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153|回復: 12

太極拳經論之辯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http://jefftsou.pixnet.net/blog/post/21636047
【n1】--Nick 第1招

首探【中定】

H說中定是動作的中心點,中定要"找",就是說每個動作的中定不同,中定怕被攻擊,中定是太極的罩門
N說中定是力臂的支點,中定是固定點,就是丹田,中定不怕被攻擊,越接近中定的攻擊,將受到我最大的反擊

申訴:

太極拳著力在內勁,何謂內勁?就是肌肉緊張線,或稱為“氣”,太極拳力的來源在腳上,或說著力點在腳,支點在丹田,轉換點在腰隙。比如受攻擊點在胸部,如果,我練太極拳已經成功,我運勁,右腳實定在地上,腳底到丹田形成一條剛性肌體,我的腰隙鬆動,轉動至最適合的角度、方向,胸部到腰間形成另一條剛性肌體,迎擊來拳。

現在來計算,力(腳)*力臂(腳掌至丹田的距離)=力(對方攻擊力)*力臂(丹田至胸的距離),由於下力臂是上力臂的約兩倍,所以,我的腳力只要超過對方來力的一半,我甚至不出招,對方將被擊倒。

對方的攻擊點越靠近我的丹田,比如肚子,那我用對方十分之一的力就可以將他擊倒。

這裏有個命題,為什麼林清智老師每次都要大師兄先有中定再按出?

13勢歌說,腹內松靜氣騰然,這是一個剛性中空球體概念,比如我丹田有一股勁(氣),它的量可以形成5公分直徑實心球體,但如果,我用這同樣的量形成10公分的中空球體,那麼,10公分中空球體的強度將是5公分實心球體的8倍,所以,丹田要求,大而中空。

既然是中空,那就會是虛腹,於是在這個10公分範圍,我的氣勁要作些微的調整補充,所以,林清智老師要大師兄“先有中定”,準確的說是“調整中定”

【H1】--H1敬補第一闕

首補【中定】

1. Nick說中定是力臂支點,此說適補小妹原述,敬致一謝,說明如下:

原本為文時,腦海畫面是以腰隙為中定(圓心)所作出的畫圓動作,實則分析其中力學,正是Nick所說的:是以腰隙中定為力臂支點。

2.至於Nick說其力臂支點(中定)是丹田,這點小妹有疑,說明如下:

首先若是力臂支點,那麼在支點以外的任何一點,都應可以定點為圓心向力臂上任何一點作出施力。經查,丹田位置多有指述,但無一不在臍下,如以常見說法臍下1.5吋為準,那麼理應可以肚臍為施力點,讓肚臍以丹田為圓心畫圓,但肚臍與髖骨頂點同高,丹田在髖骨保護之內,肚臍是不可能以丹田為圓心繞圓的,因此以丹田為力臂支點,恐難成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反之,腰隙所在,正是肋骨下緣至髖骨上緣間的中間點,這一段身軀當中,只有脊椎骨,並無外部骨骼,因此正可以之為支點,像此點以外任何一點施力,作出身體彎曲動作,故腰隙較諸丹田,恐更適於論定為「支點、中定」所在。

抑有進者,Nick「申述」的第一段中,不也說腰繫是上下身轉動的轉換點嗎?何以又自棄轉換點而另論其他位置(丹田)為支點?轉換點的同義詞就是「折曲點」,如果從Nick設問的「受擊點:胸部」到支點(丹田)中間還存在一個「折曲點」(腰繫),那麼這段力臂便因存有折曲點而應改以此折曲點定論為支點了。

再依Nick立論思考,從折曲點(腰隙)到支點(丹田)這一段位置,能否作為力臂?如果能,那支點上下兩段就應可以作出彎曲(但並不能夠的!),如果不能,那丹田同樣失其作為支點的可能。

3.【腹內鬆靜氣騰然】--H敬補第二闕,併致二謝!

原本這一句是小妹於十三勢歌當中,唯一沒有定見之處,此次因Nick賜問,小妹已有所悟,說明如下:

由於上句「刻刻留心在腰間」要人小心腰間受到攻擊,因此為了因應攻擊,有了這一句的指示,而這一句破譯正是「腹部放鬆,準備作腰部運動」;亦即:「腹內鬆靜」為「腹部放鬆」,而「氣騰然」則是令人作好腰部轉動的肌肉運動準備。

首先在論述此句之前,想先稍述一點下盤的問題,在此同樣以董座的旋轉椅來說明:

腰繫以下,就如旋轉椅其座墊以下椅座部分~通常稍微昂貴一點的旋轉椅,椅背是可以穩穩後躺的(我猜Nick坐的應該都是這種高級旋轉董座椅吧),有些說不定都快能平躺了~~這種能夠做出類似人體下腰動作的旋轉椅,最重要是底座一定要穩,若是底座不穩,且不說轉不轉得順,恐怕輕一受力就有翻仰危險,又何能穩立不動作出旋轉?因此從腳下至腰隙這一段(簡稱下盤),我相信它最起碼必須承負一項重任,那就是當我們上半身需要轉動或做其動作時,下盤絕對必須穩如磐石,才能讓人在上身轉動期間,腰隙中定能支撐我們做完完美的太極動作,而不致在動作做到一半時,便下盤不穩致使中定隨之移位,造成動作中斷乃至全人翻仰。換言之,小妹認為「大部分時候」,太極的動作是以腰隙為支點的動作。不過在特殊情形下,如果動作更大,而需要延長力臂,讓上下身連成一氣;以腳底直接作為支點來動作,那麼小妹在理論上也不排除中定應下移至腳部,正所謂「定無常定,方為中定」是。

切回正題,這一句腹內鬆靜氣騰然,小妹原本無解,但因見Nick設問時,提到腹部為剛性中空球體概念,啟我所疑,因而得悟如下:

析言之,Nick在提問中所設計的外來攻擊與太極應對方式,我的理解簡化為:對方出拳向我腹部而來,我這個太極拳已練成的人,踢出一腿將他打敗!(對嗎Nick?)

我的想法是:太極拳應該不會這樣應招吧?按我理解,太極拳行者不會硬來,應該會一手聽勁虛接來拳,待方向速度與來拳達成一致時(此謂「合」),迴身一轉,讓對方出拳落空,讓對方順其貫力飛出,然後同一時間我「陰陽相接」;再以另一手自其尾後,與其同向運勁送出實掌,將對方拋出;以便「送你離開千里之外……」。換言之,我的招式,對方受力大小將是「我的力+他的力」,而Nick的招式,對方受力大小則會是「我的力-他的力」,因此,我猜我這種太極拳會比較佔便宜喔…..

