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566|回復: 53

討論: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 楊澄甫注釋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0 17: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沈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沈著鬆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
運勁如百煉鋼,無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如補鼠之貓,靜如山岳,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沈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 武禹襄先生

<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 楊澄甫注釋 (這篇是否楊公注釋,待證)

以心行氣,務令沈氣,乃能收斂入骨
註: 心以精神意氣之總稱,乃指走架時一拳一動以精神為主動,驅使其氣,即每一開合之,開時必須直行之,則自然沈著而有纏勁,其氣就自然而收斂入骨髓矣。

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註: 用功既久,氣能隨意而運動,則身之運動,為意之運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氣)因以心行其氣也,所有屈伸起落,務須曲線緩和,毋使身用內發生稜角之病,是之為順遂,如此則身可從氣,而氣可從心矣。

精神能提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
註: 使目平視,兩頭略拔,則謂虛靈頂勁,精神自然而連帶提起矣,亦即頭頂上有掤勁之謂也。頭頂上有掤勁,則可減去身之重量,其轉動自然輕靈,而無遲重之虞矣。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
註: 每一動作其身手均有主賓之,如能隨機換意互為主賓,意之所至氣即隨之,是之謂靈,意左則左為實,意右則右為實,能如意而倒換之,意氣不滯住某一點,是為活,內中順遂,是之謂圓,能保順遂以倒換,亦即虛實之變化也。

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註: 頭頂懸起為調整身之中正法,中正者,必須不偏不倚,不俯不仰,如有偏傾,只能支撐他之一方有掤勁,失去其餘之七方矣,故氣向下沉,則意不浮躁,而身體安定舒展,自然中正不偏,能得中正何方來何方即可支撐之,故無論如何變化之動作,而身體均須中正內行之。

發勁沉著鬆淨,專主一方。
註: 此言凡發勁時其身平均須在掤勁中沉著行之,尤須不准發絲毫努責作用,如無努責為之”鬆”,體會空洞謂之”淨”,如斯鬆淨沈著之勁,而具彈性,方有發之可能也,發時雙手本係相對而相異,以求保持身體之平衡,然雙手雖由相對相異之方向而發,然發時之雙手仍應有虛實之,須一手為主,一手為賓,即一手輕,一手重之謂也。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
註: 人身之九曲,如拳節、腕節、腰節、胯節、脛節是也,行氣如九曲節者,乃所有之關節均須順遂圓滑如珠,行氣九節之中,即所謂節節貫串之功也,決無微料稜角玫不便之處,是為至要也。


運勁如百煉鋼,無堅不摧
註: 百煉之鋼,成繞指之柔鋼。「柔」非棉花之柔,可以之柔中帶鋼,外柔而內剛也,內剛柔由掤勁而產生,掤勁生於筋直之氣功,凡人運動能煉到百煉之鋼如繞指柔時,則身內之堅块不化之處,莫不摧去無遺矣。

形如捕兔之鵠,神如捕如之貓。
註: 運動時其形狀如高空捕兔的鵠,盤旋無定,此指精神之活潑,且活潑之中而有集注,並蓄勢待發,有似伏地捕鼠之貓,運機即發之精神也。

靜如山岳,動如江河。
註: 靜如山岳,言其形沈著不浮,一靜無有不靜,如山岳屹立,所謂神宜內斂是也,動如江河,言其動作之波動不停起伏相間,如江河之滔滔不絕,所謂意氣宜鼓盪也。

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註: 曲中求直者,乃求直其性,非伸直手足之謂也,蓄而後發者,乃發由蓄生,有蓄而後有發,蓄得足而發得脆也。

力由脊發,步隨身轉。
註: 含胸拔背,以成蓄勁之勢,脫扣發勁,先沉其肩,勁則方可由脊背發出,此勁乃中正之勁,且為全身之勁也,步隨身轉則為功,身隨步轉則為病,凡運動之身有移動,步亦隨之,而移動為左顧右盼之步,不然成為外擺之步。

