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海大富

《論盡孔子》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6:24:02 | 顯示全部樓層
《與王陽明談致良知》
今天約了王陽明登高。
邵:你的學說巳五百年了。今天2030年,你的道理
還有作用嗎?
王:無善無惡是心之體,你做到嗎?
邵:即是先不要執著,開放自己。
王:有善有惡是意之動,你做到嗎?
邵:即是知道利害關鍵,做應做的事。
王:知善知惡是良知,你做到嗎?
邵:即是對好壞而言,自己親自實行過,感動過。
王:為善去惡是格物,你做到嗎?
邵:即是經過實行之後,知行合一。而不是道聽途
說,跟隨別人所謂之善惡。但如何分別,心之體,
意之體、心之動、意之體呢?
王: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
邵:我明白了。即是有了功夫,才見實體。
王: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
邵:哈哈。寫意境界,不就是此?
王:正德皇上吩咐要一枚印章,你能幫手嗎?
邵:容易。刻那個字?
王:「錦衣衛印」。
邵:這個印刻在木板上,會有木紋。
王:刻字是體,可以由功夫得來。加上木紋才會是
獨一無二。
邵:即是善惡,不是自己叫善,自己叫惡來決定。
王:踏著我走過的腳印,可以上到山頂。但你只可
以幻想一下,五百年前的風景而已。
邵保勝 25. 5. 2030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6:24:20 | 顯示全部樓層
《與王陽明談體會》

今天又約王陽明談靜坐。

邵:你是明儒大師,請問甚麼叫體會?

王:做到了,就叫體會。

邵:例如呢?

王:著《王征南墓誌銘》的黃梨洲,說從靜坐得道。

隱然呈露,常若有物。隨吾所欲,如馬之御銜勒。

邵:這是胎息、結丹現象。又例如呢?

王:黃宗羲說,大悟,不知手之舞,足之蹈。

邵:這是忘我境界。又例如呢?

王:我的弟子聶雙江,靜極見真體。未發之中,就是

不失。

邵:這個沒有甚麼了不起。我的名字就是「不失」。

王:羅念庵說旁通無窮。

邵:呀。旁通,就是大道。之所謂「一」,就是一理

通,百理明。

王:你也有例子嗎?

邵:其他大師說過的,多得很。如見光、見物、天地

同體、電閃、透明、幻障、天人內外、古往今來、一

味收攝心、若有若無等等。

王:這是層次問題。沿路風景,也是體會。

邵:那麼你說說,知行合一的體會吧?

王:問得有意思。主觀先知、主觀先行,與心盲,是

無分別的。

邵保勝 26. 5. 2030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6:24:4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論盡盡孔子之五:吾日三省吾身》
究竟,所謂「吾日三省吾身」,是每日省三次,還是
省三樣東西呢?

三省,出自《論語.學而》篇。有關原文,輯錄如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
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自省,也出現在《論語.里仁》篇。有關原文,輯錄如
下: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朝聞道,夕死可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據所謂「仁」,若是指一群人的共識。三省,邵保勝作
如是解:
君子,在一人群人之中,做到和諧,就不能謀而不忠,
不能交朋友而無信。
仁,在一群人之中,五時花,六時變。自己經常要update
,思想、行動與之同步。
早上之所謂共識,晚上可能巳不適用。
所以,最好在每日三餐食不言時,自省自己「立身做人
處世」,有無地方,不曾跟著大隊。不擔心自己做得多
好,只怕不知道Update 這一群人的去向。
據此,有飯開時,就要想想,自己有沒有離開大眾的「
仁」。

邵保勝 28. 5. 2010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6:25:19 | 顯示全部樓層
youseeme 寫到:
《論論盡盡孔子之二:見錢開眼》

..............

我說,即是《論語》是愈看愈有趣味的書。不同程

度心智用途,體會各不同。所以沒有錯對之分
 
..........................

邵保勝 11. 5. 2010
 


《論語》是孔子之語。知孔子之本意是對不是孔子之本意就是錯。
拳經亦復如是。知作者本意纔是對,不是作者之本意就是錯。
自己的體會去理解則可對可錯。...學學蒙塵不求甚解就心安理得啦!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6:25:39 | 顯示全部樓層
孔子的錯對,由「里仁」開始。即是一群大鄉里。

繼而一大群大城鎮。一大群郡國。

見仁見智,是看風駛。與太極拳一個道理。

如果你是國寶的話,大鄉里一定跟。

所以凡跟大鄉里一齊的,就叫對。反之,就叫錯。

國寶與大鄉里中間的,就叫不三不四。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4-20 18:32 , Processed in 0.05139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