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486|回復: 2

太極拳鍛鍊初步如何“內之是求”....... 魏坤梁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12:44: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12:45 編輯

(一)太極拳的“三大於”

太極拳鍛煉如果能夠著重於“內”,各種外形動態姿勢才會真正有了太極拳的意義,才能在鍛煉中真正體會到太極拳特有效果的味道,也才是真正開始太極拳的鍛煉,也才能最便捷地學會太極拳。不然,外形不論似乎是多麼正確,幾乎是不可能有太極拳特有效果味道的,外形也不可能是真正正確的,太極拳理想的健身和武術功效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太極拳鍛煉之初步就應該著重於“內之是求”。那麼,如何“內之是求”呢?這個問題是許多太極拳學練者很想瞭解的,也是應該瞭解明白的。

宋書銘先生所遺留的相傳是許宣平所作的《三十七周身大用論》精闢地指出了太極拳的三大基本特性是“心靜”、“氣流行”與“猴頭永不拋”。這“心靜”是太極拳所有功能之所以能夠取得的精神根本;這“氣流行”就是指要使用人體傳遞性的力量,這樣才能保證全身放鬆而“不用力”,是太極拳動作的根本;而這“猴頭”應是古人對“喉頭”的諧音假借寫法,其所隱寓的一個重要含義就是要讓軀體不會接受攻擊性外力的作用,因為人的軀體當正面受到了外力作用就可能會向後傾仰而喉頭朝天,所以,這“猴頭永不拋”其實是指要使得攻擊的對方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終不得力”,對於太極拳而言這“猴頭永不拋”其實就是指沾粘連隨,這沾粘連隨則如王宗嶽所說的是太極拳的武術根本。

太極拳的“內之是求”自然應該從太極拳的三大基本特性出發。對於這一問題,現僑居美國的李品銀先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上海初涉太極拳時就總結出很可貴的一個經驗,被概括為“下大於上、後大於前、內大於外”,簡稱為“三大於”。李品銀先生當時曾徵求他的老師濮冰如前輩的意見,當即得到兼為楊澄甫、李景林、葉大密先生之弟子的濮冰如前輩的讚賞。李品銀先生在2009年《精武》雜誌上的連載文章中對這“三大於”的稱謂又略有改動,但我認為還是這“下大於上、後大於前、內大於外”稱謂好。《精武》雜誌上李品銀先生的連載文章發表前,李品銀先生的學生廖達中先生第一次告訴我這“三大於”時,真的是令我感到拍案叫絕。太極拳真可說是“大道至簡”,如果加以哲學抽象,太極拳可以用“雖動猶靜”這四個字來表示;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則是開啟太極拳之門的金鑰匙,而這“三大於”就是得到這把金鑰匙的方法。初學者如果能夠處處注意這“三大於”,就會像是攀登泰山找到了有扶手的階梯;而許多學練太極拳幾十年仍然不得其門而入者如果能夠處處注意這“三大於”,也會很快找到太極拳之門的。當然,這“三大於”就字面而言是抽象的,各人完全可能發生不同概念的理解,但從太極拳的三大基本特性而言,太極拳“三大於”的概念是確定的。那就是“三大於”反映了太極拳動作和勁力的主次、源流、先後等,反映了《十三勢歌》和《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說的“變轉虛實”;“三大於”既是對太極拳同一個行為反應的說明,是不能拆分開來的,而從某一角度說又是有所區別的。我是以“三大於”如下認識來作為自己經驗總結的。

(二)“下大於上”

