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961|回復: 2

孫式太極拳的訓練方法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26 07:25: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雷世泰

以用為綱
  
  太極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實戰的,太極拳之所以能在眾多的武術拳種中脫穎而出,大放異彩,絕不是靠空口說白話,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來的。只是在近代,才淡化了它的實用價值,而張揚了鍛煉健身價值。這本無可非議,因為文明社會,法制時代,不需要用拳頭來說話了。但是如果因此而遺失了太極拳最本質的東西,那將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遺失。太極拳的三重功能:養生、祛病、技擊,後者是龍頭,是導向,是目標,是最高層次的體和用,因為它不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僅要求自己練時把動作做得完滿無暇,而且要求在實戰中,在對方移動和防守的情況下也能把動作做出來;不僅要求能把動作做出來,而且要求做得效果好,用在對方的身上能達到預期目的。總之,以用為綱,綱舉目張,我們在練習套路時就會本著高標準、嚴要求,就不會滿足於僅僅把動作完成。


  有這樣一種說法,認為孫式太極拳遵從老子的哲學思想,從無為而始以達致無不為。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恬淡虛無達致人之心理、生理適應機能的雙重完善。所謂技擊,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當人之身心的適應能力漸臻完善時,自然能適應這種相互作用,故能產生“不求勝於人,而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的能力。


  此話看似深奧,玄之又玄,卻大而無當,於拳事無補。“從無為而始”,這話就不通,要說虛無,乾脆連拳也不練,什麼都不做,不是更虛更無嗎?子日:不知生,焉知死。這是說的老實話。套用之:不知實,焉知虛;不知有,焉知無?要想達到虛無恬淡之境界,還得老老實實地從一招一式的有為做起。


  具體到訓練中,首先要知道每一個動作到底是怎麼用的,有的放矢,或日“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急用先學,立竿見影”,雖然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但確是實話。如果一開始就提倡“恬淡虛無”,提倡“無為”,那麼初學者會手足無措。這裏存在一個誤區,即“無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能做但不做,雖不做但隨時可做,老子講“無為”的目的不是為了“無”,而是為了“無不為”,也就是為了“有”,所謂“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無為”是一種狀態,是具有高度自組織能力的蓄勢待發狀態,它不是穩定的平衡態,而是非穩態,一觸即發。這種“無”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包含多種“有”,但又不專一於某一種“有”的狀態,這種狀態是長期鍛煉的結果,只能出現在修煉之後,而不會自動出現在開始。所以,在練拳之初還是應從“有”人手,等到“有”積累多了,通過消化昇華,把一個個“有”融會為大“有”,原來具體的“有”消失了,成為了“無”,去掉了形式而留下了內涵,達到了高層次的“無”。這時的“無”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照前面的說法,只要把拳一趟趟練下去,就自然會有技擊的能力,這無異于天方夜譚,技擊的能力是嚴格訓練出來的,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在一開始傳習時,不宜太強調“無為”,而是要“有為”,一招一式都從實際應用出發,有目的地練習,也就是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舍此,則不啻緣木求魚。


  從初學者的角度看,要想取得好結果,還得要從頭把過程一一走完,不可跨越階段。不會走者,當然不會跑,但是若連跑都沒有見過的人,走也走不好。所以,練拳要講打,要講用,這是天經地義的,非如此則不足為拳也。關鍵是怎麼講,如果一味濁氣拙力,死纏爛撞,就像現在許多人推手全用蠻力,全無招式,更無感覺,只能算作羊抵架,這樣打一輩子也與太極拳無緣。太極拳講打講用,是全從道理出發,一招一式全從規矩而來,“九要”不可少,“三害”不可有,然後去體會“中和”之妙,虛實剛柔變換之趣。不講用的拳,不會打的拳,只能算作柔軟體操,皮毛而已,又何言哉。
  具體到訓練中,要做到“練拳如有人,打手如無人”。前者是指無論站樁、練單式、練套路,都要有如與人相對抗的意念,這樣手腳便不會輕飄飄,便會有內力產生。而到了真與人交手時,又要如入無人之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不可有畏懼之心,這樣平時所學才能發揮。
  
  循序漸進
  
  練形意拳有三層功夫:明勁、暗勁、化勁。練八卦掌也是三層:定步、活步、變掌。練太極拳仍是三層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說法,其理則一也。郝為楨先生認為有三層功夫:初者如全身都在水中,處處有阻力;中者兩足已浮起,而身體仍有阻力;最後全身如在水面上,運動自如。孫祿堂先生總結為“順逆和化”,順者,開也;逆者,合也;和者,順中有逆,逆中有順也;化者,無順無逆,渾然一體也。無論哪種說法,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一、二、三的次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空的。有一才有二,有二才有三。常常見有剛練習不久的人就口口聲聲地要找“內勁”,這無異於癡人說夢。


