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執:執者,執拙而無變通之謂也。不執拙於不能變通的法式,就是“無執”。
周身光芒不斷:這裡存在很多的說法:荷葉滾珠;八鋒不撓;粘衣十八爹;渾身無處不太極,依著何處何處發。等等都是大成神拳神明藝境的說法。但是,周身光芒不斷說的是德普三光的正大光明之攻防功夫藝境的。 ④、是故,技擊斷手之際,不論主動之發力與被動之接發力,在我則意無定向,無的放矢,六面支撐圓活,突擊內戰,何處觸敵,何處驚炸,既圓活又直射,神意形力,似粘糕之妙,即在於此:是故,技擊斷手之際,不論主動之蓄髮勁力與被動之接手蓄髮勁力,在我則意無定向,無的放矢,六面支撐,八面玲瓏圓活動變,突然出擊內展,何處觸敵,何處驚炸,即球形勁勢圓活而又直射,神意勁形,似粘糕之妙,即在於此。 意無定向:意有定向謂之“偏執”;意沒有定向則自然圓通,就能隨方而方,就圓自圓,自能因時致變,因力制人。至於方圓立體發用之妙,件件原委之于自然之神,統蓄以先天寸綿之力,為無為無不為也。 ⑤、如果力有執破體不均整,則不能臻此意境也:如果蓄髮勁力存在執著外形注血之力則拳形破壞了六合一體之形而勁力不均整,就不能達到無形法身道體的立體方圓變化感而遂通,應物自然的自動化藝境了。
⑥、然須知力生有兩,兩則能一,蓋反者力之用也,欲吐必吞,無吞則吐無以生,吞而不吐,則吞無以成。同理,欲上兜必下挫,欲左之必右向,前擊之中必有後撐。此即神圓意方,形曲意直也:然須知勁力生成有兩,兩則能一,蓋反者力之用也,欲吐必吞,無吞則吐無以生,吞而不吐,則吞無以成。同理,欲上兜必下挫,欲左之必右向,前擊之中必有後撐。此即神圓意方,形曲意直之藝境也。
⑦、禽獸各有其特殊之本能活力,然其活力及第一次自然力,即先天即有者,非後天自覺培養而出者也:禽獸各有其特殊之本能活力,然其本能活力及第一次自然力,即先天即有者,非後天自覺培養而出者也。
⑧、人之本能活力,雖先天具有,但由於種種社會應力而減弱,甚至淹而不彰,然籍後天之鍛煉,使其恢復而增強,此乃人之第二次自然力也。人之此種自然力,即技擊斷手之資本:然而人之本能活力,雖都是先天具有與生俱來的;但是,由於種種社會應變能力的耗損而減弱了,甚至淹沒而不能彰顯之,然而可以籍助後天之系列方法的鍛煉,使其恢復本來面目而增強方方面面的能力,此乃人之第二次自然力也。人之此種自然力,即技擊斷手之資本也。
⑨、此種自然力須加以訓練,使之成為人所特有的欲之即出而又出之有方的一種均整之力:此種自然力須加以系列方法的訓練,使之成為人所特有的寂感遂通,應物自然的“欲之即出”的自動化能力,而又出之有方的一種均整之勁力。
欲之即出:欲者,隨心所欲之“欲”也。欲之即出,就是寂感遂通,應物自然之謂也。
⑩、因籍以訓練此種活力之形式可不同,斷手時此種活力之表現形式亦會因人而異,形式雖不一,但勁力必須均整不破體,力則無二也:因籍以訓練此種活力之形式可不同,斷手時“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達到寂感遂通,應物自然的自動化的能力”之表現形式亦會因人而異,形式雖不一,但勁力必須均整不破體,力則專一無二也。
此種活力:就是指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達到寂感遂通,應物自然的自動化的能力。
⑴、大成拳所運用之力,如炸力、旋力、慣力、杠杆力、離心力、彈簧力等,不能單獨使用,實際上亦不可能單獨使用:大成拳所運用之力,如炸力、旋力、慣力、杠杆力、離心力、彈簧力等,不能單獨使用,實際上亦不可能單獨使用。
⑵、若單獨使用,亦達不到均整,且成為局部片面之方法矣:如上的各種能力若單獨使用,亦達不到無形法身道體的均整如一,且成為局部片面之方法矣!
⑶、各項力須綜合運用,尤須借助對方之力以成我之力:各項能力須綜合運用,尤須借對方之勁力以成我之勁力。此乃皆能之上等法式也。
•⑷、須知各項力都是筋肉收放與精神假想之統一,二者缺一則力不成力矣:須知各項力都是筋肉收放的鬆緊與內勁幻象的變化之“內主外從”之統一來完成的,內氣、外形二者缺一則勁力不能成為勁力矣! 筋肉收放:外形的鬆緊變化。 精神假想:內勁幻象的變化。
⑸、此種均整之力,須由樁法育之,由試力體認而得之,再由斷手訓練而專一之。均整之力是技擊之資本,斷手乃是其具體之運用:此種勁勢均整之勁力,須由站樁內功養生之道的系列方法逐漸培育而成功的,再由種種試力方法的切身體認而得之的,再由專項斷手方法訓練而專一修練出來的。無形法身道體的均整之勁力才是技擊。的最大之資本,斷手乃是無形法身道體的具體之運用而已。
⑹、力之發,非點、線、面之力,乃立體之力也,即:立勁、橫勁、豎勁三者統一成體者也:勁力之蓄髮,並非單一的點、線、面之勁力,乃是立體方圓之勁力也,即:立勁、橫勁、豎勁三者統一成方圓立體者也。
⑺、故平日操練,不可偏專其一。蓋立勁發必以橫豎二勁為支撐,則立勁始能定向;同樣,豎勁發也必以立橫二勁為支撐,則豎勁始能定向;故平日必須練習三勁成體,六力錯綜,我身何處觸敵,何處即為向敵突擊之鋒面,三勁成體,六力錯綜,鋒面突擊,皆是精神之集合,故斷手之操練,須以意求法,而法又須存於無念,出於無意,如是才是可貴也:故平日操練,不可偏專其一。蓋立向勁力蓄髮必以橫豎二勁為支撐,則立勁始能定向;同樣,豎勁發也必以立橫二勁為支撐,則豎勁始能定向;故平日必須練習三勁成體,六力錯綜變化,我身何處觸敵,何處即為向敵突擊之鋒面,三勁成立體方圓的勁勢,六力錯綜,鋒面突擊,皆是內勁之集合,故斷手之操練,須以意求法,而法又須存於無念,出於無意,如是才是可貴也!就是“務以意會,法以神傳”才是正確地修煉方法。
【點評】
有關“勁力均整”的內容,歷代前賢多有論述,以資對照,擇其優者,錄而並解之如下:
擎停承論 歌訣 天地交合萬物生,不偏不倚氣均停。 千手萬手常擎舉,惟有和合一氣通。 此交手訣,非練形也。
擎者:未交手先將中氣吸聚中宮,腹滿堅實,全體振動勃然,其勢如行軍未對之先,予將軍士聚齊,號令嚴明,鼓其勇氣,以待敵兵,使氣有根,非空洞明亮也。 停者,使以交手也,落點不先不後,不偏不倚,陰陽均勻,停停平分,不多亦不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