按照“三大於”來學練太極拳,首先要著重於“下大於上”。“下大於上”的實質就是古經典拳譜所說的“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練太極拳要做到大松大軟局部不用力就必須學會使用傳遞性力量也就是“氣流行”的技能,因為只有軀體和手臂能夠被傳遞性的力量作用動了,軀體和手臂才能夠達到太極拳真正的大松大軟,從而才能使得攻擊的對方找不到力的著落部位,才能使得手臂發出比手臂大得多的力量來等。這傳遞性的力量,太極拳古經典拳譜和《楊氏老譜》均稱其為“氣”或“勁”,古經典拳還明確指出“氣”的“其根在腳”。太極拳的一切動作、一切勁力都必須由腳而起。這就是說,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首先的、著重的是腳,腳之上則均是其後的、次要的。具體地說,每一個動作都要如孫祿堂先生在《太極拳學》中所說的腳要“極力”地“蹬勁”;也就是孫南馨先生在他的兩本太極拳著作中再三強調的“太極拳的動作其動力源均由腳底而起……均必須由兩腳底的蹬地和腳趾抓地的貼地擰旋,帶動臀部及兩胯,由臀部及兩胯帶動上身,帶動兩臂、兩手。”“兩手、兩臂好似空中飄帶,只維持不掉下即可。”太極拳的“氣”或“勁”就像是反光燈,反光燈照到遠處的光束是經過反射發出去的,不是光源直接發出去的;太極拳的“氣”或“勁”也都是必須由於地面的反作用所引起的人體勁力向上回饋傳遞的,所以,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於腳蹬地所引起的,不是由腳以外的身上某一部位直接發出去的。當然,這腳蹬地並不是用腳局部的力量,而是憑藉“虛領頂勁”之全身放鬆的“沉”所引起的;“沉”的力量小,發生傳遞於手臂的力量也就是“氣”就小;“沉”的力量大,發生傳遞於手臂的力量被稱為的“勁”就大,這“勁”的實質也就是“氣”。可見太極拳是離不開“沉”的。比如太極拳武術應用必須“輕靈”和消除“雙重”,這“輕靈”和消除“雙重”也是離不開“沉”的,因為只有一腳之如入地三尺之“沉”,另一移動的腳才能如履薄冰地、十分鬆軟地、落地無聲地接觸地面,也就是另一腳才能“輕靈”地移動,“雙重”也才能消除。有位近些年很有名的人在其太極拳著作中一邊反復地說“腳是太極拳之根”,一邊又反復地將腳的移動落地與承載體重的著地相混淆,說練太極拳要“雙腳與大地離虛”、“飄飄欲仙”,說“腳用力必然有反作用力,失去根基,人的肢體便失去穩固”,這種說法其實是否定了腳為太極拳之根,與太極拳的經典理論、與近代太極拳家的傳授正好相反,與每人完全可以實際檢驗的實踐也是不符合的。通過實驗可以證實,只有全身的“沉”引起的承載體重的著地腳對地面有很大的作用力,也就是腳與地面的接觸面有較大壓強的力量,腳才能與地面緊密接觸、人才會有腳如入地三尺之“沉穩”與腳象與地面吸住一樣的感覺,才能體現與感覺到“沉”,放鬆的人才會有力量由腳上傳。顯然這種“雙腳與大地離虛”、“飄飄欲仙”的說法是對太極拳學練的嚴重誤導,如果聽信了這樣的說法,那麼要想學會太極拳就等於是緣木求魚了。這種由“沉”引起傳遞性的力量,沒有很好放鬆的初學者往往是需要刻意用較大的下沉之力的,但是,隨著放鬆和“沉”功夫的提高,“沉”就漸漸會成為自然而然無須費力了,似乎純粹是由自重所自然引起的了。這些都是屬於“下大於上”。“下大於上”還是相對而言的,不僅僅是指腳與身,如胯與背、背與手,對於傳遞性的力量而言,都是屬於“下”與“上”的關係。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12: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12:46 編輯

