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Tree

太極拳致用訓練

[複製鏈接]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3-24 11:36: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3-24 11:40 編輯
TAZ 發表於 2011-3-23 12:40
可惜呀,時下很多socalled的太極散打比賽是跟推手比賽一樣,不准擊頭。胸口還要加件 1 吋過外的甲,用面衫 ...


不准打頭,又有胸甲護身,自然衹能抱摔了。現在大多數的太極師傅都衹能教人推手。散打也是在太極圈中玩玩,不能跟外家拳手較量。

且看口水多多的太極師傅理論,都是教人要氣沉到何處、鬆要鬆到何處、要掌握對手重心變化、一站就是兩人合體、怎樣以心行氣、起勢要怎樣練、雙腿如彈簧、觸之如旋球……等等、等等,一點都沒有可以給人實質的格鬥訓練指導。

奉勸想學太極拳來自衛的朋友,不要把精神時間浪費在這些口水文章上。

......................................................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09:00:50 | 顯示全部樓層
太癡 寫到:
...其實, 筆者認同蒙塵先生:有的人的吳太喜攻, 有的人的吳太以柔化為主, 但如果簡單以地域去分, 可能未必符合事實,
筆者以為, 跟學者性格有更大關係.

近世移民頻繁,拳宗與柔宗之分,的確不能以地域區分。私以為拳宗之發展始於
香港及海外的吳姓族人。拳宗與柔宗兩者都有攻與化的訓練。但拳宗較偏重攻,
而柔宗則偏重於柔化。太癡兄認為跟學者性格有關,蒙塵則認為應該跟教者有關
才是。師父教你怎練你就怎練了。


Taz 寫到:
...............

好似在歐洲,馬公的柔宗也發展得不錯。請問他們的推手除柔化外,手法方面還有什麼特色

吳家有一套初、中級的推手課程。是推手訓練的必經之路。高級的,就是自由推手
了。柔宗推手除了「摸肘」外,其特色在於身法

跟陌生人搭手時的戰略是「讓」與「跟」。敵來我讓。敵退我跟。這接觸,是要讓
對方感不到力的接觸,在不知不覺中失勢。無論是「讓」是「跟」,都須身法的配
合。身體的移動不大也不很明顯,卻時常佔了中正沉穩的有利位置。敵人推進時,
似乎頗為得利。一旦驚覺失勢時已經噬臍莫及。就在敵人這一失勢之機,他有兩種
發人之法。其一,他可輕輕發力,使敵人一仆一碌跌出丈外;其二,他可以輕按快
跌未跌的敵人,敵人自然而然的努力要穩定身體而又不能。結果是跳呀跳的跌出


題外話...
無論是拳宗抑或是柔宗,都好像沒有散打式的搏擊訓練

請識者指正!)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09: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Vincent 寫到:
.......................

4. 筆者也聞說楊澄甫先生少年時不太用功的故事, 但筆者相信楊澄甫苦練(六年?)後功夫在田兆麟之上(至少在某方面).
個人認為應該是功法的訓練方面, 不然田兆麟不會重新拜師.
.................................

網路發佈與搜尋知聞十分方便。但所看到的資訊不知真假,不能輕易相信。

看到某某大師被捧上天時,就要看看捧者是誰。衹要看清楚點,就知道捧人者,
正是某大師的徒子徒孫。把師父師祖捧上天,才可證明自己所學的是正貨者也!

田公既然拜澄甫公為師,功夫當然是學自師父。但也可同時受教於楊家內其他
成員。衹因為澄甫公很晚才發憤求進取,其徒子徒孫也就認為他的功夫好極有
限,因而有須要創造一些事跡來把宗師的造詣抬高。要抬高卻又不善於創作,
才有跪地號陶大哭的滑稽情節!(為何要重新拜師?他曾背叛師父嗎?他曾否認
功夫是師父教的嗎?這樣無稽的事也要相信?)
(媽媽聲!)

澄甫公喪父之後,才知太極拳的養妻活兒價值。不錯,功夫須要苦練。但不是
閉門獨自苦練就會有成就的。請不要忘記當時的太極拳還沒有所謂楊式與吳式
之分。幸好楊吳兩家在北平 (現今的北京) 仍然保持親密的交往。鑑泉公每天教
拳之餘。都特定了一些時間與澄甫公閉門練拳
。澄甫公的功夫,就是這樣練出
來的!......哈哈哈!信不信由你啦!(信就得救呀!)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09:02:27 | 顯示全部樓層
蒙塵 寫到:

題外話...
無論是拳宗抑或是柔宗,都好像沒有散打式的搏擊訓練

....


Thanks。

不單很小散打式的搏擊訓練,就是自由活步推手也很不常見。



......  會員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10:14:16 | 顯示全部樓層
Vincent 寫到:
蒙塵 寫到:
Vincent 寫到:
.......................

