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999|回復: 7

內家拳到底練的是甚麼 ?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5 08: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8 08:57:15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內家拳的秘密

內家拳的秘密其實都講了,只是大家還是都各做各的沒去注意而已,外家
拳也是ㄧ樣有著這些理論,只是他們習慣有力量及快速的感覺,可能是這
樣比較有格鬥的真實感吧!?但不論這樣是好還是不好都各有利弊,因為
練習時帶有力量及速度,將來在格鬥時就也是會習慣那格鬥速度,但是年
輕時有力時可以這樣操作這樣練,但是老了怎麼辦!?大家可想而知,最
後老了可能拳也出不了力了、速度也慢了,這樣以心理層面就以輸給年輕
力壯的年輕人了,我說什麼大家應該懂吧!?所以有人就已想出這個問題
才會發展出內家拳這個玩意,內家拳的產生就是為了要克服菩提佛祖所提
的生老病死,生:有著下ㄧ代的產生、老:人會老機能會減弱,連帶著就
無法繼續活命,在亂世中老弱婦孺無法抗敵。、病:產生動能促進血液循
環,而且骨架的正確堆疊使得身體能達到氣機導引的效果,增強抵抗力,
所以才會長壽。、死:使自己不被自己殺死敵人殺死。,所以才開始有著
內家拳的產生,內家拳中的葵花寶典就是〝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
胸拔背〞〝收尾膂〞〝鬆〞〝順〞,因為只要做到這些掌握這些原則,身
體自然能呈現栱型理論,而不是全用肌力去完成各種格鬥體勢,也因有這
樣才有樁功的產生,他們站樁不是站肌力的而是再訓練骨骼關節筋肌的各
部位的習慣性卡榫,繼而能使力量承接到腳底,使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力的
做各種技擊的體勢,這樣就是為什麼高手都是慢練而且愈老愈厲害,因為
他們的身體關節筋肌都已經做了上萬種動作,每個方位每個角度,都能掌
握以上那些已公開的秘密,所以要登堂入室,就要把上述要點全部做到,
不管是走路、洗澡、吃飯...生活中的等等,也唯有〝整〞,才能說有進
入內家大門。


.......  網友, 舊論壇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8 08:58:13 | 顯示全部樓層
完全不用力的話,個人懷疑,要練幾年才能有功夫?或者說,要準備閒置幾年都沒有可用的功夫?

但是我也同意內家拳的秘密都已經公開,只是每個人看到的仍然都不同。如同自由市場,大家都有機會賺大錢,但不見得想賺的都能賺到錢。

不管有沒有練到內家拳的功夫,我覺得至少要先能夠打,練外家拳也無妨,並且,其實有許多外家拳師父到老都還能打,只是不若當年罷了。

卡榫之功,重要又非重要,因為卡得到榫,也未必能即時發作。有的人發作很快,又沒有卡榫之功,都只是一半的功夫。

太極單鞭,掌心足心相吸相離,其間一以貫串則為卡榫之功,吸離度衡則為發作之功。個人也認為後者需要用力。

小弟胡言,還望各位前輩海涵包容,謝謝。

.......  Jeven-Liu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25 17:04:5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7-26 04:57 編輯

標題 : 內家拳到底練的是甚麼 ?


在很多人心中一談到內家功夫,一下就會聯想到內力,內勁,內氣等等,其實,內家和外家練的主要的是一個東西,只是方式和功效不同而已。

為何這樣說呢?李仲軒文章中對尚雲詳崇拜的言辭中提到尚雲詳有梳理拳路的本領,就是知道拳的勁力的根源和功效,什麼東西知道了根源就知道了如何認識它,如何去引導它,那麼,我們的內家拳到底練的是什麼呢?

由於我是一個剛剛開始練拳的初習者,沒有什麼功夫,更沒有什麼名氣,說出的話可能不會具有什麼意義性,但是我還是想讓和我一樣的初學者少走一點彎路,因為這不是我憑空想像的,是我的這9個月整的每天沒有停頓的站樁和試力的體會,或者稱體認。

看到很多人包括一些拳家的文章中提到什麼讓肌肉什麼伸肌什麼縮肌的什麼狀態的,我即佩服他們的鑽研的勁,又替他們的自相矛盾悲哀,為什麼呢?既然提到了肌肉要放鬆,還什麼伸肌縮肌的幹什麼?不是自相矛盾是什麼呢?