而以我的方式接招的話,腰部勢必要做出某種程度的運動,可能是彎腰,可能是旋轉,但無論如何,腰都必須「以鬆代實」,因為實則硬、鬆則虛,硬實之腰何能如鬆虛之腰易轉?若想做出諸如下腰的動作,腰腹是一定要放鬆的,因此囑以「腹內鬆靜」做出前段預備。另,放鬆之際可能便是最忌受力之際,故有上句留心腰間之提醒。

進一步再說,當我甩出對手時,腰部勢須作意使勁配合動作;因為腰若無力,不可能作出有力的旋轉(乃至如前所舉下腰等動作),因此又必須「氣騰然」般,做好類似賽跑前的起跑準備,以便使腰部肌肉隨時可以作出有力旋轉、下腰…等等的完美表現。

-以上敬覆【N1】,併謝Nick賜問啟發,對於「腹內鬆靜氣騰然」隨覆補充破譯。

【H1】--PART 2

前論枝末,稍事補充

1.在Nick設計的對招裡,以小妹設想之應對,由於對方一掌直衝我腰際而來,因此如欲虛接聽勁,以備「一轉」,理論上在接掌前,第一動應該會先側身,或至少移動步伐,也就是拙文裡說的移動立體座標;足踏五行以至方便接掌的位置和方向。

2.小妹認為「尾閭中正」目的正是要給予腰隙中定足夠的穩定與支撐。

3.Nick用金剛腿對上敵拳,萬一對方出的是虛拳引你上鉤,待你猛力一踢時,趁勢拉飛你的腿,或是趁隙再補你一記實腿,又當如何? 何不以虛掌聽勁,先探虛實再說……

4.一疑:腰隙、腰隙,會不會真是一彎腰就會在命門附近出現骨間縫隙,這樣一來,代表腰部做運動時,命門附近脊椎骨的支撐力是最弱的,此時此處遇襲受傷最重,乃亦致其成為罩門所在?!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n2】---Nick第二招

論【單重則隨,雙重則滯】

*H 認為重字是外力
**N 認為重是重心,也就是虛實的實

申述:

太極拳理的要義在自身個體即產生(或區分出),陰陽(或虛實),比如,定弓(馬)步時,一般是兩腳腳踏實地,或有3-7步的,但,太極拳,要求一實一虛,也就是單重,於是,另一虛腳才能“隨”,如若是雙重,則被定住,哪還能動,自然是“滯”了。

事實上,不是只有雙腳分出虛實,形體也要區分出虛實,比如,我們動右肩,則右肩是虛,左肩是實,此時,左肩為重,以此類推。

這裏有一個重大的命題,虛實很容易理解,虛實的轉換很不容易理解,太極說,陰陽輪動,相生相滅,如何生、如何滅?

各位前輩,生即是生,不可以生一半、生80%、生90%,滅即是滅,不可以滅80%、90%,在半導體裏,1就是1,0就是0,不是go,就是no-go,所以13歌勢裏說,變轉虛實須留意,這是最難的部分

轉換的方法是【氣變身軀不稍滯】

太極拳練成後,身體的隨意肌一定是十分靈活,哪一條肌線(氣線),要用勁、卸勁,必須在瞬間形成、完成,不可以有滯慢的情形,於是,如果我雙腳著地,我在瞬間變轉虛實,變轉只是內勁,身體的重心已然轉移,陰陽已然互動,轉移前、後,仍然是(單重),而外人無從察覺。

【H2】-

1.論【單重則隨,雙重則滯】

找到語出之原文,我認為自己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應作出修正,因有所得,三謝Nick之問!

查此語原文出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我在網路上找到全文,剪貼我個人認為有關的相關部分如下:「察四兩撥千金之句,顯非力勝;觀老者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沈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讀罷太極拳論全文,尤其是這一段話,我才瞭解這整段節錄重點在於提醒一件事:要全身靈活的懂得活用力學原理,懂得「以己之虛對人之實;以己之實對人之虛」,至於是偏沉還是雙重,那純粹是在敎我們體會:懂得利用力學原理,就能「有效」施展太極拳動作,並不是要我們咬文嚼字去比對何為單、何為雙;孰為重、孰為滯。因此單重、偏沉只是形容你用對力了,而雙重則形容你沒擺對正確有效的姿勢,就會如車輪兩側同施等力一般「動不得」了!

所以結論是:單單解釋「重」字的話,它仍應作為重力來解,但是這整句話的意旨,已非具體指涉之語了。

1.【陰陽相生】

孔子《繫辭傳》第十一章:「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即陰陽,但有兩個重點:

(1) 太極就是兩儀,太極為陰陽相合之「一」;陰陽為太極圖內之「二」;一即二、二即一。太極拳所謂之太極,便是悉指此一拳法是靈活運用虛實變化,以自然且輕易地克敵致勝的。

(2) 陰陽二者有一個特性,剛好是Nick所不知因而令其備覺難解之點,那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漸消則陽漸長、陽見消則陰見長,而者確實就是「X+Y=1」的關係,當X(陰)是1,Y(陽)就是0,如果X是0.888,Y就會是0.112,陰陽二者相加,一定是1,所以拿熊經來說,若左腿是陰,右腿是陽,重心移到右腿,則Y=1 X=0,當移到中間,則Y=0.5 X=0.5 ,這其實是很基礎的易經八卦、太極陰陽理論,Nick只要搜尋一下資料,很容易就能瞭解的。

這招看來應開已經拆解完成了~~

【n3】---Nick第三招

論【13總勢】

申述:親愛的H,13總勢,論的是“勢”,不是“招”。

勢,武術上講法叫(內功心法),或叫口訣,或叫歌訣,物理學上叫位能,功能上,得勢,就是累加位能,準備隨時轉換為動能,的方法。

請注意,140個字都是提高位能的方法,都是得勢的方法,是實用的,基本上沒有修飾詞,所以,你的破譯,不可以用虛幻的修飾詞,比如,靈明、洞察敵勢、細加審度等等

既是內功心法,並不考慮敵人招式,僅只內求,所以,歌訣裏找不到任何一句,什麼畫圓、畫圈的,重點在陰陽互動、虛實相生相滅、內息(內勁)生生不息、腰隙的運用

【H3】-同意十三勢在提高位能,四謝Nick賜教!

