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026|回復: 1

傳統吳式太極拳的勢和勁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9 04:45: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浦漢健

傳統吳式太極拳老架子在練法上素有文練和武練之分。吳家拳譜上說,「文者體也,武者用也。「文練之,則為內丹。」有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修身養性之功;「武練之,則為外丹。」有防身禦敵,矯健身手,以柔克剛之能。」 其武練體系包括低架、快拳、散手、以及排打、勢法、勁法等。連太極而不經武練,難以致用。太極拳之用,在技理上完全展示沾黏連隨的技法特點。凡修吳式太極拳的文武真功,得內丹外丹之寶,無不經過「形、勢、勁、意、氣、神」六個方面的訓練。這六個方面,即相對獨立,又緊密相連,不能截然分開。它們層次分明,由淺入深,故習慣上稱六層功夫。其中勢與勁在武練技擊中尤為重要。


形,為入門的初級功夫。拳譜上說,「形者,手足官骸也。」猶如練書法講「正其手腳」,練長拳講「手眼身法步」。平時行功盤架子即是練形。待形有了根基,便要講究「勢」和「勁」。太極拳原稱「十三勢」,以勢命拳。在中華武術中極為罕見,足見「勢」在此拳中之地位。正確認識和理解勢與勁之內涵,熟練掌握勢法與勁法之運用,是修煉太極拳技擊真功的必由之路。


何為「勢」?


在普及性教學中,不乏將太極十三勢說成是十三種方法的。這是不錯的。但在具體解釋是什麼方法時,則往往將「掤捋擠按采捺肘靠」稱為八種手法或勁法,而將「進退顧盼定」說成是「五種步法」。這就值得考慮了。因為十三勢不僅都講「手足」,也都講「官骸」,即每一勢都包含「手眼身法步」。拳譜上說:「夫發手擊敵,全賴身法之助」,又說:「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可見身法是十三勢的重要內容,不能光將其理解成手法與步法。事實上太極拳靠勢法贏人,而每一式都離不開特有的身法。所以前輩們既有「用勢法打人」,又有「用身法打人」之說。身法到位,是贏人的關鍵。在老拳譜中,將前八勢歸入八卦,將後五勢納進五行,這是採用古代傳統哲學的陰陽五行學說來闡釋十三勢。八卦主要講事物的陰陽變化,五行主要講萬物相生相剋,都是講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等基本特徵和基本原理,揭示萬物之間的互根互生,消化生長的基本規律。可見,講十三勢是十三種方法是比較客觀、合理的;一定要講十三勢是八種手法、五種步法是值得考慮的。《武魂》94年11期有《太極拳的顧法》一文可資參考。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勢者,盛力權也。自古以來,兵家拳家無不重勢。兵書上說:「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足見勢之威力。怎樣造勢和用勢,是體現交戰雙方智慧的根本所在。拳家同樣是這樣。太極拳是智者的拳術,以勢命拳本身可見其智之一斑。拳譜上說:「凡人自有生以來,三周未過,即能側正、俯仰、高低、伸屈、平踏亂顫、進退蹬踢,此俱勢出。」由此可見,勢,是指某種物體的動態過程。太極十三勢,就是表現手眼身法步等「手足官骸」以某種方法運動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方法就是「勢法」。因此,太極十三勢又可視為十三種勢法。任何拳術之勢,均為制人手段。故老拳譜上說:「勢者,因制而制權也」。


太極拳的勢和勁是不同的概念。用陰陽變化,相生相剋的理論都可以解釋十三勢,可以在「掤捋擠按采捺肘靠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字的每一個後面加上一個「勢」,說明它們都是勢法。但不能都加「勁」字,說明勢中未必都含有「勁」。也可以說,在用勢的過程中未必或並不都表現「勁」。


太極拳的「勁」與其它內家拳一樣,是專指由神意控制的,與呼吸、動作完全協調一致的一種內在勁力。這種勁力是隨著勢最後發出的,故而常常以勢命勁。例如,攬雀尾一式中有掤捋擠按等勢,在演練時並非每一勢都發勁,故只稱勢,不稱勁;只有當其中某一勢最終產生或發出了勁,才稱某勁。如果在掤勢結束時發勁,便稱掤勁,捋勢結束時發勁,便稱捋勁。又如「進退顧盼定」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進攻中的運動方式,一般不產生或發出內勁,便只稱其為勢,不稱勁。