其實,肌肉放鬆是絕對正確地,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俗話中說得“ 筋”的存在,現代醫學中稱韌帶和肌腱的組織,是這東西爆發出的力量,在拳學和搏鬥狀態中,普通的肌組織只是一種儲能的軟組織而已,根本不是力量的源泉,這一點,一半以上的人需要換換思路了,不要以為一切力量都是這肌那肌出來的,如果這樣想的話,估計一生只能練到明勁的階段,當然,現在的拳家中,絕大多數還是拙力占大部分,練暗勁的地步也到不了,這樣說土氣了,應該說到不了暗勁的境界,更何況化境?

言歸正傳,在醫學解剖學和生理學中,俗話中說得筋,就是韌帶肌腱等,是一種張力感受器,什麼是感受器?感受器通俗的講就是能感受外界刺激後發生生物感應的器官。初中時我們就學過,當手或身體的某個部位碰到燙的東西或被尖銳的東西刺到後立即縮回,然後才感到疼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下意識,或本能的反應,為什麼成本能反應?是因為這是由低級中樞系統做出的不經過高級中樞大腦皮層而自發的一個傳到通路做出的反應,這個反應回路是:感受器(手或身體某部位)-傳入神經-神經原(在控制相應部位的脊髓內的神經原,非大腦皮層)-傳出神經-效應器(手或身體某部位的韌帶,肌腱和肌肉),發生這樣的低級反射,所以說,越是低等的由脊椎動物本能發應越幹強烈,因為低級有脊椎動物的大腦不發達,越不發達越不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擾,但是人,大腦太發達了,做事情的時候有約束力是好的,但是喪失了絕大部分的先天的胎兒時期混沌般的本能發應,所以,出生6個月內的嬰兒抵抗力很好,6個月後,慢慢的有了自主意識後,相應的開始愛得病,西醫稱作是6個月內有母體帶來的先天免疫力,免疫球蛋白IGg 和 IGm都比較高的水準,6個月後逐漸降低。這一點我不多說了,只捎帶一下。

所以,站樁一定要站到混沌無我時才能真正的慢慢求得良好的先天本能力,剛才說了,韌帶肌腱等,是一種張力感受器,既然是張力感受器,想當然,能使它產生反應的條件自然是外界給予力時,自身的韌帶發生了形變,這時,張力的改變促發了低級中樞本能的發力,既快,又准,又有力量。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不理解:外力施加時當然有反應了,肌肉也能呀?不錯,肌肉是能,但它只是其他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唯獨韌帶肌腱等是張力感受器,這樣說吧:當站樁時,要求肌肉放鬆,越是放鬆越能感覺到除去肌肉外,在其深部的韌帶肌腱的存在,在即肉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彷佛肌肉皆無,但全身如有鋼筋支撐,這才是真正的筋撐,如果功夫到了一定程度,這種狀態在試力,試力就是把樁功感覺在每一個即時速度上,就是那種欲止又行,欲行又止的情況下都讓樁功的感覺存在,以至於到操手時也是有這種狀態。為什麼要這種狀態呢?因為:再重申,筋是張力感受器,這個狀態下,微微的一點“形變”就能影響到這張力感受器,就是使張力變化,一變化就有反應,即使是眼睛看不到,或黑夜中,也是靠這一點點欲變未變,不變又變的形變激發相應的脊髓段的低級中樞反射,做出迅雷不及掩耳的奇速巨力來。