對於“下”與“上”的動作而言,初學者也應該有先後之別,也就是說應該有時間差,要體驗先下後上、由下而上這樣過程的味道,做每一個動作就像是在平靜的水面中投入了一顆石子,欣賞這向四周擴散的波紋,或者是絞動另一頭已經固定的毛巾的一頭,體察這一圈一圈的捲曲由絞動的一頭往另一頭擴延,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達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比如完成搬攔捶的搬拳,動作必須先左腳,再左胯,由以左胯為軸向左轉動帶動身軀和右拳象絞動毛巾那樣地翻轉,如果這股絞動的力量沒有由胯到達身軀,身軀就不要自動主動;如果這股力量沒有由身軀到達右拳,這右拳也不要自動主動;身軀和右拳之動必須是由左胯轉動發生的勁力傳遞所帶動的有先後過程地完成,這樣習練久了,就會漸漸感到這身軀和右拳其實都是既毫不用力的,然而又是十分有力的這樣的味道。這樣的練習,下動與上動雖然有明顯時間差過程的上下不同步,但漸漸必然會達到下動與上動外形動態沒有絲毫時間差和過程的上下同步,也就是達到左腳之動與右拳之搬是同步的、同時的、沒有絲毫時間差的和沒有過程的,然而在這倏忽間自己又清楚感覺到存在著過程。這樣的外形動態沒有絲毫時間差和過程的手到腳到才是屬於太極拳合格的動作。這樣的動作才是具有“下大於上”內涵的真正的太極拳的動作。今年十月底拜訪由美返滬的李品銀先生,他也數次強調練拳動作要有時間差和過程的意見,反映這種初練拳要有時間差和過程也是他“下大於上”中的一個內涵。

太極拳就力量的強度而言,所有動作也都是“下大於上”的。這是因為太極拳的“氣”或“內勁”都必須由於地面的反作用從而引起腳的勁力向上傳遞,但這“氣”或“內勁”又不是地面的反作用力,而是人體上下“相向運動”發生的自身的勁力,現代運動力學稱之為“動量傳遞”;這種情況就像是火箭的發射,火箭的發射和飛行靠的是其尾部向發射和飛行的反方向噴射的力量,這反方向噴射的力量是必然大於火箭的發射和飛行力量的;太極拳這“氣”或“內勁”的傳遞也是如此,是必然“下大於上”的,或者說傳遞是有衰減的,當然,放鬆的功夫越差衰減也就越大,而放鬆功夫再好也是不可能達到百分之一百傳遞的,所以,太極拳引起動作的下“沉”之力必然是大於傳遞於手之力量也就是“氣”或“內勁”的。這種情況之太極拳的發勁尤其明顯,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多次所提到的楊澄甫先生的發勁,都有身子往下一坐的描述,有了真正的太極拳發勁這“一坐”的經驗,就必然會體驗到這“一坐”作用於地面的力量是大於其手臂發出之力量,也就是“下大於上”的。總而言之,“下大於上”包含著“下源上流”、“下先上後”、“下主上次”,這些內容根據陰陽學說也可以用“下實上虛”來概括。

(三)“後大於前”

