可以收水火相濟之功。
綜上所述:膝蓋之重要,不止是一個關節的問題。人生是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養身健體,沒有小事。
來源:科學網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66912-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