試想一下,人的手指上如果拿刀把肉剔下來一共能有多少肉?還不如半個屁股蛋子肉多,但是手指的力量大的普通人能把核桃捏碎,我現在就能,這力量是靠肌肉嗎?是靠筋,所以說爪為筋之餘一點不假,筋壯的第一表現就是爪指的力量大小,所以,很多練功有素的拳家沒練鷹爪功,但是常說爪指有一種奇妙的力量,這就是長筋力,長勁力,長功力的表現。有的人覺得自己小腹很充實,好像有了多少功力似的,但是指上沒力,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現,謔哈哈。這一段是讓大家明白內家拳練肌肉的誤導。

植物人,就是沒有自主意識和運動能力的人,時間長了全身肢體很僵硬,別人兩個手使勁的掰也很難改變形狀,這就是在沒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全身的肌肉在已經萎縮的情況下,筋反而更挺實。人死了後,過一段時間後全身發硬,這也是腦死亡後沒有了意識後的筋的張力增加。所以,站樁,一定要站到無我相後,全身肌肉組織放鬆徹底後才能真正的長筋力,長功力,長內力,否則,還是拙力,這就是薌老所說的,全身不能有一絲的肌肉緊張,但是薌老並沒說筋不能緊,筋不會緊哪能有內力?所以,薌老說得松而不懈是指肌肉松了讓筋撐著,緊而不僵是說讓筋的張力起作用肌肉不能硬,既:鬆而不懈,緊而不僵。說白了,內家拳法,就是練筋之法。

所以,後來尚雲詳前輩在郭雲深前輩晚年指點關竅後悟出了動靜有別,所以,李仲軒說得東西是真言,薌老也是郭老晚年的徒弟,在郭老晚年靜心歸納後傳給了薌老,可以這樣說,晚年收的弟子一般來說都比教沾光,因為那是上一輩一聲精華的濃縮。

所以說,薌老晚年說的得其真道者他的徒弟中幾乎沒有,也是有其深意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25 17:07: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7-25 17:08 編輯

該講的話基本上說完了,但是,又很多人還是應該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外家練肌肉的,練拳擊的都不行了嗎?都不是真本事嗎?非也,上面提到了,練功練的是筋,一般的老拳家到了晚年練功看不到形練,就像尚雲詳,走一圈就是練功,其實,只要時刻有全身筋的張力感就是在練功,開始為了找“拳勁”,就是找筋力的存在,可能動作大,付出的多,但是一旦找到這種狀態,形微微一變分毫,就能讓筋力找勁,找功態,就像讀書,開始時大聲的被,使勁的記,一旦融會貫通了,就把書讀沒了,什麼知識若有若無,做題沒有了公式,但一下筆就是最佳,一切無可無不可。既所說的境界。

練外家和拳擊等也能練就內家拳一樣的力量出來,他們也是在肢體帶動的情況下流很多很多汗的情況下找到筋力的存在和感覺的,練拳擊也需要找彈性,這一點我略知皮毛。

但這種練法是肌肉帶著勁練,使全身的各臟器組織大量的代謝損傷換得,即使是到了泰森的拳力,也已經使各臟器組織的損傷不能挽回,這只能使人過早的衰老短命,李小龍可能既是個例子,當然,練外家和拳擊未必都短命,但是,壽命長了,功夫卻長不上去了,另外,內家拳有素者,60~70歲照樣功力篤厚,打人照舊,但是外家拳和拳擊者這個年齡有幾人還能和練家子比劃?

所以,內家拳,就是在保證各臟器組織正常化的情況下專門練筋,練力,巧妙之學,非一般人所能明白,所以,內家拳,練者多,成者少,主要是不得法,更主要的腦力不夠,薌老之聰慧,萬人中難得其一。

但內家拳並非說不能練肌肉,站樁開始時的全身酸疼就是在練肌肉,只有當肌肉組織的力量足夠支撐身體讓身體能靜下,甚至是在肌肉支撐沒有絲毫的勉強時才能靜心的體會筋的存在,所以,很多的朋友平時站樁光找感覺了,忽視了皮肉的鍛煉,以至於好像越練內家拳越沒力氣一樣易筋經上說的很明白,內在的精氣神靠軀體包裹承載,皮肉不堅,難存三寶。所以,內家拳只是說練功的時候不讓肌肉緊張,但是沒說平時不讓跑步,跳繩,活動等,在這方面,形意拳做的相對好一點,五行拳,做出形來,同時隨著筋力的增加,樁功狀態的完善,五行拳由拙力逐漸帶起內勁來,既練形,又練意,這樣可以保證晚年時的本力能作自我生活料理之用,