“後大於前”主要是指太極拳移動的一個規律。物體的移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動力處於前方的牽動、拖動、帶動,另一種是動力處於後方的推動。前一種如手拉車,車的向前移動是由於在車前方的人給車動力;後一種如手推車,車的向前移動是由於在車後方的人給車動力。這動力在後的推車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要以身體的重量和手臂的力量作用于車,另一種則主要是背如向後靠著厚重牢實的牆,腳反撐地面。太極拳的任何動作都必須是這種背如向後靠著厚重牢實的牆,腳反撐地面的情況,就是說手臂向前移動的力量不是身體向前的力所催動引起的,而是身體向後與腰骶反向作用發生的反彈所引起的,這就象對著牆打乒乓球,乒乓球向自己方向飛來不是乒乓球自己的動力所作用的,而是乒乓球碰到了牆撞回來的,乒乓球向前撞到牆的力量越大,向後飛回來的力量才越大。這就是說太極拳古經典拳譜所謂的“力從脊發”不是說手臂向前是背脊向前催動的,而是背脊向後反向催動的。這是太極拳可靠地維持沉穩兼輕靈之沾粘連隨與傳遞性力量使用的必需。所以,就身軀移動的“後大於前”而言,身軀向前移動,這身後就是“後”;而身軀向後移動,這身前就是“後”;身軀向左移動,這身右就是“後”;而身軀向右移動,這身左就是“後”。舉例如①攬雀尾按的身軀向前移動,其動力是在後腿,身軀向前移動是完全靠後腿向後蹬地的力量所引起的,手臂向前的勁力則是完全靠背脊如慣性般地後撐與後腿向前撐這樣的反作用所引起的;這種移動,在弓步形成時,前腳是仍然可以在身軀不後仰的情況下提起向前躍邁的;在向前移動過程中,頭的前部、身軀前部的胸、腹、恥骨聯合與前腳的腿是沒有主動向前用力反應的,前腳的腿膝也沒有主動彎屈的反應;而這後腿向後蹬地的力量和腰骶部向後支撐的力量還必定是大於身軀向前移動之力量的。②倒攆猴的身軀向後移動,其動力是在前腿,身軀向後移動是完全靠前腿向前蹬地的力所引起的,手臂向前的勁力則是完全靠前腿的向前蹬撐引起的大腿根部後移與恥骨聯合部如慣性般地向前撐這樣相互的反作用所引起的;在坐步形成時,儘管外形上身體重心落在後腳,後腳仍然是可以在身軀不前傾的情況下提起向後撤步的;在身軀向後移動的過程中,頭的後部、身軀後部的背、臀與後腳的腿都是沒有主動向後運動用力反應的,後腳的腿膝也是沒有主動彎屈反應的;這前腿向前蹬地的力量和恥骨聯合部向前支撐的力量還是必定大於身軀向後移動之力量的。③雲手的身軀向左移動,其動力是在右腿,身軀向左移動是完全靠右腿向右蹬地的力所引起的;手臂向左運動的勁力則是完全靠右腳的向右蹬撐引起的右腿根部向左移與右胯如慣性般地向右撐這樣相互的反作用所引起的;在身軀向左移動過程中,頭的左部、身軀左部的側胯、側腹、側肋左肩都是沒有主動向左運動用力反應的;這右腿向右蹬地的力量和右胯向右撐的力量還是大於身軀向左移動之力量的。

太極拳要出現特殊的沾粘連隨的效果與特殊的發勁效果,就必須手臂與身體的連接像是沒有杠杆關係的鞭把與鞭條的連接,手臂就是鞭條,就是古經典拳譜所說的“兩捶”,不應該像是有杠杆關係的棍棒的連接。而身軀與腿腳的連接也應該像是沒有杠杆關係的鞭把與鞭條的連接,這就必需要是“後大於前”。“後大於前”使得實施化解動作的肢體局部是沒有用力的,實施化解動作的力量是其“後”傳遞而來的,因此使得攻擊的對方“終不得力”;又使得發勁的手臂局部也是沒有用力的,發勁的力量是其“後”傳遞而來的,因此能夠發出比手臂局部之力大得多的力量來,而且在未發勁前,手臂是沒有頂抗性力量的。這種情況,葉門的前輩,如上海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葉大密先生的再傳弟子何基洪先生用“前虛後實”來表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12:46: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12:47 編輯

(四)“內大於外”