原則上Nick此問前半段,我完全同意,也感謝Nick指點,讓小妹或甚钜。至於後半段Nick原文「140個字都是提高位能的方法,都是得勢的方法」,這句小妹小修為「140個字「目的」都在於提高位能,都在於得勢」,這樣修改的差別在於:這140個字,它目的懸在那裡沒錯,但並不是操作手冊,破譯目的就在作出一本操作手冊,而操作手冊,重點在讓人能明白步驟,如果寫作時,主觀上認為用虛字能讓人明白,那麼並沒有禁用虛字的道理! 只是文章這種東西,我若主觀上自覺已極盡淺白之能事,而Nick卻仍有未明之處,那關鍵恐怕不在於該不該用虛字實字的問題,而在於貴我二人之中,有一人需要回去重修一下國文!!(給你一個笑臉喔 ^^)

【H3】-PART2

修正上答如下:

十三勢當中,小妹並不真正瞭解任何一勢,前說同意,是因為提高位能確實有助於輕易制勝,因為它是最好用的力學原理,但是得「勢」真的就只限於提高位能嗎?下午讀了一下太極拳經拳論等等,恐怕如果侷限在位能,那是畫地自限了!!

所以結論是:十三勢「目的」並不全在於提高「位能」,而在於指導如何得「勢」!!!

【H3】PART3:覆「N3-論【十三總勢】」-總結本題,正面對決!

【「十三勢」探源】

1. Nick說:「十三總勢,論的是『勢』,不是『招』」,又說:「勢,…叫內功心法、口訣、口訣、歌訣....物理學上叫位能」,如果要確認Nick所言然否,勢須一探「十三勢」原貌為何,方法是取材同為王宗嶽所作的「太極拳釋名」一探究竟。該篇全文如下:

《太極拳釋名》-王宗嶽

太極拳,一名長拳,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分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 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

為進一步「紙上」瞭解十三勢,茲查閱文字涵義如下:

1.「掤」/坎位(北)-「所以覆矢也」。
2.「捋」/離位(南)-「取也」。
3.「擠」/震位(東)-「排也」。
4.「按」/兌位(西)-「下也、抑也、止也」。
5.「採」/乾位(西北)-「捋取也」。
6.「挒」/坤位(西南)-「同捩,扭轉,折也。拗捩,故相違也」。「捩,琵琶撥也,又拗也」
7.「肘」/艮位(東北)-「以肘觸碰」。
8.「靠」/巽位(東南)-段玉裁注「今俗謂相依曰靠,古人謂相背曰靠」。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八勢中,前七勢全都是手部動作名稱(可能用作拳法名稱),第八勢雖非上肢動作名,但單字定名亦非心法。至於第九至十三勢,則顯見是向前後左右中的「移位元元」指令耳,依此觀之,除非有其他反證,否則這十三勢顯見均係招式名稱,既無心法,亦非口訣,而其內容更無涉位能,這是可以確認無疑的。那麼何以Nick竟存「十三勢即物理位能異名」誤解呢?竊臆或因太極拳論述中,常見運用「得勢」二字行文為論,故而乃有此錯置,為窮究其所以,特「向上溯源」,除查得王宗嶽另有《太極拳論》可供後面各題論述參考外,另查得最源頭文獻:張三豐所著《太極拳經》可能即係「得機得勢」一語之所出,以下特進一步作相關論述。

(H註:以上八卦方位,為“九宮八卦”,故與一般俗知之文王八卦或伏羲八卦均異,另其五行位置亦不同於一般所知)

【「得機得勢」探源】

基於個人研經之經驗,若希望窮究十三勢歌真意,實不宜「往下」查找各家對於十三勢歌的解釋,反而應當「向上」溯源,同時參考十三勢歌同一作者其他論述,較易掌握文字使用之意涵,因此特為自己及Nick將短短的《太極拳經》及《太極拳論》全文列載於下,以便對照瞭解

《太極拳經》-張三豐

一舉動周身俱耍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處,身便散慢,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攘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亳間斷耳。

《太極拳論》-王宗嶽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枰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上面兩篇文獻經此對照比較,相信不難發現:若要論孰為太極拳「心法」,則無論就內容或體例來說,《太極拳經》均當之無愧,而堪為太極拳無上心法。

所謂「經」者,有「貫、攝、常、法」四個意義。「貫」指文章有條理,能理貫全文;「攝」指能攝取太極拳精要;「常」指所講的道理與方法正確無誤;「法」指無論何時、何處,任何人按此法練習,必定成就。至於「論」則是用以解釋「經」之注釋文章。以上面兩篇文獻來說,《太極拳論》顯係王宗嶽基於個人習拳心得,對於《太極拳經》所為之釋文,而十三勢歌,則又復為王宗嶽另一篇較短歌訣,本次所論的十三勢歌,內容主旨雖與拳經、拳論未盡同疇,但文字方面的使用,經比較之後卻發現確實具有對照瞭解之價值。這在後面幾題的討論中,將會一一論述,本題最後,謹就「得機得勢」論述如下。

在《太極拳經》當中,用到「得機得勢」一語時,其意涵其實甚廣;獲得物理上的位能,雖可稱為得勢,但依據個人對此經之理解,其亦僅只是得勢的型態之一,因為該經前半雖揭示太極拳心要宗旨,但後半均在舉例,而所舉之例:將物向上掀起,就顯非指述位能,因此Nick在本題賜問中說:「得勢,就是累加位能(隨時準備轉換為動能)的方法」,為顧及邏輯上的正確性,不妨修正為「累加位能(以隨時準備轉換為動能),可以得勢」
由於為解Nick此問,乃有機會真正一見太極拳無上心要:《太極拳經》,甚至進而自正許多前此未明之觀念,因此在這一題~~

我和自己對決!

【H3】PART4~備補

1.首先說明,Nick在本題當中,似乎混用了「十三勢」與「十三勢歌」,因此PART3前答先依字面自設「十三勢」作答,現在再自行將此題啟問中的「十三勢」置換為「十三勢歌」二答,以免讓Nick扼腕~以下茲依此旨將Nick原題修正如下:

(1)勢,物理學上叫位能,功能上,得勢,就是累加位能,以準備隨時轉換為動能的方法。

答:查「勢」這個字,在十三勢歌之中,並未以「位能」的意義出現。歌訣第一句開頭「十三總勢」的「勢」,明顯是指「掤,捋,擠,按,採,才列,肘,靠,進,退,顧,盼」。同一作者所作的《太極拳論》中,亦查無以「位能」意義出現的「勢」(該篇中唯一的「勢」字:「雖『勢』有區別」….,則應解為「勢必」)。唯一可能包含「位能」意義在內的「勢」,僅見於《太極拳經》中「得機得勢」的「勢」,然而這個「勢」字,範圍卻顯大於「位能」,反而更接近「勢」字在一般通常用法上的意義,按,依《字彙》,「勢」之字義經查為:「勢力、威勢、權勢、形勢」,換言之,如果在太極拳裡來論「勢」,若解為「優勢」,那麼不但意義上可以將狹義的「位能」包含在內,並且也更符合拳經意旨。