當一個動作結束,尚未變化時,則稱定式。定式也有稱定勢的,其實兩者也不相同。定式是專指某一動作完成後的成型姿勢,通常是某一勢完成後,與定勢的主要區別在於一前一後;定勢在前,可以發勁,一般發沉勁,也叫中定勁,例如白鶴亮翅;定式是發勁之後的成型,不會再發勁。在太極快拳或太極散手中對定勢和定式是嚴格區別的。因為快拳強調「每一定勢發寸勁」。寸勁是內勁的一種,它是動作結束時一瞬間的用力。勁力發完後,只有式,不再有勁力。總之,要明白,定式是定勢完成後的形式,已無勁力可發;定勢是勢的結束動作,往往隨勢的結束要發勁。在散手技擊中,發完勁,定式時間不可過長,要及時變勢。如果不及時變勢,那伸出的拳頭就是空放在那裡,成了沒有一點勁力的姿勢,很容易被對方擺佈而挨打。變勢在太極拳中叫轉關,也叫折疊。拳譜上說:「奪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轉關,就是變換或變勢的意思。「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週而復始,所以名長拳也。」


太極拳強調勢法,不是不要用勁。正如強調用勁時不是不要勢法。勁,是順勢而出的最大力量的表現,特指一瞬間,最用力的那一下。它寓於無形之中,接於有形之表,難以言傳。勢是內勁的載體,沒有勢,勁就表現不出來。你把拳頭握得再緊,放在腰間不靠「勢」衝出去,或衝出去的最後不講速度和質量,同樣沒有勁力可言。太極拳講的勁,勁力特指內勁。它與勢法本身的勁不是一回事。勢的本身是動態過程,動態的人或物由於慣性,也會有「勁」。這是自然力,或稱本力。你無意中撞倒一個小孩,那是肢體的質量與一定的速度結合的作用結果,它沒有意念調動下的內聚力,就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內勁,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勁」,同時你會很快就收住停下。因而「有意」與「無意」發出的勁是不同的。


在太極拳武練的快拳和散手中,假如已在勢法中間用了最大的力量,或肌肉太緊,不放鬆,到了勢結束時同樣發不出最大的勁。所以太極快拳和散手一般不在勢中用力,而是盡量放鬆。越是放鬆,速度才越快,最後發出的勁也才越大。這就是練太極拳強調放鬆用意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太極「用意不用力」這一說法的來由。


放鬆是發勁的手段,不是目的。在太極拳文練體系的慢拳中,主要練形、意、氣,不練勁法和發勁。其勁意僅僅是擺個樣子,在意念上表示一下,並無實際勁力。這樣不可能練出內勁,也不可能發出真正的內勁。例如,許多人知道或聽說過野馬分鬃與提手上勢要發捺勁,可是,捺勁是什麼樣的,他們並不知道。普及性的慢拳習練者很少有人會發勁,因為沒有人教;即使有人教,也極不容易掌握的。因為這種勁只宜青年人學,中老年人如果沒有長期練武功的基礎,不僅學不會,還容易受傷。即使長期練武的人,到了老年也往往不敢輕易發捺勁,畢竟骨骼、肌肉、內臟的承受能力不同於年輕時。