收即是收,放即是放,斷而復連,連而復斷。
註:收,為放收,放,為收放,兩者互為表裡,如環之無端,此運動滔滔不絕之功也。蓄發勁,其發出之勁反斷,則勁方可越出身外,所謂後連者乃係按勁,即摺疊之之功用,先求能己之斷勁,而後可以連接他人之勁也。

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
註: 運動至終點時,若再按之,非往即復,其往復中間必摺,而往疊之,而復所謂意上寓下之謂也,進退之有轉換,乃足之摺疊,故摺疊在步轉換,在步轉換者,顧盼之步,即所謂步之進退須先顧盼二步為摺疊而後再進退。

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
註: 外愈柔而內愈剛者,因內有掤勁之故也,有掤勁外而極柔軟,則裡面極剛矣,有如彈簧乃最柔之物,然其質剛為最堅剛也,呼吸急促則意志不清,必之氣滯矣,若呼吸深長,謂之能呼吸,則心神安寧,而轉換摺疊自然靈活矣。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
註: 養氣須直養,筋直則靈活鬆淨而易貫串,苦曲壓則滯住而動,致成努責,易病害矣,勁須曲蓄,則彈性足,蓄之無餘,太過為偏,是有缺陷之曲蓄,所以謂之病矣。

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脊為旃
註: 心為主帥以發令,氣為傳旗如聽命,而後行腰為大纛,魏然挺立不偏,無昧可倒,腰以下至尾閭,脊如旗屈,收以拔骨,使脊骨有偏長之能也。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鎮密矣。
註: 初步練習時,須大開大展,須全身鬆開氣達梢,功夫愈進,則求緊湊,其大圈漸進於小圈,由外顯之圈,成為內隱之圈,是可成為鎮密無向之運動,方會放之則進,卷之則退,藏於慎密之義也。

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淨,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註: 凡走架子以心意為本,身體為末,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之謂也,身體鬆開,而腹腰存想為空洞無物,則一切方可由腰脊而動,即不亂動是之謂靜也,此運動時不一二選擇,應時時刻刻銘於心也。

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
註: 即以背為中心,乃運用離心力本也,如覺每一動作,背上之反應會繃緊,則失去此義也,統能以此行之,為養氣斂入骨髓之法也。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
註: 內固精神,則神注易得內剛之功,外示安逸,則神怡易得外在之效,邁步如貓行,乃指所有邁步須如捕鼠時的貓下伏鏟地而邁步也,運勁如抽絲之旋轉,如來福線之螺轉也。掤出為順抽絲,採入為逆抽絲,有如公母二螺絲也。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在神則活。
註: 雖然以心行氣在意不在氣,若注意在氣,則意為氣所擊而生滯也,蓋神速而氣慢,欲練氣合神,必須意而神不在氣之本身,然後神能導引其氣變為神,則氣隨之功可得矣。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註: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能柔,有力者無氣,無氣者純剛,故專柔專剛均屬非太極拳,必須剛柔相濟,若力氣隱於,則柔於外,則剛欲求柔於外而剛於內,是之為勁,故須去力以求勁得後乃活氣,方可得氣之用,使生彈性,欲得氣活,須氣貫串遍於身軀如輪之旋轉之不休,欲得輪之旋轉,須有輪之中心有軸,故有左右上下旋轉均以腰脊為主宰也。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0 17: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拳如果說只練到了很鬆跟柔,要把人打飛打壞實在是很不可思議,除非能練出特絑的能量,我們說勁其實都少不了跟力有關,如果說太極之勁是不同的則這功力如何從練拳架中產生呢,拳架打得好的人大有人在啊,但是幾人能出像李雅軒先生所說的楊澄浦的發勁。拳經論中一直在告訴我們練錯的人很多未悟的人很多,且這中所說的也應是其學生啊,都親自在教了怎還有這樣的問題,這表示既使大師親自教還是很難的,所以才說入門引進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五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5:54 | 顯示全部樓層
說得好!