(2)十三總勢歌,論的是勢,不是招,武術上講法叫內功心法,或叫口訣,或叫歌訣。

答:十三勢歌所論之意旨,論的是「得機與得勢」,除了論「勢」之外,更加論「機」,而「機」在拳經當中,是較諸「勢」所更被詳論並重視的,但何謂「機」? 查「機」,《說文解字》:「主發謂之機」,換言之,凡是論及如何「發勁」的,所論都是「機」。至於十三勢歌當中所論的勢,當然所論便理應為如何得「優勢」,而非如何得「位能」了。

(3)140個字都是提高位能的方法,都是得勢的方法,是實用的,基本上沒有修飾詞,所以破譯不可以用虛幻的修飾詞。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24: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30 19:27 編輯

答:【H3PART2已覆,茲不贅述。

為保所言不至完全無物,不得不上網找出拳經、拳論等舊經論原文進行瞭解,不過截至目前都刻意排除時人所論,一律未讀,以避時論影響,如有所參,將作揭示,特此說明。

H1H3】-敬作修正

【新覆N3,兼修正中定】

插入一題,想對於Nick在【N3】中所提「畫圓畫圈之不宜」這點,對自己前此「何為太極拳」見解提出新的修正看法。

初為「十三勢歌真意為探」一文(以下簡稱”原文”),是因讀”向文”似對有所悟而起,當時讀該文,腦海中全都是太極圖像,同時也存有大量過去在此版它文內跟版主討論腰隙為何時,彼此論述中都曾提到的「圓」的概念,是以二者在大腦中自行結合之下,乃有「乙太極拳即為圓形動作,而中定則為畫圓動作的中心點」之立論,是以引得NickN3文末提出反對意見。當時見解未變,數語調侃而過,及至得見拳經,方知所謂太極陰陽,旨在強調虛實一體、緊密互動,應靈活運用,而非指動作極為太極圖般類皆圓形,加以拳經通篇論述甚詳,在在均提醒只要同時掌握自己「內在」意(意中包含身體)的正確運用,勿把重點放在「外面」,因此幡然改觀,不再以為太極拳有圓形的意象局限,它應該是毫無任何局限的。

不過,何以後來竟用太極陰陽取代虛實這種遠遠更易於理解的觀念呢?
我對於陰陽也僅略識一二,以陰陽意涵之深厚,怕是連皮毛都談不上的,不過從虛實過渡到陰陽,至少有一點不同可以查覺,那就是虛實畢竟是二物,談虛談實,不免怕人忽略拳經開頭提醒要「氣宜鼓盪」的要點,將虛實一分為二不慎斷開了,這裡要插入說明:何為盪呢?說文解字:「盪者滌器也」、易經繫辭上「事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換言之,它是一種有去就有回的概念-若單用虛實,並不能在虛實之間點出這種虛實交換時的「緊密連結」,反之若代乙太極陰陽,那麼以中國人千年來對於太極雖不熟卻也不太生的概念,卻很容易就能注意到陰陽(虛實)之間,二者是「互轉不停」,一如長拳「滔滔不絕」的了,因此不得不說:它確實構成了一個理解的門檻,不但我從一開始就被太極「圓」的具象所限,連Nick都被陰陽相生小絆了一下,但這種過渡轉換,我仍然認為是非常具有智慧的,只要能夠跨過這道陰陽門檻,進而掌握這陰陽相濟的絕妙,相信在太極拳的運化上,必然能有極大成效。寫到這裡,我不禁對太極拳拳理及祖師的智慧,更加欽敬了!
只不過,這為我自己留下一個疑問:何為中定?
n4Nick第四招

論【靜中觸動動猶靜】

*H 的破譯是,靜待敵來,既觸方動,是配合敵招式而應變,而,雖動無想

**N 的語譯是,在敵擊未到身之前,肢體、意念,必須安靜等待,在觸動的瞬間,內息已然啟動應勢,但外形仍未動,看起來好像,仍處在靜中一般

申述:在未讀歌勢之前,我已被Zee師姐的(連動)、大師兄的(彼微動而己意已動),觸動頗深,讀了歌勢,我好似理解這個道理。

這歌訣有兩種狀況,

其一,靜中待敵,太極拳理要求的是彼動而後己動,目的猜想是為了,不浪費體力,尋找最佳的攻擊方案,靜待最佳的timing反擊(防守),集中最大的力量反擊等等,但是,如此,可能失掉先機,於是就要

其二,動猶靜,這裏的動靜指的是外形,但是,太極拳另僻內息一徑,內息已然,彼微動而己意已動,內息已然形成應對,這有兩個優點,第一,對手看不到我的內息,不知變換何招、不知何時變招,第二,內息動在一瞬間,反應速度遠強過外形招式的轉換

H4

論【靜中觸動動猶靜】~~ 一「題」兩面輕鬆答

我想,要是每題都答得太用力太嚴肅,臺上台下大概很快就都累了吧~有時候,或許只需輕柔幽雅的挽起酒紅色曳地斗篷一角,旋身掃過;留下一陣No.5,然後就可以逃之夭夭了,尤其是顯無勝算的時候……..(像這一題,Nick的體會深得我心,小妹就有點想給它………..)
前幾日與母親看畫,母親問我抽像畫當如何欣賞….(畢卡索也就算了,像米羅,那簡直是….),我說,隨便怎麼看都行-畫者當然有他的寓意;你可以事先做點功課瞭解他的寓意,然後跟著他的筆觸,置身其中去體會他的心境,但是有時也不妨就只追隨自己的心情和角度,享受自己心裡的旋律與色彩………..
【靜中觸動】

對於「靜中觸動」的看法,大家應該是大同小異的。連動二字若單看字面,只能朝「隨敵動而動」猜想,自己並無把握,但彼微動而己意已動,則必謂「對方稍有動作,自己心裡就已有攻防腹案」。

對這四個字的理解,我原文論述已多,而Nick的看法一樣也沒錯,不過受Nick啟發,我想不妨換個說法來看:

太極拳異於其他武術之處,最大就在「後發」! 但為什麼呢?目的是因為要「保留體力,尋找最佳方案、最佳timing」嗎?那誰想得久誰勝囉?我想應該不是!
太極拳的原理,自己的出招,是需要對方來配合演出的~你是以他的招來對付他,他的招應該要成為你武器(或說攻擊)裡的「一部分」;他沒出招,你就沒有武器可用!所以,當他出了招,你的攻擊環境才算成熟;條件才算到齊!這是為什麼太極拳一定要俟觸方動的道理!
舉例來說,像前面與Nick拆招,若用大力金剛腿,當然趁對方沒準備就先把對方踢飛就好,但我若希望使出「我的力+他的力」這種四兩撥千得太極打法,那他的力要是沒先出,戲就唱不成了!
不過後發歸後發,「先至」還是要的,豈不見拳經裡寫著「攘之速而無疑」嗎~只要得機得勢、條件成就,便應迅速取勝,這是一定要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30:20 | 顯示全部樓層
【動猶靜】