練慢拳的朋友常常在推手時抱怨別人「頂」或「用力」,不僅因為本身功力不濟,更主要的是不明白勢與勁的關係及其應用。當年沈家楨僅練慢拳與人較技而不能贏,遂請楊澄甫到家中單練勢法與勁法,才悟出其中奧妙。不講勢的速度質量,不練勁法,想當然地要去化解別人,想不用力去發人,都是沒有根據,也不可能實現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9 04:4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勢和勁在太極散手中是相輔相成的。在技擊中,人們通常都喜歡用「招」,或用「式」。實際上招式都是由不同的勢來完成的。所以太極散手中有挨著何處何處發」的說法。其實質並非專為「發」而發,而是依勢發人而已。拿「攬雀尾」來說,在慢拳中主要用掤捋擠按四勢,而在快拳中則含十三勢全部勢法。倘無實戰經驗,又不明白勢的含義,死扣著招式不放,便會發現很難應用,甚至根本用不上任何一招一式。因為勢是連綿不斷的,如江河之奔流、車輪之旋轉、列車之行駛;是動作的過程。而招式重要講起止,並以定式為標準,即以勢在完成後的主要形式為準。例如,通常對野馬分鬃一式,在動作的認定上往往不是以「起承轉」為標準,而是以最後的定勢發捺勁為標準。可是在散手技擊中,常常是在「起承」的過程中已將對方制服,用不上「轉合」,即用不到發捺勁。再說,任何招式,其出手時極難辨出名稱,加之在運用過程中的變化,就更難叫人認定。以定式為標準就容易讓人理解。前人說,說招破招,招招可破。這是經驗之談。說明任何招式都可用,又都可破,而「勢」則難破,所謂勢不可當。倘能壓住敵勢,即所謂「奪勢」,那功夫就深了。非常人可為之。太極散手練的功夫,正是奪勢的功夫。
要奪勢,須知陰陽。陰陽不僅是理,也是法,是太極散手技擊及推手的根本大法。陰陽在太極拳法中表現為開合。故太極拳譜中說:「太極拳法勢出以開合為本。」出手為開,開中有合;回手為合,合中有開。所謂「陰陽合能打人」。不知拳法之陰陽開合,難得太極真藝。勢起當以身為先,隨之手足齊到,號稱「七星」打人,謂之勢。亦即以身法打人,不獨以手法為強梁。以身欺人,過步奪勢,直逼其根節,打人毫不費力。這是太極散手奧妙真傳之所在。有志於太極拳散手者不可不知。太極拳之所以屬內功型近身短打拳,便源之於此。


太極散手無「格擋招架」之說,而講「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講「出手見紅」。無論對方是何拳種,出何拳勢,無不以掤勢迎之。這是因為太極拳技法的根本特點是沾黏連隨。掤勢就是「沾」的功夫。沾住不丟便是黏。能黏得住便能隨;能隨能化能發。掤不是格擋,不是招架。格與架是硬擋硬攔。太極拳法中沒有硬擋硬攔的動作。因為硬擋硬攔不僅不易沾黏住對方,反而容易讓對方逃脫,失去戰機。比如一只籃球朝你飛來,若硬攔硬接,往往會反彈而脫手。技藝高超者都是順來勢而迎合。雜技演員頂罈子時,先將壇口抓住往上一扔,然後眼盯著罈子下落,待罈子落到一定高度,按一定方法就勢一蹲,罈子就既輕又穩地「停」在了頭上。這是「黏」。掤與此相似,是迎,是接,是順勢的迎合,不是頂,不是擋;用掤勢合住便是黏。掤勢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現太極拳後發先至的特點。他是在對方拳頭接近或已接觸自己的一瞬間,並不退讓,而是迅速轉腰進身,迎對方中節,同時發勁,打其根節。吳式太極散手掤勢有「轉腰進身肩肘手」的口訣,就是指這個動作,俗稱:「著肉分槍」。在吳公儀與陳剋夫比武拳照中就充分表現了這個動作。當然,太極散手中的掤接與雜技演員練頂罈子,都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尤其是「著肉分槍」,初練時幾乎沒有不挨打的。故太極拳武練體系中,除了練一般內功,還要練排打功;為增強四肢功力,也要練掌功、臂功等。否則吳公儀一掌下去,陳剋夫的手臂不會被打麻而改用腳踢的。


吳式太極拳講柔化,也講發放;講用意不用力,也講發勁;講放鬆,也講積柔成剛,這就是講陰陽。單純講陰或單純講陽,都不符合太極拳理,也絕對練不出太極真功。
_________________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蹲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贈別
悟拳中的庸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8:09 , Processed in 0.00659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