所以,功力是因人而異。不能傳,學也學不到。

可傳的,只有兵法,或練法。或行功心法。

拳經適合多個程度,只要人喜歡研究。這是太極拳的魔力。

另外,我說,楊澄甫學拳時,沒有見過太極拳譜。這是他後來出書時,在拳譜上批文。例如,「不錯」、「好」等。

又他不明白《對待用功法守中土歌》寫的「分明火候七十二」。所以說了半偏輕重浮沉的有病論。有病論,沒有將太極拳的理論做基礎,因為只得五十五。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6: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有病論,我也不是看得很懂。
不過楊澄浦的太極拳,我想.....真的很利害。


.....五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7:05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不會懷疑他人的功夫。只是他有甚麼東西可以益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7:31 | 顯示全部樓層
youseeme 寫到:
說得好!

所以,功力是因人而異。不能傳,學也學不到。

可傳的,只有兵法,或練法。或行功心法。

拳經適合多個程度,只要人喜歡研究。這是太極拳的魔力。

另外,我說,楊澄甫學拳時,沒有見過太極拳譜。這是他後來出書時,在拳譜上批文。例如,「不錯」、「好」等。

又他不明白《對待用功法守中土歌》寫的「分明火候七十二」。所以說了半偏輕重浮沉的有病論。有病論,沒有將太極拳的理論做基礎,因為只得五十五。


楊澄甫少年時不愛學拳,父親去世後才努力向兄長少侯與及同門吳鑑泉勤學勤練。
他也不很愛讀書。“著作” 則由弟子陳微明代筆。他的功夫是從楊少侯與吳鑑泉兩
人的身傳口授、與及勤練得來的。練好了功夫,看不看拳經就對他沒有影響了。

近世人多看「鹽舖祕笈」而被誤導,才會迷信太極拳天下無敵。依據似是而非的
引導、追求似是非的目標,何異於夸父追日?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8:19 | 顯示全部樓層
唉,如果身邊有個楊露禪,誰還須要死啃拳經論呢。
不過,即使是不愛讀書不愛練拳的人.....其悟性也可能極高。

太極拳難學難練,但.......古人竟能創出此等偉大之武術,這怎會不讓習武之人產生無限的好奇呢,更何況是習太極之人.....呵呵呵。


.....五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8:46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行 寫到:
唉,如果身邊有個楊露禪,誰還須要死啃拳經論呢。
不過,即使是不愛讀書不愛練拳的人.....其悟性也可能極高。

太極拳難學難練,但.......古人竟能創出此等偉大之武術,這怎會不讓習武之人產生無限的好奇呢,更何況是習太極之人.....呵呵呵。

「身邊有個楊露禪,誰還須要死啃拳經論」?......這才是現今太極拳的 “禍源”!

楊無敵功夫出眾,眾入室弟子只顧身傳口授的功夫而沒有看看師父所授予的拳經。
一旦「鹽舖祕笈」出現,也不想想它的來歷可不可靠、也不拿自己的寶典來比較
鑑別一下,便似是而非的去解說似是而非的所謂祕笈。

非入室弟子把「鹽舖祕笈」當寶、猶情有可原。眾入室弟子(包括楊吳兩家的後
人)也把它捧為聖經、就真的是豈有此理了!