4. 筆者也聞說楊澄甫先生少年時不太用功的故事, 但筆者相信楊澄甫苦練(六年?)後功夫在田兆麟之上(至少在某方面).
個人認為應該是功法的訓練方面, 不然田兆麟不會重新拜師.
.................................

網路發佈與搜尋知聞十分方便。但所看到的資訊不知真假,不能輕易相信。

看到某某大師被捧上天時,就要看看捧者是誰。衹要看清楚點,就知道捧人者,
正是某大師的徒子徒孫。把師父師祖捧上天,才可證明自己所學的是正貨者也!

想偷雞cut & paste "重新拜師"被蒙老斷正, 我想田兆麟"再道追隨"可能更接近本人的認同吧.
澄甫公少年時不用功的故事本人是在多年前師門中聴到的當年還沒有internet.

本人也聞說澄甫公問技於鑑泉公的故事, 但想可能性不大, 澄甫公喪父之後少侯公仍在, 就是澄甫公放得
下面子, 相信少侯公也不會讓小弟向晚輩學習吧. 就是少侯公不教( 好像關係沒有很好)還有永年家一眾班侯
公同輩師兄弟如李萬成等. 比較可信是澄甫公找鑑泉公一同練習一些門內的東西如推手等 本人淺見是澄甫公少年時雖然
未下苦功但是有傳承到重要的功法和心法, 功法可以閉門獨自苦練(師門中聴到的還有問技於兄嫂) 但總要
找人對練, 要有功夫的又要是門內人, 鑑泉公是最佳人選.

澄甫公喪父時是三十五歲左右又未下苦功, 平心而論相信功夫比不上自小苦練的鑑泉公, 連二十出頭的兆麟公
都可能比他強 閉門苦練是沒有信心知到功夫未夠, 重出江湖應是信心的表現吧, 信心何來? 至少門內的功夫不
會在同門晚輩之下吧. 澄甫公重出江湖之時兆麟公已南下教拳而且已入少侯公門下. 為什麼再道追隨? 原因可能是
報楊氏之恩當其護法? 還是澄甫公有驚人的進步? 孫公祿堂當年聲望不在少侯公之下又為什麼向澄甫公題出交換
武學? 相信澄甫公的水平在行家眼中也不低吧.


田公既然拜澄甫公為師,功夫當然是學自師父。但也可同時受教於楊家內其他
成員。衹因為澄甫公很晚才發憤求進取,其徒子徒孫也就認為他的功夫好極有
限,因而有須要創造一些事跡來把宗師的造詣抬高。要抬高卻又不善於創作,
才有跪地號陶大哭的滑稽情節!(為何要重新拜師?他曾背叛師父嗎?他曾否認
功夫是師父教的嗎?這樣無稽的事也要相信?)
(媽媽聲!)

澄甫公喪父之後,才知太極拳的養妻活兒價值。不錯,功夫須要苦練。但不是
閉門獨自苦練就會有成就的。請不要忘記當時的太極拳還沒有所謂楊式與吳式
之分。幸好楊吳兩家在北平 (現今的北京) 仍然保持親密的交往。
鑑泉公每天教
拳之餘。都特定了一些時間與澄甫公閉門練拳
。澄甫公的功夫,就是這樣練出
來的!......哈哈哈!信不信由你啦!(信就得救呀!)


想偷雞cut & paste "重新拜師"被蒙老斷正, 我想田兆麟"再道追隨"可能更接近本人的認同吧.
澄甫公少年時不用功的故事本人是在多年前師門中聴到的當年還沒有internet.

本人也聞說澄甫公問技於鑑泉公的故事, 但想可能性不大, 澄甫公喪父之後少侯公仍在, 就是澄甫公放得
下面子, 相信少侯公也不會讓小弟向晚輩學習吧. 就是少侯公不教( 好像關係沒有很好)還有永年家一眾班侯
公同輩師兄弟如李萬成等. 比較可信是澄甫公找鑑泉公一同練習一些門內的東西如推手等 本人淺見是澄甫公少年時雖然
未下苦功但是有傳承到重要的功法和心法, 功法可以閉門獨自苦練(師門中聴到的還有問技於兄嫂) 但總要
找人對練, 要有功夫的又要是門內人, 鑑泉公是最佳人選.

澄甫公喪父時是三十五歲左右又未下苦功, 平心而論相信功夫比不上自小苦練的鑑泉公, 連二十出頭的兆麟公
都可能比他強 閉門苦練是沒有信心知到功夫未夠, 重出江湖應是信心的表現吧, 信心何來? 至少門內的功夫不
會在同門晚輩之下吧. 澄甫公重出江湖之時兆麟公已南下教拳而且已入少侯公門下. 為什麼再道追隨? 原因可能是
報楊氏之恩當其護法? 還是澄甫公有驚人的進步? 孫公祿堂當年聲望不在少侯公之下又為什麼向澄甫公題出交換
武學? 相信澄甫公的水平在行家眼中也不低吧.