所以,我沒天早晨起來先練形意拳的劈拳,練的微微出汗,休息飲少量的水,平靜後開始站樁,效果非常好,但注意的是不要把身體來透支性訓練因為細胞的代謝分裂次數是一定的,容易衰老得快,這個理論我幾個月前告訴了我的一個摯友,比我晚練3個月的大成拳,但是他的功夫長的很快,他說因為他知道要練什麼了,就少走了很多的彎路,松著肌肉,靜著精神,同時帶入試力,效果非凡,至少我得朋友是這樣。所以,動靜有別,這不是沒道理的話,靜中求得的東西帶到動中,就是內家拳。說得容易做著難,希望我們大家共勉,互助,東西是一一交換還是一,但是知識是意義交換都得二,粗淺的道理我就不多說了。

以上謬論權當各位同道參考,一家之謬言,不能登大雅之堂,真誠的希望高人批評指點,同道提出更寶貴的意見來共同商榷。

一氣呵成,可能會有錯別字或不詳之處,還望原諒,謝謝。

露掉了一句,老輩人說得筋騰膜,其實就是讓真正力量的源泉組織韌帶肌腱練壯,練厚,練寬,練到鼓出肌肉層,李仲軒說得虎口的腱子肉其實就是肌腱,韌帶,而非表皮的肌肉嘎韃子,全身到了到處突突時,就是筋在長,好現象,這種情況也如李仲軒所說,突突沒了再突突,反復幾次,就是全身的筋縱橫交錯相連,到了暗勁的境界,離化境不遠亦。

問:經典啊,我是初學者,讀過的拳術的書不多,沒見過高手,也沒跟人打過架,所以其實是什麼都不懂,但是覺得你說的很在理,支持一下,希望大家都來討論。這種境界我們是可以練到的嗎,僅僅靠站樁?

答:緊緊靠站樁是絕對不可能的,我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把樁功的功態帶入到試力,推手,摩擦步,操手,實作中來,由慢到快,但不能丟掉樁功狀態,否則不如去練拳擊。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25 17: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捨得 說:
2008年10月18日 於 上午11:51
認識內家拳端正練功心態
什麼是內家拳?什麼是外家拳?它們應該怎麼區分?是武林人士爭論不休的話題;很多人認為:動作快、剛猛有力、乾淨利索者為外家拳。動作慢、輕靈柔和、用意不用力者為內家拳……為什麼有以上爭論?癥結在於大家都是在談論外形、形體動作或套路,而被俗套局限了認識……
如果你練的是太極、八卦、形意拳等形體套路,訓練時沒有注重拳意,要求與精、氣、神的內在調和,你練的就是內家拳套路,也是外家拳!因為你追求的是外形,外三合功夫!你已經丟失了內三合功夫的內涵。
如果你練的是散打搏擊或武術套路,在掌握了外三合的同時,也涵概了內三合功夫!你練的就是外家拳也是“內家拳”,也能和內家拳平分秋色……
形神兼備、內外兼修、功夫不負有心人等中華武術文化成語不是在時時刻刻告誡著我們功夫的真諦嗎?
內家拳:起源于中華民族的本土文化道教太極圖之內。以“武當派”為代表。

道家講究;養生、超凡脫俗、得道成仙。以內修外養(閉關修煉、煉丹)、修行(外修、外形形體;肢、體、形;內修、內五行;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等五臟與五行)為修煉手段……
外家拳:以“少林派” 為代表。

佛家講究;鍛煉、看破紅塵、得道成佛。其修煉……
修內內壯,修外外強。內外雙修,形神通暢。 不管內家外家,只要練拳,都是拳家!拳無善拳,法無定法。理法通透,那還有家?……入“道”了……也就“萬法歸宗”了。
古聖先賢有雲:“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能複生,離者不可複反,故聖人重之。”由此可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談何功夫?談何養生?所以形、神兼備是練拳、養生之本。