“內大於外”主要是就軀體對於四肢末端而言的。軀體的勁力中心就是《十三勢歌》所說的“命意源頭在腰隙”的腰骶部位。這一部位是太極拳“氣沉丹田”之原動力向腳沉送的樞紐,也是腳下的勁力傳遞至身軀再傳遞至四肢的樞紐。因此腰骶部位是太極拳不假思索的“意”支配每一個動作勁力的起始部位,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即使是動一個小指頭的勁力也是由於腰骶部位的反作用所引起的,因而這一部位才被稱為“命意源頭”。打個比方,太極拳的動作就像是炸彈爆炸,每一個彈片向四面八方擴展飛射開去的勁力都是源於炸彈的中心;或者就像是車輪的滾動都是因為車軸的轉動所引起的,因此,古經典拳譜稱“氣如車輪,腰似車軸”。腰骶對於四肢而言,就是“內”對於“外”。太極拳一切動作的勁力都源於腰骶,這就是“內大於外”。“內”與“外”也就是所謂的“身”與“手”、或“根”與“梢”。“以身帶手”、“以根帶梢”是學練太極拳必須明白所要追求的,這種追求是不能倒過來的。這就象轉呼啦圈,呼啦圈的轉動是因為腰轉動所引起的,不能認為腰轉動是呼啦圈的轉動所引起的。如果練太極拳,手的精細動作的勁力不是源於腰脊,那麼這種動作必然是由於手臂局部的力量也就是拙力所作用而引起的,這種動作就必然是僵硬的、對外有頂抗的,就不可能是太極拳的動作。太極拳初學者由於還沒有很好的放鬆等,腰脊部的勁力是很難到達手的掌腕部的,要使腰脊部的勁力到達手的掌腕部是需要有一段過程的,所以,太極拳初學者對於掌腕的精細動作是不應該刻板、強行去完成的。比如,摟膝拗步的掌前推,最後應該追求自然地手腕漸漸豎立、手掌漸漸張開、手指漸漸伸展、掌心漸漸前凸,但是,這樣的動作是必須由身軀傳遞而至的勁力作用所引起的,初學者當勁力還不能達到掌腕部位,就不要用局部的力量去完成,如果用局部的力量去完成,以後要達到由身軀傳遞而至的勁力引起這些動作就不可能了。太極拳鍛煉中往往會出現手的動作領先,這也是傳遞性力量在某些情況下的一種特徵,這就象鞭子的揮動往往會出現鞭梢領先是同一個原因,顯然這鞭梢領先絕對不是鞭梢先發生主動了。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要追求“由內到外”,這就像是太陽向四面八方發射光芒。當然,有的情況下也會有手和腳被身軀吸引的“由外到內”的感覺,如攬雀尾的由擠轉按的往回按,會感覺到勁力由外向身軀回抽,這其實是“內大於外”的一種特殊反映,就象對鞭子的抽拉,感覺是鞭子往回運動,其實仍然是鞭把對鞭條的作用,不是鞭條對鞭把的作用。對“內大於外”的追求,很重要、很具體的就是每一個動作都要體會古經典拳譜所說的“力由脊發”,什麼動作都要由內向外地去體驗和精細地做到,而不是先做好手的精細動作,再逐步由外至內做到各部位的精細動作。如果是這樣鍛煉,不僅所完成的精細動作不可能是太極拳的,而且太極拳的“由內達外”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太極拳的“三大於”對於很多人而言還是屬於逆向思維,許多人都從習慣思維出發來學練太極拳,動作都是上下脫節的、內外脫節的,比如做攬雀尾的前按時,有的雖然後腳的腳底沒有離地,然其它所有部位都主動向前運動,腳只是作為著地的支點而已,就象還不會騎自行車的人腳的下踏與身軀是不協調的;又如向左雲手,是身體的左側拖動身體的右側向左移動的;這種練法,四肢的動作都是局部主動的力量作用所引起的,身軀也僅僅是作為四肢的附著物而已。有的人甚至還說初學太極拳要先做好手的動作,以手為切入點,這些都是對太極拳學練背離經典的誤導,最終使所學練的所謂“太極拳”離太極拳越來越遠。而如果遵照“三大於”學練太極拳,則就會漸漸達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從而“雖動猶靜”,太極拳的學練也才會越來越有滋味,才會發現有越來越多需要細細體悟的“內”的鍛煉內容,太極拳的健身和武術效果也終究是能夠得到的。所以,“三大於”是太極拳鍛煉追求“內之是求”的初始的不二法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21:37 , Processed in 0.00785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