.......   Vincent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10: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易然 寫到:
Vincent 寫到:
除兆麟公外澄甫公的後期弟子中很多是帶藝入門的澄甫公的功法應該有點東西吧?


楊露禪, 楊健侯的時代, 內功秘法, 只會傳給自己的子孫。楊澄甫先生在手法上可能比其他人少, 但內功比人強, 嬴得盛名, 必有所持!

據說澄甫公體格 “神高神大”,重280多斤。一般身材的人跟他相碰,就好像
舢舨撞航空母艦!...你說有無所持呢?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10:15:39 | 顯示全部樓層
Taz 寫到:
蒙塵 寫到:

題外話...
無論是拳宗抑或是柔宗,都好像沒有散打式的搏擊訓練

....


Thanks。

不單很小散打式的搏擊訓練,就是自由活步推手也很不常見。

自由活步推手的確少見。不知何故!
一男一女配搭的自由活步推手就好像跳 ballroom dance。蠻有趣的!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10: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續答太癡兄

前文忘記回應太癡兄這段文字:
「如吳鑑泉先生出名善化, 但自少跟爺爺吳鑑泉先生學拳的吳大揆先生
喜攻. 又如北京楊禹庭先生出名善化, 但楊之弟子王培生卻以善發勁著名.」


蒙塵同意太癡兄所舉的例子,證明了性格與技法的關係。但那只適合當時
的少數人物。後來大多數的教拳者,都衹教柔化的一面。若其中一代不教
攻擊性的一面,以後每一代都自必然失傳了。


太極拳最吸引人的是「用意不用力」。教拳者都從這方面發展。在謀生
方面而言,「用意不用力」的巧技也是最賺錢的商品。連他家功夫老到
的拳家也可吸引過來做學生。人老了,就會想學些「不用力」的東西啦!


多數的太極拳走上單純柔化之路後,散打式的搏擊手法雖或仍然存在,
訓練方法也隨之而失傳了。需知教授搏擊並非一件輕鬆容易的工作。
正當盛年的教拳者為求名利可以努力教人。名成利就而漸入老年就不願
再勞心勞力的去教人了。教人的,自己沒學到,更不能教人嘍!


回頭再說拳宗柔宗(including 楊家, too),希望他們仍保有散打式的搏擊
訓練方法就好了!

(縱然不願調教一般的學生,也要教教自己的子孫,或一兩個可造之才吧!)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20:03:35 | 顯示全部樓層
易然 寫到:
蒙塵 寫到:
易然 寫到:
.............
3. 做到了 1.或 2 需不需要與對手有接觸點?;一定要。除非練出凌空勁!
...................

看看 凌空勁厲害......
http://www.youtube.com/watch?gl=TW&hl=zh-TW&v=polQLQNl3G4&NR=1


本人所說的[凌空勁], 不是這種凌空勁, 這種凌空勁, 我親身聽過, 見過, 。我說的 是吳圖南先生所說的凌空勁,這種凌空勁我未見過。有太極拳師父與我推手時,在我還未接觸他, 還未出手之前, 已知道我動機和進攻的意向了, 據 他說是從[眼],[覺] 中去練出來的, 這跟吳圖南先生說的一樣,這眼和覺可能就是凌空勁練習之階梯?

....在我還未接觸他, 還未出手之前, 已知道我動機和進攻的意向了.....
在太極拳人與人攻守互動久了,"周身多球體不同方位同時運作"過程會由"接觸"
粗糙到接觸的細質再到"脫開"對攻守"勢"的"靈"應,勢會在形未接觸前就有的,故
在接虛勢時"順背"己"先"分,隨後到的形和勁再入"實"身,就不會生"意識催眠的"
隔空倒人
周身靈應是個出路,某些動物就保有祖先留下的"靈覺","觀"覺在四方,"聽"覺在八方
活似多輪轉

.......   Fred Hao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20:04:15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對很多有功底的人來說其柔化一面才是它的賣點. 搏擊不外乎拿發打摔,功法的工能亦不外乎內壯抗打身手發勁. 簡單的說只要能打出一個很好的直拳我們要介意用什麼勁去發拳嗎? 但太極對柔化一面的訓練卻有特出的成效.

太極搏擊訓練的傳承存在否並不重要 一個關起門來不能與時並進的訓練體糸是會隨時間而
失真並而變得落伍. 在缺乏挑戰的情況下(關起門來練自己的)連應有的成果都變得不可靠, 所以關起門來自己練可以成為長跑好手,但絕對不會成為網球好手的. 這就是門內試技和公開比試的分別, 亦是很多正宗門下可發人丈外但無法在搏擊賽中得獎的原因, 其實禮失求之於野,將開眼睛你會發覺湛新訓練的成效已超越很多的秘傳功法. 香港近代有名的拳家不分門派無一不是不斷更新自己的訓練內容, 不然就被時代淘汰.


.......  Vincen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4-19 08:40 , Processed in 0.02823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