  那麼,孫式太極拳的一、二、三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明勁、暗勁、化勁。


  明勁就是孫老先生說的順勁,他在《太極拳學》中講述動作時一再說“手要伸到極處”,就是說在此階段把身形、步法做扎實,把動作做大,做足,做圓滿,要練大開大合,練順勁,開就是開,要盡可能地開,開得越大越好,開時的意念越遠越好,勁兒要放出去,放足,力要發出來,發順。該放的能放出去,放到極處,該收的能收回來,收到極處。所謂“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大凡剛練習太極拳的人,周身是散亂的,無規無矩,不聽使喚;練到一定程度,有了些規矩,動作比較齊整了,但卻是僵硬的,多餘的勁力還沒有來得及去掉;只有練到相當的程度,才能體會到柔勁。所以,第一步練明勁時,不是不要柔,而是還不可能柔。把明勁練出來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開,只有體會到開了才能知道什麼是合,開合收放吞吐和它們之間的轉換是如何運勁兒的。一個不知道剛的人也不會知道什麼是柔。明勁是一個長功夫、打基礎的階段,也是入門的階段,卻又是不可跨越的階段。在練明勁時,意念是單向的、簡單的,只想著克服阻力把動作做完整就行了,這就是郝為楨先生形容的全身都在水中,處處都有阻力。只有在長期的明勁鍛煉中才可以將虛浮僵硬之氣化去,身體越來越柔,越來越輕靈,動作越來越自然,從招熟而漸進懂勁,生鐵已成鋼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26 07:27:40 | 顯示全部樓層
暗勁就是逆勁,是順勁練到一定程度後逐漸產生而又通過鍛煉逐漸增長的與前者相反的力量,它不是憑空而生的,也不是我想練就可以練的,而必須是在練了明勁的基礎上才能練的。實際上,當你的明勁逐漸增長的同時,你的身體內部就已經在同步地積累著與之抗衡的力量。比如,手掌用力向前劈出,若無對抗的力量去約束,它會借著慣性一直動到下面,而現在我們讓它停在預定的地方,就要靠逆勁去拉住。實際上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多種合力的作用,絕沒有單獨的力所能完成的。區別只在於,平常的動作是無意識地發內勁,而在太極拳裏則是有意識地鍛煉。有了前一步的順勁基礎,現在要練逆勁,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太極拳內勁,開中有合,合中有開,看開似合,看合又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舉一動之間,意、氣、力之間都有自然的對稱與平衡,全身有如氣球在做著伸縮,而球是所有物體中對稱最完美的,沒有棱角,沒有缺陷,所以也就沒有薄弱處。要做到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關鍵是意念,精神要超前、領先於肉體,俗語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就是此意,要想把人放出一丈,意念須在三丈、五丈甚至十丈開外,如果說練明勁時是陽剛的話,那麼暗勁就是陰柔,精神內斂,勁不外露,勁力轉換之間沒有間斷,圓滿無虧。舉手投足之間,全身的關節應似有無數的小皮筋在各個方向牽制著,無論怎麼動,都有與之相對抗的反向力在牽扯著。那麼,這些小皮筋是什麼呢?就是你的意念,所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意念到了,身上才能有。也就是說,練逆勁也是要用意不用力,要用意念去找,而不是僵硬地較勁,較勁不但找不到內勁,會連原來的明勁也丟掉。只有放鬆了去找,在順其自然的過程中逐漸加強意念的訓練。

  其實在明勁和暗勁之間,並沒有截然的界限,也不是說我今天把明勁練成了,明天才可開始練暗勁。實際上,在明勁的功夫不斷增長的同時,本身與之平衡的暗勁也在油然而生。道理很簡單,在向外開的時候,身體本能地要平衡,否則就會失重。你向外開得越圓滿,越順暢,越脆快,你為暗勁打的基礎也就越深越厚。這就是太極“陰極而陽,陽極而陰”的道理。但是這並不等於只要練明勁就可以自然地有了暗勁,而只是有了一定的基礎,或說是“准入許可證”,練了明勁就有了練暗勁的資格,但暗勁還得一點一點地練。


  練到暗勁階段,自己盤架子可以舒展圓活,轉換處自然無間斷,一氣流行,綿綿不絕;與人交手,則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身隨意轉,開合自如。手一伸出去,則上下、左右、前後各方無不圓滿,無有缺陷,以“懶紮衣”中的“擠”為例,前手伸出,既有向前上方的挑挫力,也有向前下方的碾壓力;既有向前的順力,也有向後的縮力;既有肩向外的開力,也有肘腕向內裹的橫力,還不算後手與全身的配合,如此一來,敵欲尋找破綻,談何容易?此時可說達到了開中有合,合中有開的“中和”地步,所謂中和,不就是自然的平衡麼?


