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30 19:27 編輯
答:【H3】PART2已覆,茲不贅述。
為保所言不至完全無物,不得不上網找出拳經、拳論等舊經論原文進行瞭解,不過截至目前都刻意排除時人所論,一律未讀,以避時論影響,如有所參,將作揭示,特此說明。
【H1、H3】-敬作修正
【新覆N3,兼修正中定】
插入一題,想對於Nick在【N3】中所提「畫圓畫圈之不宜」這點,對自己前此「何為太極拳」見解提出新的修正看法。
初為「十三勢歌真意為探」一文(以下簡稱”原文”),是因讀”向文”似對有所悟而起,當時讀該文,腦海中全都是太極圖像,同時也存有大量過去在此版它文內跟版主討論腰隙為何時,彼此論述中都曾提到的「圓」的概念,是以二者在大腦中自行結合之下,乃有「乙太極拳即為圓形動作,而中定則為畫圓動作的中心點」之立論,是以引得Nick在N3文末提出反對意見。當時見解未變,數語調侃而過,及至得見拳經,方知所謂太極陰陽,旨在強調虛實一體、緊密互動,應靈活運用,而非指動作極為太極圖般類皆圓形,加以拳經通篇論述甚詳,在在均提醒只要同時掌握自己「內在」意(意中包含身體)的正確運用,勿把重點放在「外面」,因此幡然改觀,不再以為太極拳有圓形的意象局限,它應該是毫無任何局限的。
不過,何以後來竟用太極陰陽取代虛實這種遠遠更易於理解的觀念呢? 我對於陰陽也僅略識一二,以陰陽意涵之深厚,怕是連皮毛都談不上的,不過從虛實過渡到陰陽,至少有一點不同可以查覺,那就是虛實畢竟是二物,談虛談實,不免怕人忽略拳經開頭提醒要「氣宜鼓盪」的要點,將虛實一分為二不慎斷開了,這裡要插入說明:何為盪呢?說文解字:「盪者滌器也」、易經繫辭上「事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換言之,它是一種有去就有回的概念-若單用虛實,並不能在虛實之間點出這種虛實交換時的「緊密連結」,反之若代乙太極陰陽,那麼以中國人千年來對於太極雖不熟卻也不太生的概念,卻很容易就能注意到陰陽(虛實)之間,二者是「互轉不停」,一如長拳「滔滔不絕」的了,因此不得不說:它確實構成了一個理解的門檻,不但我從一開始就被太極「圓」的具象所限,連Nick都被陰陽相生小絆了一下,但這種過渡轉換,我仍然認為是非常具有智慧的,只要能夠跨過這道陰陽門檻,進而掌握這陰陽相濟的絕妙,相信在太極拳的運化上,必然能有極大成效。寫到這裡,我不禁對太極拳拳理及祖師的智慧,更加欽敬了! 只不過,這為我自己留下一個疑問:何為中定? 【n4】Nick第四招
論【靜中觸動動猶靜】
*H 的破譯是,靜待敵來,既觸方動,是配合敵招式而應變,而,雖動無想
**N 的語譯是,在敵擊未到身之前,肢體、意念,必須安靜等待,在觸動的瞬間,內息已然啟動應勢,但外形仍未動,看起來好像,仍處在靜中一般
申述:在未讀歌勢之前,我已被Zee師姐的(連動)、大師兄的(彼微動而己意已動),觸動頗深,讀了歌勢,我好似理解這個道理。
這歌訣有兩種狀況,
其一,靜中待敵,太極拳理要求的是彼動而後己動,目的猜想是為了,不浪費體力,尋找最佳的攻擊方案,靜待最佳的timing反擊(防守),集中最大的力量反擊等等,但是,如此,可能失掉先機,於是就要
其二,動猶靜,這裏的動靜指的是外形,但是,太極拳另僻內息一徑,內息已然,彼微動而己意已動,內息已然形成應對,這有兩個優點,第一,對手看不到我的內息,不知變換何招、不知何時變招,第二,內息動在一瞬間,反應速度遠強過外形招式的轉換
【H4】
論【靜中觸動動猶靜】~~ 一「題」兩面輕鬆答
我想,要是每題都答得太用力太嚴肅,臺上台下大概很快就都累了吧~有時候,或許只需輕柔幽雅的挽起酒紅色曳地斗篷一角,旋身掃過;留下一陣No.5,然後就可以逃之夭夭了,尤其是顯無勝算的時候……..(像這一題,Nick的體會深得我心,小妹就有點想給它………..) 前幾日與母親看畫,母親問我抽像畫當如何欣賞….(畢卡索也就算了,像米羅,那簡直是….),我說,隨便怎麼看都行-畫者當然有他的寓意;你可以事先做點功課瞭解他的寓意,然後跟著他的筆觸,置身其中去體會他的心境,但是有時也不妨就只追隨自己的心情和角度,享受自己心裡的旋律與色彩……….. 【靜中觸動】
對於「靜中觸動」的看法,大家應該是大同小異的。連動二字若單看字面,只能朝「隨敵動而動」猜想,自己並無把握,但彼微動而己意已動,則必謂「對方稍有動作,自己心裡就已有攻防腹案」。
對這四個字的理解,我原文論述已多,而Nick的看法一樣也沒錯,不過受Nick啟發,我想不妨換個說法來看:
太極拳異於其他武術之處,最大就在「後發」! 但為什麼呢?目的是因為要「保留體力,尋找最佳方案、最佳timing」嗎?那誰想得久誰勝囉?我想應該不是! 太極拳的原理,自己的出招,是需要對方來配合演出的~你是以他的招來對付他,他的招應該要成為你武器(或說攻擊)裡的「一部分」;他沒出招,你就沒有武器可用!所以,當他出了招,你的攻擊環境才算成熟;條件才算到齊!這是為什麼太極拳一定要俟觸方動的道理! 舉例來說,像前面與Nick拆招,若用大力金剛腿,當然趁對方沒準備就先把對方踢飛就好,但我若希望使出「我的力+他的力」這種四兩撥千得太極打法,那他的力要是沒先出,戲就唱不成了! 不過後發歸後發,「先至」還是要的,豈不見拳經裡寫著「攘之速而無疑」嗎~只要得機得勢、條件成就,便應迅速取勝,這是一定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