跟其他的功夫作比較、現在的太極拳就偉大在口水吧!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1 18:59:18 | 顯示全部樓層
防不勝防,也有註釋上再註釋。

http://tw.myblog.yahoo.com/chenjiagouyahoo-blog/article?mid=550&sc=1

--------------------

我查考後,發現原來「在神則活」,只能在1970年從才出現
。故應不是楊氏所作。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8 21:04:21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拳之站橦之一》
太極拳的身形會是何模樣?
以下我把太極拳古譜有關的數篇,串一個故事玩玩。

先說《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七言十句)》俗名「站橦」
這一篇。
一、何謂「站橦」?
橦,是旗桿。同「幢」。
幢,垂筒形、飾有羽毛、錦繡的旗。古代常在軍事指揮
、儀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
《類篇》橦,木一截也。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
西漢時一尺等於0.231米。
故此,我會說,站橦,是站立的形態。兩足的距離,及
兩手伸開的距離,以三十二英吋,或0.81米為度。
參考秦陶俑的站姿,與其手的活動範圍。

二、何謂「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進退身」?
《太極拳釋名》,指「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
,即金、木、水、火、土,此五行也」。
其中腳下的功夫,以中定為目的。務令重心,不偏不倚
。「四正」,就是前、後、左、右。
《太極進退不巳功》指「陰陽水火相既濟」,「四隅從
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巳」,「所以因之名長拳
」,「任君開展與收斂」。
即是,無論是進步、退步,都以中定為根據。左右以手
法來平衡。若以四斜角的座標來說,就是「四隅」。
邵保勝將手法、身法、步法,合之為「十三勢」,解釋
全部太極拳三十七式。
邵保勝 31. 12. 2009

《太極拳之站橦之二》
三、何謂「身形腰頂皆可以,粘連黏隨意氣均」?
《身形腰頂》指,「身形順我自伸舒」。即是,隨意擺
動身段,與風中旗橦類似。

《太極圈》指,「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頂後與前」
,「所難中土不離位」。
又說「此為動功非站定」。所以我說,站橦,不是站樁
。不能否定「太極拳不練站樁」的語調。
又說「倚身進退並比肩」。即是身形向前傾斜的角度,
以兩人開馬步三十二吋,作比肩時計。
又說「能如水磨催急緩」,「雲龍風虎象周旋」,「天
盤」,「出自然」。即是,八方手法、中定進退步法、
腰頂伸舒身法,回應「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強度的
變化。

四、何謂「運動知覺來相應,神是君位骨肉臣」,「分
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
《固有分明法》指,乃文乃武,運動之根由,知覺之本
源。即是,「分明」是對外知覺。「固有」是天然手舞
足蹈之良能。
《太極懂勁解》指,「身中之陰七十二」,「無時不然
」,「陽得其陰,水火既濟,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於人懂勁,視聽之際,遇而變化,自得曲誠之妙形
」。
即是,無論對方來勁,於任何時間,任何強弱程度,任
何方向,任何路線,任何高度距離,都能以先天自然知
覺,及以身手步之曲線變化來相應。

五、「分明火候七十二」,「身中之陰七十二」,與懂
勁有甚麼關系?
我以邵保勝「生有論」之「無中生有」來解釋。所謂身
中陰,是發動「引進落空」的根源。
《太極拳論》指出三種狀態。即是,無極、太極。太極
分動極、靜極。
火候,作用調整於這三極程度之差異。
三極在太極拳的中定來說,就是不出七三步、十足身、
二八手。
七三,是重心分配,以人身前傾的極限計。
若然平衡是靠身手步,火侯對金木水火土的來勁特性,
另篇多次修改版本的《太極輕重浮沉解》,便是下乘之
作。疑不是傳下古譜。半偏狀態的雙單、輕重、浮沉,
是較難形容,所有平衡的分佈,及相關反應本能。

回頭再說「退圈容易進圈難」。因為形態向前並比肩,
所以步的中位,取前七後三時,仰身不易向後倒,俯身
易落空向前。


以上多篇拳經上的細節,我以形容一個拳態為據。
邵保勝 31. 12. 2009

附錄:
《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七言十句)》俗名“站橦”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進退身。
掤捋擠按自四手,須費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頂皆可以,粘連黏隨意氣均。
運動知覺來相應,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20 , Processed in 0.00787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