Nick就這三個字,重點放在靜,認為外形的靜是用來掩飾內心的攻防規畫或內息(小妹迄不知內息何指)~至於「動」字,則並無解釋,只當作是前面「觸動」的動來看。

我的原文,將動猶靜解為「雖動無想」,所謂無想,是反射動作不假思考的意思,也就是指《太極拳論》中「懂勁而階及神明」的意思~懂勁懂到跟神一樣的話,那差不多就是想都不用想就胸有成竹隨時可以臨機應變了~所以不是沒有想法,而是口袋一拿出來就有,不用再花時間想!(我想高手應該是這樣的吧…..)~~~~這個講法,跟Nick其實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現在我有不同想法了。

準備上班,下午待續……………

為了讓大家中場休息有餘興可欣賞,下面貼上之前所寫,只有Bobee看到的「靜中觸動動猶靜-修正報告」(再自己強調一次:我的看法已經跟下面貼文有點不一樣了呦,貼出來是因為可以順便「弘揚佛法」啦,所以沒興趣就跳過吧……..)
【靜中觸動動猶靜-修正報告】


對於十三勢歌這句話,在看完鄭宗師的演示紀錄片之後,體會到動猶靜所指,可能與佛家之「定」(又稱禪定、三昧、三摩地…名稱甚多)相通,而後在此基礎上,對於靜中觸動也有了不同之前所寫的看法,故特為此文修正前文相關部分。首先,為了最後的說明,必須先簡單介紹佛家的定。

【一般禪定】

佛家主張佛智人人本具,只因心不靜,因此智慧無法現前,用白話說,就是心不夠冷靜,因此見解不夠完美(完美是指全知全能的智慧)。為了讓心能冷靜,靜到絕對境界以現佛智,因此發展出種種求靜(即「定」)的方法。

定,依其練習方式不同,以及對這個宇宙萬物真相瞭解的深淺有異,而有多種層次。最常見的一種定,是在一段固定的時間之內,讓自己在一個固定之處身心不動,以漸入定境。這種定,只要身心不動就能漸漸入定(身心不動就是身體靜坐,意念靜止不起任何念頭,然神智清楚,並未睡著),但只要身心一動,定境便不再能維持,稱為出定。這種定有出有入,定的時間長短隨每個人修持程度不同而修短不一,近代較著者如禪宗虛雲大師,曾有近三個月方始出定之記錄,至於定中的境界,人各不同,而且有真有幻,由於個人未曾實修,不再深入介紹。

【楞嚴大定】

最高的定,是首楞嚴大定。

這個定,基礎是完全明白「真心本性、真如實相」,最低要求,是已經開悟,也就是已經達到禪宗明心見性的程度,並且時時刻刻都不曾或忘真心正念;無論與人交談、娛樂、食衣住行…..沒有任何一個時點忘失「正念」。所謂正念,就是正確認識:一切身周所見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因緣聚合之假相,並無不變實體,因此內心不起任何喜惡善惡分別,心念也絕不貪戀停留於任何人事物境界;在一切時間點,他都冷靜無比,神智沉定,只有理智,沒有情緒,更無所求。只有在外界人事物對這個人有所求時,此人才會給予回應,而且是正確冷靜的回應 ~ 一個人若是處在這樣的定中,雖然言行舉止如常,看起來與一般人無異,但實際上他內心是不動的,他的心像一面鏡子,你有問他就有答,你不問他不會先作思考;你有要求他就負責完成,你不要求他絕不先作規劃;內心「正念」昭然不失;給外界的一切回應,都像反射動作,彷彿只經中樞神經,不經大腦,只是這形容已有極大誤差,因為他的反應其實是像明鏡照物一樣,是不經思索直接反映(反應)的。因此這種定,並無入定、出定的界線,時時都在定中~他的心就是明鏡;外界無物,他就不照,有物至鏡前,他就如實照物回應,內心「正念」絕不稍失,此為首楞嚴大定。

【念佛三昧】

在上面兩種定之外,還有一種定,姑且以淨土宗的念佛三昧(三昧就是定)稱之。這種念佛三昧修行,就很像十三勢歌的「動猶靜」。

念佛三昧的行法,不需要像楞嚴大定瞭解什麼是真心,不需要像禪宗禪坐身心不動,它只要求在一切時一切處,動也好靜也罷 ~ 應該說一切行住坐臥言談舉止之間,心中都持續念一句佛號,絕不中斷(不是口唸,是心裡念念憶持不忘,所以用字為「念」,而非「唸」),而且念時,始終記得自己在念佛,意念專注在心裡這句佛號上,時時都聽見自己心裡在念佛,絕不會在跟人講完一句話或做完一件事之後,突然發現自己口裡還在念著佛號而心裡佛念早已中斷。

這種修行法同時還藉助一心不能二用的原理:念佛之時,如果需要說話、作事,自然會採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完成,做的時候不但不會「想太多、作無益思考」,而且會邊專心念佛邊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事情做完便只剩佛念,會立即停止佛念以外的一切思考、言行動作,因此佛念就像江水的主流,綿長不斷,而日常言行便如枝末細流,不礙主流,注意力會完全集中在一句接一句的佛念上,即使說話做事也不中斷這種注意力。這種行住坐臥念佛不斷的專注情形,就稱為念佛三昧,這也是一種定。如果達到這種定,內心在定境中一樣不會有情緒起伏,更沒有喜怒哀樂,對於平常看不慣的人事物,這時不會再有喜惡情緒發生,一概會平靜以對。

【十三勢歌「動猶靜」】

對於十三勢歌裡「動猶靜」的體會,發於見到鄭宗師影片當時作意緩動右掌,適聞旁白介紹鄭宗師主張練太極應如陸地游泳,忽悟演練太極時雖然動作招式連續不斷,但在動作之中,意念專注力是不應隨動作分散於四肢的,反而應當如同楞嚴大定中,不動明鏡般的真心、以及念佛三昧裡縱有發語動作也不中斷的佛念一般;將整個人的專注力集住一處;乃至集於一身;至四肢如一肢,意念專注直如一具長明燈,姑不論外來攻擊,即便對自身招式動作也視如燈外風雨:動作不斷而燈長靜明;身雖動而意長定;如得念佛三昧般動中不失定意,故言雖動猶靜。

