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750|回復: 6

影片.......Kamieong(楊範孫)練習楊式太極拳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3 21:3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4-25 13:03 編輯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7 04:16: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比試趣事之最後

〝内人嚇懵了〞

去年,內人剛退休就生了幾次病,愚想,她嫁來數十年,為這個家傾盡全力,愚平時對她關心是否太少了些?餘年不長,真希望大家相安無事。

澳門望德堂區有位本科畢業的男西醫,醫術和醫德都很好,因為診費不貴,加上愚在滬就認識他,所以愚的全家人有病都找他看,特別是內人的咳嗽非打他的針不會好,他的針劑十分靈驗。有一天,愚內人又咳嗽,看完病付完錢要走的時候,醫生的內人也許聽到骨科醫生被愚打出去的事情,她想借問練太極拳的問題,要愚與其夫君比試比試;愚無戒心地講了一通;她說,其夫君每天早夜兩手舉酸枝木凳已有多年,臂力過人,想叫他與愚比試比試。愚還未及開口,說事遲,那時快,醫生兄上前來用兩手拉愚的右手,說:“試試!試試!”愚只得跟上一步,邊順手向前垂下,邊喊:“不要搞了!”竟不知怎麼回事,這位醫生兄竟跌坐在在他二米後的牆角,他後退時撞到站在他左首愚的內人,她被彈向半開住的鐵門,“彭”的一下碰上了鐵門,這時,愚的內人靠在門上嚇懵了,寂靜之後,她輕輕地對愚講:“嚇煞人啦,你剛剛眼里放光,這樣要弄出人命來了,以後千萬不要打了!”愚默然肯首…今後一定不能再出手了!二位醫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7 04: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三次〝對打〞的小故事

退休後,愚為養氣延壽,在公園每天練拳最少四個小時,由於練拳時間較長,澳門又是彈丸之地,時常會遇見些親友,凡要求〝對打〞,都令我進退两難,想避開現塲比試,有時也不太可能,因此,就發生了下面真實對打的幾件趣事。
1.去年,某個睛朗的清晨,從公園茶室走出一位山東大漢老張,他以前在新疆是位獸醫,初來澳門的十多年,大多做些力氣活,現在,他已鳥槍換炮,是位有身價的老板;此位仁兄,十分豪爽,在長廊與愚互相問候後,拉住就要比試;面對身重超過我至少50%,手臂比我粗二至三倍的老張,愚想走開,但他蒲扇般大的左手拉住愚的右手腕拖住就走,愚只得跟住上,邊上步邊老實地告訴他愚非他對手,他哈哈大笑愈發用力,愚無辦法,就左手前按其右胸,右小臂外旋往前送出,他竟失重心跌坐在地;他以雙手撑地,稍為遲疑即時竄起,叫了一聲,好!接着將其雙手推愚之前胸,愚即側右身以右手接其右手,左手扶其右肘,右手以採勁發出,他即前撲;他喘口氣反身又抓住我雙臂,使用蠻力前後左右推推拉拉不停地走,我則跟住走了好幾步,在他突然轉身屈肘的時機愚趁勢以按勁將其推到於地,那時的張兄拍手大叫,〝太極,好嘢(此乃廣東話“不錯”的意思) !〞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7 04:19: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初學亦要明拳及有意念

初練太極拳,先要定下練拳的目的,自己究竟是為養生健康,修練心靈,還是為以武會友,練出技擊功夫。養生側重增長內氣,技擊側重內功發力和招術。兩種練法可以互補但練法不同。

定下目的後,要為自已學拳創造條件:找一位明師和保障每天練拳的時間。因為想綀好拳,必須明白拳理和綀明拳。同時,只有每天堅持練拳才能達到預期成效!

誠然,練拳必需認真和按步就班。初練拳,應該放松和多想動作,先要做好規範的步法和清晰正確的方位,再向順遂方面努力,呼吸要順其自然,其它問題可以留待以後慢慢改正。初時自然呼吸,待動作熟練後自然會轉為腹式呼吸,到這階段快慢拳呼吸都能自然配合,開吸合呼;另外,練拳要用意力和意守丹田;拙力勁僵,意重氣滯,拙力意重都是太極拳之大忌。再進一步,練拳時,還要假想有人向你進犯,所以由始至終要做好重心的移動和平衡好自已的身體,建議由慢拳實踐,注意調胯,做好八面有撐。只要堅持不懈,自然樂趣無窮也!