  第三步,開合一體,練化勁。所謂“化”,徹頭徹尾徹裏徹外之謂也。渾然一體,宛如天成。開就是合,合也是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山也是水,水也是山,外形的意義已經淡化,用佛家的話說,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用拳經的話說就是“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不見形,若見形影不為能”。關於這一層的體會,筆者也仍在探求與砥礪之中,故不敢多做妄言,以免謬種流傳,貽笑於大方。老子認為“自然”甚至是高於“道”的最高境界,太極拳是順其自然,歸於自然,最後達到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化”的最高境界也許就是自然吧,把後天的濁氣拙力完全褪掉,返璞歸真,達到自然。拳術練到這般地步,開也好,合也好,完全變成了人的本能,當開則開,當合就合,舉手投足,全是規矩,動靜虛實,全為道理,開開合合,純任自然,完全不靠大腦的調控,而是本能的反應。至此,無論養身、祛病、技擊,無不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也。


  上述三層功夫,三種境界,需要逐步去練,循序漸進,既不能急於求成,還沒有體會到開與合的真諦就去尋找逆勁,也不可故步自封,忽視理論上的提高和指導作用。“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但雞永遠飛不了鷹那樣高”。對拳理的悟性就是幫助高飛的翅膀,特別是對於像太極拳這樣絕對以意念為引導的拳種,更要重視理論的修養,想到的不一定做得到,但想不到的就一定做不到,意念到不了,拳就一定到不了。
  
  單式反復
  
  在一套孫式太極拳中,有許多動作是可以擇出來單獨反復練習的,以提高對動作的理解和練習的效果。下面分別講述。


  起勢。前進後退中反復做手的圓弧形運動,有如托住一個人的雙肘在牽引其重心,去體會起鑽落翻、收放吞吐的滋味。主要體會手足的配合,發力時全身的感覺。


  懶紮衣。在前後的來回運動中反復體會棚捋擠按這四個太極拳最基本的動作,特別是兩手反身的圓周運動(棚),要仔細體會如抽絲裂帛的感覺,這是最常用到的。


  開合。原地不動,但兩腳的重心隨著開合轉換,反復開合,體會全身的感覺,特別是腰、背、肩、肘、腕、指的節節貫通感,體會“力發於脊”的作用機制。開合也可以和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結合起來反復練,這樣綜合效果更好,但建議開合還是要單獨多練,因為它太重要了。


  摟膝拗步。這也是拳趟中非常多的動作,單個數量上(把倒攆猴算作四個)和開合相等,足見其很重要,所以不可不細心體味。它的最基本動作就是兩手向裏劃圓,正好與雲手相反。除了按照套路中向側後方邁步做外,還可以向前進步,向後退步做。向前做動作與常規一樣,這個動作與形意拳中熊形很像,向後退步做只需把原來向前邁出的腳向斜後方邁出去,手與腳的配合不變,此式與形意拳中的倒劈拳相仿。前後反復做熟後,還可以橫向移動做,或向任意方向轉向做。


  進步搬攔捶。反復做搬攔,想轉身時前腳一扣即可回身接著走。主要體會剪子股式,該式為孫式太極拳中特有的姿式,來源於形意,要點在於兩腿不可分的太大,大腿要靠住夾緊,後腿的膝蓋要頂在前腿的膝蓋凹處,前腿後蹬,後腿前蹬,兩胯和兩肩鬆開抽住,發力全在腰。


  如封似閉和抱虎推山。進退腳步仍與懶紮衣等相同,主要體會手的前後圓弧形運動。


  三通臂。連續練習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單邊動作連續做,另一種是兩邊對稱做。單邊作法:(1)左通臂掌;(2)轉身成右通臂掌;(3)撤右腳至左腳後,隨左腳,雙手握拳收回;(4)墊出左腳,鑽出雙手;(5)再拉回雙手,上右腳(至此為套路中的標準動作);(6)右腳落實,出左手左腳,仍為左通臂掌式,再重複上面的動作。而雙邊對稱做法是:在做到動作(5)後,出右手右腳成右通臂掌式,然後做與(1)至(5)完全相反(左右對換)的動作。如此,左式變右式,右式變左式反復練習。總要轉動圓活無礙為益。


  雲手。手的動作無改變,而腳下則可以向各個方向運動,向前走,腳向斜前方邁,向後走,腳也要向斜後方邁,與形意拳之鼉形相仿。此式與摟膝拗步的手正好相反,後者是由外向裏劃圓,而此式是由裏向外劃,腳步是一樣的,故兩者可以結合起來練,更有利於體會身體和手的配合。