【十三勢歌「靜中觸動」】

太極拳動作,講究因敵變化,敵不動則我絕不動,推到極致,則敵縱已動,但我之動必遲至敵動已觸及於我之時,方與敵觸同時而動。要做到這個境界,心念必靜至極點如若得定、專注力必貫至全身,直如不再有四肢身軀之分,方可達遲至敵觸之時方始同動而猶可因敵變化之境,一如首楞嚴大定中的明鏡照物:物來即照,不來不照,絕無稍遲,亦不先發! 換言之,所謂「靜中觸動」之靜,等待敵觸之前,其心靜之程度應已達定境或接近定境(至少應有念佛三昧之定),遇觸同動,未觸不動,且即便在動中,心猶在定(),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達此方能不假思索因敵變化,盡現神奇。()
H4】-PART2 抽象畫導覽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34: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30 19:36 編輯

二論【靜中觸動動猶靜】-請王宗岳親解


每個人都有常講的口頭禪,常用的語助詞。一個人的語文的習慣,尤其在論述同一領域主題時,通常就特定文字的使用,會習慣採取相同文意,或者說,同一個作者,在論述同樣的概念時,通常會使用他慣用的某些字。因此為了瞭解十三勢歌的涵義,我始終認為最好就是能找到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進行比對,希望因此能經由文字使用的習慣,探得作者個人寫作的真意。


前兩天第一次見到王宗嶽此篇《太極拳論》,我就計畫深入瞭解作者在這篇論裡面,究竟是如何使用「動」與「靜」這兩個字;賦予這兩個字何種意涵,結果,偶然發現論中首段,似堪用於此句歌訣的理解。


以下就拆解《太極拳論》中首段文句,試著將論中每個句子,置入歌訣相關字之後來理解,請大家一起看看,我想,這一題就在這裡輕鬆結束吧
《太極拳論》首段-王宗嶽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十三勢歌》-王宗嶽

靜:無極
觸:生
動:太極
動:陰陽、動之則分、變化萬端
猶:無過不及
靜:太極、靜之則合、理唯一貫
因:隨、就、柔、順、急應、緩隨
敵:曲、伸、剛、背、動急、動緩
變:走
化:黏

神: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奇:用力之久,豁然貫通

H4】-遺忘的結論

把這一題定為抽象畫;一題兩面,是因為發現自己似乎從太極拳論當中,窺見作者寫下「靜中觸動動猶靜」時,心裡想的是太極陰陽二而一、一而二的分合不二寓意~這歌訣彷彿就像一幅抽象畫,讓每個人解讀都不一樣,而這一次,我猜作者的創作寓意是:

(1)
靜中觸動
即拳論開宗「太極者,無極而生」~無極本無動;一舉動,便周身俱耍輕靈,太極因之而生。

(2)
動猶靜動,是要我們體會太極拳經裡的「氣宜鼓盪、虛實宜分」,而虛實就是「陰陽」。
靜,則代表態極拳經裡的「處處總此一虛實」,而「處處總此」,便是內含陰陽的「太極」。

~陰陽即太極,是故「動猶靜」。

而這個見解,便是既無佛家禪定,亦非聽勁功深的另一種解讀了,其實我真的認為,'這句話怎解都行~只要得其心法功訣,就行!
n5Nick第五招

論【因敵變化示神奇】

*H 的破譯是,隨敵應變
**N 的語譯是,我的內息已然啟動應勢,因應著敵擊,我的內勁不停的變化,不停的顯示出神妙、奇特的路徑
申述:

1)這句歌訣,該理解為(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或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惑。但以第二種剖之。(2)我看這歌訣,140字幾乎沒有贅詞,怎麼這“示神奇”三字很不對勁?這是普通的形容詞神奇二字嗎?是說表現出來很神奇嗎?是推銷太極拳理很神奇嗎?不,我覺得是要這樣子來解-----(如語譯)

n6Nick6

論【勢勢揆心須用意 得來不覺費工夫】

*H 的破譯是,審度勢的動作原理,明其理,可運用自如
**N 的語譯是,13長拳的每一招所需的每一條可用的內勁路線,都要用心細細體會、分析、吸收,之後,再用意念去融合,這個過程,是非常非常費工夫的,不是一蹴可及的,要耐心學習
申述:

1)這句歌訣正是張三豐和張無忌對話的臺詞的內涵,是的,一招、一式、一勢的學習,必須不斷的分析、體會、修正、再分析、再體會、再修正,這正是學習時,所必須的“記”的工夫

2)然而太極拳不僅僅是形拳,它還是意拳,它必須要有“忘”的工夫,忘不是真忘,而是,從腦中移除,載入“意”的範圍,意在哪里?意在腰隙,其實是在脊髓神經欉,這是人體的反射中樞,那為什麼要說腰隙,容我最後一招再論

H6

再解【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Nick的語譯,總覺得很「感心」,因為總是誠懇又仔細的說明每一個步驟~像這題一開場,Nick叮嚀要細心體會內勁,過程「非常費功夫」非一蹴可及,要耐心學習,就讓人宛見Bobee一樣循循善誘的愛心,不禁要祝福NickBobee能早日共用兩人甜蜜、有趣又健康的太極世界…….只是,祝福歸祝福,論戰還是得繼續….「得來不覺費功夫」到底是Nick的「習得內勁的過程『非常費功夫』」,還是H的「迨得其各勢要訣之後,便可『不費功夫』運用自如」呢?


查兩者差別在於:「得」之所指,N指的是習拳過程,而H指的是得訣結果;N的「不覺」是「不禁覺得」,而H的「不覺」直接就是「不覺得」;若照N來解,這下半句是王宗嶽寄訣感嘆:「練功真是辛苦,不容易啊….」;若照H來解,這下半句是滿懷鬥志的想:「練成之後,就階級神明啦…」~此時的我說,想選哪一句,都行,因為「不覺」確實兩用,如果練功練遇到瓶頸想休息一下,不妨用N的解釋告訴自己:「連王宗嶽都感覺費功夫了,那我有瓶頸也是自然,加油繼續….」如果練得很有心得想精益求精,那就不妨採H的解釋,讓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至於勢勢揆心須用意,「勢勢」二字,指那十三種勢的每一勢自屬無疑,而「揆心」二字,因查字典適有下語,因此乃解之如破譯,認為是要大家學習十三勢的每一勢之設計用心: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4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30 19:43 編輯

「揆」:揣測、審度。說文解字:「揆,度也。」如:「揆其用心」、「揆情度理」。

論【意】

不過「用意」二字,當時因無定見,僅按一般語法順語意嘗試融入解釋,卻在讀過拳經之後,看到拳經竟似通篇重點均在此「意」字,因此便在心中暗感驚訝了!

按,在讀歌訣時,隱約感覺處處皆「意」(註:詳推用意的用字,於今感覺或作動詞)140字中出現五次,3.5%,而且均非一般俗用而似意有所指,但至今所見本版時文兩篇之中,卻並未著墨,實則作為一個歌訣的讀者,我個人是很希望弄清楚歌訣裡「意」字的指的,因此決意一探!