內家拳:太極、八卦、形意、陰陽動靜功夫、丹田知己功夫、形體知人功夫等為“太極圖”所示之功夫。其指導思想是:崇尚自然、無為自化、清淨自正、陰陽互補、此乃道家玄門修行、修真之術……
精練化氣、練氣化神、練神化虛、練虛還道是道家內家拳的階梯,也叫功夫層次。

基礎訓練是以內外兼修為手段,外修肢體形(外三合)、內修精氣神(內三合)。其過程為:

1、精練化氣;稱“易骨”正肢體筋骨,骨質堅硬,出“明勁”故能固靈根以下代上動轉自如。

2、練氣化神;稱“易筋”使五臟六腑內勁充盈而透肢裡。出“暗勁”故能勁力充沛。氣血運行、新陳代謝、生理機能等得到提高。

3、練神化虛;稱“易神”感覺身識應對加強,遇物自化,出“化勁”故反應敏捷。丹田正氣充足故能攻防自如、百病不入、去病養生、延年益壽。

4、練虛還道;“得道成仙”超凡脫俗,於世無爭,清靜自正、反璞歸真。稱“胎系”也是“萬法歸一”。
內家拳基礎功夫至關重要。初練時很容易,也很難。容易的是拳術形式簡單而不複雜,招式、動作一看就知道,都是平常所運用的形體式子,招式、動作入於規矩之中,如持之以恆,功能自成。各形式子的應用無不合道。以別人觀看一動一靜的運用,有奧妙不測之神氣。而自己還不知自己善於拳術,因動作運用都是平常之理,無強人所難的式子,所以練時極容易。難者是練者嫌拳式簡單又不好看,肢體形感覺與拳意要求難以協調,進入功態後萬念俱起,導致自身的心性無法控制,以致于半途而廢者常有。或嫌道理平常,無奇妙之處。因此,終身練習而不能得內家拳綜合之道理,以至於認識決定行為。

老子雲:“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意思是告訴人們委曲求全、以曲求伸、以退求進、欲取先予、欲擒故縱、知雄守雌、知白守黑、欲多取少、守道執一。

如果剛入門就嫌拳式動作簡單或心浮氣燥、怕苦怕累、自以為是,只汲汲於自己的認識,不去深入瞭解內家拳之真締,不持之以恆的用心練習,何時能出功夫,何談挑戰自我,追求精神的超越。

“貪多嚼不爛,少為一招精”,正應老子“少則得、多則惑”的古訓,何況一招若精就等於得到“道”的“一”了。因其指導思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由淺入深、從簡到繁、順其自然、自然而然。通過無為而無所不為的過程。

明理至關重要,凡是尋求真理的人則真理便永遠與他同在;凡是堅持錯誤的人則錯誤便與他形影不離。得失成敗關鍵在於人本身的認識與選擇,古語有雲“天道無親,必與善人”正是此理。

電話:0757–81287721 13535807045 13620829258
郵箱: ns1985@126.com網址:www.gdfsnjq.com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開運內家拳丹道養生功夫俱樂部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25 17: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再度驚魂 說:
2009年04月20日 於 上午12:28
恕我直言,你的全篇都建立在錯誤的認識之上,你對“筋”的理解完全錯誤,你對肌腱以及韌帶沒有任何瞭解;
肌腱是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

  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於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每一塊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腹由肌纖維構成,色紅質軟,有收縮能力,肌腱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色白較硬,沒有收縮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著於骨骼。長肌的肌腱多呈圓索狀,闊肌的肌腱闊而薄,呈膜狀,又叫腱膜。

韌帶也沒有收縮能力,人體運動的力量來源還是肌肉!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25 17: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捨得 說:
2009年06月17日 於 上午11:50
方法決定成敗 認識決定行為! 功夫是練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如果你認為你可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開運內家拳丹道養生功夫俱樂部,隨時歡迎您過來交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03 , Processed in 0.00840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