初學者,首先要明白,從太極拳的“起勢”開始,思想一定集中、以及平氣、放松之重要;練太極拳的轉身,會無意地先轉腰後轉胯,此時的肩與胯就歪,這是不允許的,所以,愚曾建議用轉胯的意念轉身,這有利肩與胯合;很多拳友,二腳虛實的轉換做得不好,主要是上步有問題,建議做法如下:先要直身將臀部向前腳跟移動,當感覺身體平衡時(可按'百會、會陰、湧泉上下對準'的講法,但自已看不見),胯要收沉,全身坐在實腿,同時,轉腰胯時身對前腳尖方向而帶起後腳跟,前腳以意踩地,後腳即可輕松提起向前上步,注意:此時不要起立(打拳基本不起伏)和不要前後左右移動(但可轉動)。摟膝拗步上步:二腳與地面的接觸及力度在變化:後腳上步先腳跟著地,接著,邊轉身邊重心前移時,腳掌及腳趾著地,再繼續二腳後蹬前弓;需注意:1。雖然後腳要蹬和後腿要伸直,但絕非直挺,也不可故意彎曲;2。蹬到承擔體重約30%的技擊需要時就不再減少;3。二腳蹬弓時留意身體轉腰和胯合;4。弓腿之膝要對往腳尖,但膝位不可超腳尖,愚認為對住腳跟較適合長者;5。後腳尖方向以整體配合下盤紮根與可攻可守為目的較好,未絕對要求45度。6。另外,同為弓步,二腳的左右距離可稍有不同,如由單鞭、攬雀尾、摟膝拗步和野馬分鬃的弓步橫距在相對加大。如果二腳虛實轉換和弓步可以做好,則做摟膝拗步、雲手、倒攆猴、搬攔錘、野馬分鬃和玉女穿梭等架式動作就容易許多。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30 08:56:30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太極拳的盤架子要像彈簧下壓上彈

愚以為:太極拳的盤架子,要像彈簧一樣,先壓後彈。在中正不偏的基礎上,膻中穴的周邊先要放鬆、氣納丹田,重心移向腳底,由上向下壓沉至湧泉,腰肩膊胯腿要自然協調,下壓後的身體向上直彈都是微動(註:初盤架者需要有壓彈的意念),此乃“虛實分清”與“鬆沉”,這也是曲膝、收胯、下沉、虛實轉換、平衝移動與遵守太極十要的體現。這樣的盤架子像彈簧,則雲手、倒輦猴、搬攔錘、玉女穿梭…都會有改進。請教!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30 09:05:54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如何做好“肘與膝合”

練拳有“外三合”的要求,所以愚曾寫過“肩胯相合”的短文。

事實上,更多初學拳友對“肘與膝合”不太重視,也不太清楚如何做好。其實,只要多留意手腳和肘膝的配合就可能做好:

若起腳,手與腳要同向移動,注意:手動之時即是腳動之時,如:合手(抱球)、野馬分鬃、攬雀尾的掤、單鞭、提手上勢、抱虎歸山、雲手、撇身捶、搬攔錘、玉女穿梭…

若腳已落地,則膝與肘上下相對,以膝肘伸屈配合手動,如:攬雀尾、單鞭、如封似閉…

愚以為:只要對上述慢練靜思,習慣後會幫助體鬆氣和,也會幫助做好上下相隨。

請教!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25 18:59:49 | 顯示全部樓層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30 08:56
主題: 太極拳的盤架子要像彈簧下壓上彈

愚以為:太極拳的盤架子,要像彈簧一樣,先壓後彈。在中正不偏的 ...

在《白鶴拳的身體哲學》有這麼一段話,所以知道白鶴拳的身體也是上下起伏如彈簧。如下:

行拳過程之三七高馬必須浮中帶沉,四六低馬則是沉中帶浮,體現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意即「陰陽合一」、「剛柔並濟」的身體思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00 , Processed in 0.00698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