在《太極拳經》中間,有一句話是:「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意思是:「前面那些話都稱為意」,所謂前面那些話,按其語譯連貫性來看,是從「一舉動」到「上下前後左右皆然」為止都無法中斷的,換言之,拳經前半篇等於都在正面為「意」作出定義。緊接著,其後從「有上即有下」開始,到「攘之速而無疑」為止,又都在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意」,以此觀之,拳經通篇以「意」為中心,先正面定義,在詳加舉例,以個人閱讀經驗判斷,意字比重若此,已無疑是通篇主旨所在了。到此為止,旨在點出意字在拳經裡的重要性。那麼在拳論中又如何呢?因篇幅所限,對此不再深入,僅能稍加說明:個人感覺拳論並未對意字再有著墨,而是主要在論「陰陽虛實」之掌握,兼及對「萬勿流於旁門」之提醒戒禁。這對於拳經最後虛實的簡短論述,有接力闡揚發揮的效果,讓人能更加深入體會虛實的妙用。由於個人對太極拳實無所學,不敢言這是否已為太極拳全部精要,但至少以門外之人來看,這兩篇文獻已足供一窺太極異於其他武術的「用智」之處了。

[n7]---Nick7

論【尾閭中正神灌頂】

*H 破譯為,腰下尾閭力持中正,穩若磐石
**N 語譯為,身體上架隨時都要調整到下架骨盆中央,力量垂直豎起,力勁、神氣時刻自尾閭往上灌傳至頭頂,使尾閭至頭頂皮灌傳一氣
申述:

1)就武術而言,骨架是人體“剛性結構”的根本,肌血只是依附在骨架上作拉伸傳遞力量的媒介而已,肌血永遠練不到剛性結構的,就算是鐵砂掌也不行,最多只能算是“接近剛性”

2)所以,我們說器官的位置時,必須注意這個差別。比如說,腰,腰在哪里?腰曲線是我們探討武術時所說的腰的位置嗎?是嗎?

3)人體的骨架結構,分成下骨架和上骨架,大致上來說,下骨架由腳骨、骨盆構成,上骨架由脊椎骨、胸腔骨、手骨、頭骨構成,上骨架整付就這樣懸空丟在下骨架的骨盆上,靠腰部肌肉撐著。

4)腰部肌肉是脆弱的,卻又必須承載技擊時上半身所有的重量、動量、彎曲量、撞擊量。。。等等,人體的穩定度不能只靠腰部肌肉的強度。

5)所以,歌訣要我們尾閭中正,就是,上骨架必須隨時“遊動”到骨盆架中間的位置,垂直架上去。不過,不是如H說的“穩若磐石”,請注意,這是“擺正”的動作,不是“固定”的動作。擺正是隨時都要擺,是動態的,固定是定好了就可以了,是靜態的。上骨架擺到骨盆架中央部分時,腰肌肉承擔衝擊量最小,同時,也騰出空間給腰肌作它更重要的工作。

6)從建築結構來說,尾閭是非常重要的,上部骨架只有尾閭比骨盆架低,所以,在結構上來說,它是上部“建築”的“埋入深度”,也就是,高層建築的地下室,12樓的建築,地下室也只需1層,moment基本足夠,所以,尾閭一定要擺正,同時要垂直用力,一柱擎天,氣、神灌頂。

7)尾閭必須在擺正後才可以用力,尾閭用力就是夾肛。(本句不確定?)

H7H8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這七、八兩題一起解,因為這個對句屬於「實練範疇」才能體會得的,在並未實際學習太極拳的情況下,原本破意也就僅在語意上求解,既無體會亦無Nick的人體構造學養,因此,答題只能就文字資料找線索,以試著瞭解歌訣作者在這一句上的寓意或期望。

這兩句歌訣,在拳論當中,最有關的陳述,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尾閭中正神灌頂,練得就是要立如平準般「正」,
滿身輕利頂頭懸,求的就是要活似車輪般「靈」。
我想靜時中正,動時輕靈,或許就是這兩句歌訣要求的基本架勢吧。

原本對於頂頭懸,撰文時認為是要求應上懸求正,以便與尾閭中正相呼應,目的在要求腰隙的上(頭頂)(尾閭)兩點都正,以利用兩點構成一直線的原理讓上身自然能直能正,以俾上身在運動時能輕利活潑,結果一回看,發現第二句要的不只是「上身輕利」,而是「滿身輕利」,這樣一來,這個兩點構成一直線的假設就失其基礎,反而一悟作者要的就是一身的輕靈,加上拳經作者第一句寫的就是「一舉動周身俱耍輕靈」,其後更要求自腳至腿至腰乃至到手指,連成一氣,節節貫串,那就明顯是對肢體動作的靈活要求了。

不過輕靈的要求並不牴觸Nick的「陰陽虛實輪轉快速」~我必須承認,Nick提到的這一點,我下筆當時並不曾想到,但是為了在拳經拳論中找出Nick所言的反證,我卻反而被Nick說服了,因為拳論當中最後一段的「立如秤準…..方為懂勁」,主旨就在說明:要活似車輪的內涵,其實是陰陽相隨、懂勁不滯的,因此在這一題上,證據證明Nick是對的。(兩題解竟)
n8--nick8
論【滿身輕利頂頭懸】

*H 破譯為,周身靈活利索猶如一絲單懸
**N 語譯為,全身陰陽、虛實輪動快速,每每在瞬間已輪動虛實,測不出虛、測不出實,就好像沒有實體一般,測不出重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46: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30 19:48 編輯

申述:

1)“頂頭懸”是一種追求,如H說,是一種抽象形容。
2)但是,我不同意H將此句破譯為好似在練輕功,我認為這還是在練內功,
3)貫穿上句,我此時已然尾閭中正、氣神灌頂,全身的陰陽虛實可以瞬間變換-----(如語譯)


9--Nick9

論【命意源頭在腰隙】
申述:

(1)
在本blog這個論壇,這句已被多人論述多次,我也在不知天南地北時,交論了一篇,這麼多論述中,交織一些問題,就是,
        什麼是命?
        什麼是意?
        什麼是命意?


什麼是腰?
        什麼是隙?
        什麼是腰隙?
        是腰隙還是腰際?