  披身伏虎。須與反向動作合起來練,做第一個披身伏虎後,以左右踢腳為連接,起右腳後撤步至右後方,身體轉向右,做與前面完全對稱的動作,然後還用兩個起腳做轉折,反復練習,順便把起腳也練了。


  野馬分鬃。用開合、單鞭做連接,就可以不斷做下去。若開合後反向做單鞭,則可以做反向的野馬分鬃,正反一起做更妙。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26 07:28:36 | 顯示全部樓層
玉女穿梭。在四個角的方向上反復走,走多了才能體味“行雲流水,綿綿不絕”的意味。
  金雞獨立。起腳後最好向前平著踢出,然後順勢向下向前邁出踩下,手腳要齊起齊落,輕拍輕落。身形下去時,動作有如打千,後腿有如下跪,而不是向下坐,這樣可以保持後腳的蹬力,使身體始終具有前沖的蓄勢。


  彎弓射虎。兩手收回後不再做下面的雙撞捶,而是換重心再出右腳重複前式。若與反向動作連起來做則更佳,即把雙撞捶的手改成掌,出左腳,做反向動作,如此反復迴圈。


  雙撞捶。可以在做完撞捶動作後,撤右腳隨左腳收手,再出左腳重複動作;也可以換重心做反向動作,即出右腳撞捶,左右反復。此式與形意拳之馬形無論在步法上還是在手法上都基本相同。  
  三重境界
  
  郝為楨先生有關於練習太極拳的三重境界的論述:


  “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境況,心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微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


  初層境界。有過游泳經驗的人都知道,人在水中行走或做動作,阻力極大,有勁也使不上,而且連站也站不穩。初學拳的人就是這個感覺,全身不聽使喚,腳下不穩,四肢散亂僵硬,不協調,不完整。要克服掉散亂僵硬的毛病,就要用明勁去整理,把該有的勁練出來,不該有的拙力自然就會減少乃至去掉。這就像雕塑,在不斷地去掉多餘部分材料後,作品才會顯現、定型。人在水中行走、動作,要使大勁才成。練拳也如此,一開始不要怕使力,該怎麼做就要做到家,推就是推,拉就是拉,抬就是抬,開就是開,一定要做到位,心中時刻想著手腳上是有阻力的,要克服它。實際上的阻力也是客觀存在的,雖不是水,但確實有,那就是你自己沒有抻開的筋和沒有鍛煉的肌肉,它們是妨礙你運動自如的繩索,拳經中有所謂“為拘魔所捆”之說,即此意也。


  二層境界。“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什麼意思?就是說,人已經會游泳了,已是在水中游而不是在水中走了。會游泳的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從不會到會,從水中走到水中游的飛躍。在水中走是走不快的,而游泳就快多了。熟悉了水性,雖然身體仍在水中,但已經知道如何借著水的阻力使自己向前遊了。人要想向前遊,就要盡可能地使自己的手腳向後推水,借助水的反作用力向前遊。問題的關鍵是當手腳劃完水還要回到前面去時,如何儘量減少阻力。好的游泳者在向後劃水和蹬水時都追求最大效果,而返回時都追求最小阻力。這和太極拳非常相似。太極拳習練者要使出渾身解數化解對方的勁力,為自己發力放出創造最佳態勢,這就是減少阻力,然後尋機而發。化,就是減少阻力,猶如游泳的收回手腳;放,就是向後劃水蹬水,創造效果。太極拳撒放秘訣雲:擎開彼勁借彼力,引到身前勁始蓄,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前三者都是減少阻力,蓄勁,後者乃是真正的目的。郝為楨先生用游泳來比喻太極拳,真是曲盡其妙,不是精通拳理同時又精通游泳的人,很難如此貼切。


  三層境界。已非我輩所能理解,只能憑想像。人而如魚游尚可模仿,人而如鳥飛則只是幻想。將人比喻作浮在水面上,很有想像力,實際是比作了氣球。血肉之軀已無,完全進人了一種太極狀態,也就是氣功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可以像氣體一樣自由伸縮流動,達到了老子所說的“專氣至柔”的境地。對此我們只能借助於想像來理解,無法做更多的解釋。


  總之,練好孫式太極拳要從抓住孫式拳的特點人手,而不可用別家的理念來套。孫式拳的特點有許多條,最主要的是一軸到底。把這根軸立好立實立穩,再讓它逐漸加大彈性韌性活性,該受力時承受得住,該發力時發放得出,孫式拳可說是嘗到滋味了。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6:30 , Processed in 0.00693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