2)我當然有新的體會,但是,我以為,本句至關重要,家裏的大人應該要出來講話了,我實不適宜再論,雖然,我很想再論。

3)斑竹,是你的任務乎?


n9---nick9

再論【命意源頭在腰隙】
試類比【13勢歌內勁模型】
申述:
(1)
應用力學---杠杆平衡的條件是 動力*動力臂=抗力*抗力臂

(2)
試做一個最基本的模型,人筆直站立,雙腳僅僅想像成一腳,腳掌是A點,腰肚丹田位置是O點,外力一掌打來胸口位置是B

(3)
)
胸口打來一外力,最終我要將之傳遞到腳掌,傳遞到大地,且希望我不倒下

(4)
有兩個方案可以達到我不倒下,其一,不停的調整移動重心、但立即回正,請想像不倒翁結構,也是“”尾閭中正"的概念之一,其二,couplebending)的結構想像,公式如(1)所述,把胸部以下身體想像成一支剛性杠杆,把丹田當做是支點,外力F1是動力,胸口到丹田的距離長度OB,是動力臂,腳掌和大地產生的摩擦力F2是抗力,腳掌到丹田的距離長度OA是抗力臂,則F1*OB=F2*OA的時候,我將平衡不倒

(5)
這個模型有幾個命題:

*命題1OBOA如何形成?)
**OB/OA是什麼?----必定是近似剛性的概念,或稱為
內勁、內息
**OB/OA 何時形成?----平時練功時,慢慢體會修正艱苦形成,如13勢歌訣(勢勢葵心須用意 得來不覺費工夫),在對敵時須瞬間形成,如歌訣(靜中觸動動猶靜)
**OB/OA 路徑一定嗎?----不是一定的路徑,如歌訣(因敵變化示神奇)

命題2:(O點在哪里?)
**支點是什麼?力量的承受點,力偶的旋轉點
**支點選定在哪里?人直立的身體結構上,支點可選定的地方有三,頸椎附近、腰部附近、膝蓋附近,如練鐵頭功,支點可能會選在頸椎附近,如練動物功,四肢著地,支點的選定(不好想像?),如練太極拳,當然選定在腹部附近
**支點為何選定在丹田?有二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這個地方比較沒有重要器官,第二個理由是,這裏有比較大的空間、比較多的肌肉
**丹田結構如何?丹田的氣場,應該混沌想像

(6)再論腰隙:
*命題1:腰隙絕不會是命門
**歌訣說(尾閭中正神灌頂)尾閭以上力求通暢一氣,其神灌頂,豈有再有命門中斷之想

*命題2:腰隙在哪里?
**從生理結構看,上下骨架結合的面就是腰隙,換句話說,把上下骨架剖離的那面就是腰隙,由於有尾閭的埋入下骨架,所以,這個隙,不是平面,只是一個面,進一步形象的說法是,上軀幹和下軀幹的接合面,就是腰隙。這兩個軀幹的重合空間正是下腹腔,也就是肚子,也是丹田的所在地
**從內功心法來說,丹田是內勁彙集處,動、抗力臂的一端,反應中樞(脊椎神經叢)的末端的連接處,自是命意的源頭!

H9~ 隔海交鋒 ~全劇終

這次筆戰,多數時候我和Nick隔空交火,少數幾次,我自說自話,弄得此版月明星稀,萬籟俱寂……,為了挽救Mr.ㄓㄟ…. 喔不....為了挽救本劇收視率,最後一戰,小妹將不惜置Nick生死於度外,突破時空限制,跟Nick在這虛擬擂臺直接對招! 下面就按Nick自己精心佈置的對招順序,隨曲就伸,走粘撥千,料必攘Nick速而無疑 ~
“親愛的Nick”:雖然Bobee對我的好,無話可說,但我對你,卻有出不完的招……..此事攸關收視率,這最後一集完結篇,我就不再客氣啦…….

(波比媽咪前輩,小妹先行告罪….我會盡量手下留情,唯若不慎有失,誤傷您ㄤ,還請前輩恕罪;小妹屆時定當協助扶回……..)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0 19:50:3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回:再論命意源頭在腰隙】
Nick模擬『十三勢歌內勁模型』】
N
申述,(1)應用力學-槓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抗力*抗力臂
H
什麼?平衡? 我幹嘛跟您取得平衡啊? 不是要一決勝負嗎?! 那我應該使出太極拳的聰明招,三兩下把您給撂倒才對ㄚ!不然哪對得起Zee師姐跟張三豐呀…..
N(2)
試做一個最基本的模型,人筆直站立,雙腳僅僅想像成一腳,腳掌是A點,腰肚丹田位置是O點,外力一掌打來胸口位置是B
H:站著不動任人來打? 還把腳釘在地上? 我看等人一掌拍上胸口,不吐血才怪,傻子才不跑~難怪你崇拜愛因斯坦了~聰明人都是那麼傻的嗎? 你要是看的見我呀,就知道我雙眉都皺成一條蟲了~
~那是你站還是我站勒…..ㄘㄟˊ ~~當然是你站著讓我打囉~你自己設計的唄~
N (3)
胸口打來一外力,最終我要將之傳遞到腳掌,傳遞到大地,且希望我不倒下
H:怪怪,有你的 ~ 都中我如來神掌了還不跑,難道還想著不倒下再接我一掌嗎~Bobee~ 我看你狗飼料真得省點吃,把錢省下來買點天山雪蓮……
N(4)
有兩個方案可以達到我不倒下…..
H:唉~好吧,既然這麼堅持要繼續實驗,那我也不用手下留情了….
N
其一,不停的調整移動重心,但立即回正,請想像不倒翁結構,也是”尾閭中正”的概念之一
H
哈哈~!我小時候是很喜歡洛基沒錯啦,可是那是很久以前了耶,大哥這樣動來動去的,是想怎樣勒~ 右移動又尾閭中正,這怎麼兼顧啊~ 尾閭中正不就是應該立如平準嗎? 要跑較快跑嘛,何必站著不動又搖來晃去當不倒翁ㄌㄟ??
N
其二,couple(bending) 的結構想像,公式如(1)所述,把胸部以下的身體想像成一支剛性槓桿,把丹田當作是支點,外力F1是動力,胸口到丹田的距離長度OB,是動力臂,腳掌和大地產生的摩擦力F2是抗力,腳掌到丹田的距離長度OA是抗力臂,則F1*OB = F2*OA 的時候,我將平衡不倒
H
~我懂了,欺負我是吧~ ~~波比媽咪~你看你家尼克啦~~(好吧~不在家,等回來再告狀…)
couple(bending)?(啥呀~挖哩勒)~好吧,我猜你是說:我打你胸口的花拳力道是F1,從你胸口到丹田上身長是OB,然後你的金剛腿抓地力是F2,從你腳底到你肚子的下身長是OA,所以你如意算盤是:如果
我花拳力道=你腳ㄚ抓地力×你下身長 ,那你就倒不了囉?
老天,你確定要這樣玩嗎? 那我們還是下武當,轉到華納威秀廣場去吧~咱倆配合一下說不定還能賺以點外快 ~
N(5)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22:27 , Processed in 0.00933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