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Zoce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

[複製鏈接]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14 17:45:4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二》

打者愛也,打多幾下。即是,不痛,便沒有知覺。

當接受針灸治療時,不針不痛,針後就痛。是否搞錯了?

 

人的神經,有些大條,大些細條。

以王唯工的缺氧理論,即是,細條的先停下來,因為細胞膜的

電位弱。

針灸的感傳,氣感也會是感覺的現象。即是,神經缺氧反應,

而未必是「得氣」與循環功能有關。

生病是有過程的。一開始時,有點癢。也是缺氧的開始。之後

,酸。又之後,痛。惡化了,就麻。更嚴重的,就是木。

所以,醫往不痛治,可能病人以為醫好了。

又由麻木治起,病人痛得要命,即是開始有知覺了。

所以,有些地方越揉就會越痛,因為細胞電壓正常後,神經反

應回來了。

所以,在痛患處貼辣椒膏、松節油等藥物,主要是叫醒神經,

加速血流。

邵保勝  14.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14 17:46:20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三》

身體一個地方,叫「命門」。

命門受傷的結果,會導至心臟萎縮、衰竭。因為,以共振學說

,命門的血循環,與心臟、動脈直接有關。

 

太極拳所謂「練功」,不是指練功夫,一個打十個。

而是,練養命。例如,鬆胯、鬆命門。

骨架撐起,提供鬆的條件。

有依拳經「立身」、「中正」,理解為,將命門撐出來練。

若骨頭凸了出來,而且摸到的話,對心臟傷害很大。

邵保勝  14.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15 10: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oce 於 2011-6-15 10:25 編輯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四》

打太極拳,為甚麼要「立身中正」?
王唯工說,大動脈後面,就是脊椎骨。脊椎骨彎曲,壓到大
動脈,共振不順,血流也受影響。人便會病。
背部的所有俞穴,與相關的內臟血循環有關。若神經節沒有
血,即電腦無電一樣。

以上,當然是指背部肌肉,因為拉力不平均,做成疲勞,或
萎縮。所以脊椎骨才會歪。進而引起內臟病變。

故此太極拳的姿勢,不要保持著,腰脊以一個彎曲的角度來
練。至於崩硬板直,也令肌肉無必要的疲勞,日久缺乏彈性
,效果與彎曲類同。
邵保勝  15.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16 17:31: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五》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的內容,不是一般人可以講的。

無論是註冊醫生、不是醫生,也不能這樣說故事。我是付責

任的人,只好以「信不信由你」來創作。

 

幾千年前練功,由春秋王子喬傳下《胎息訣》。之後戰國《

行氣玉佩》。究竟練甚麼功,甚麼「丹」,甚麼「胎」?「

胎」如何有「息」?

 

王唯工以共振解釋十二經絡。又以生物進化演說。

即是,胚胎生長,由心開始,一個個內臟發展出來。母親的

血液是營養,但不傳送心脈。

胎兒有自已的心跳,不會與母親一樣。如母親心跳七十下,

胎息一百七十下。換言之,母親的共振頻率,與胎兒不一樣。

 

十月懷胎,胎成時,十二經絡長齊。究竟,胎兒的經絡有無

運作呢?

肺部、胃部未有氣、食物,其他內臟也未運作。即是,電腦

只安裝了 Operating System,而沒有Office 軟件,又未設定資

料,未上網。

 

太極拳也一樣,所謂先天自然之能,指一個自動獨立預應系

統,與主觀思維分開。而所謂「丹成」,指內臟保衛,能與

外自主灌通。

王子喬《胎息訣》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禪」。

邵保勝  16. 6. 2011

 

附錄:

《邵保勝胎息訣》

寫意禪,在乎太極陰陽動靜矛盾。

初先入靜,分內外氣。站坐臥皆可。

進而凝神守中,莫忘莫助,不偏不倚,收視反聽。

胎成,有感皆應,出於自然。行住坐臥,隨意發揮。

邵保勝 15. 10. 2009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17 11:03:56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六》

如何自我調整,內臟的共振呢?

王唯工說,發聲,可以輔助練氣功。因為身體不同部位的肌

肉、穴道,收緊或放鬆,即是「氣」的收聚。同理,咒語、

打坐,都是放鬆之下,調整氣血至最佳狀態。

即是,控制聲帶的肌肉,控制呼吸的肌肉,運氣控制穴道,

心法相同。

換言之,懂聲樂、會唱歌的人,舉一反三,而然明白共振、

運氣與發力作用關系。

太極拳經所謂「氣沉丹田」,就是放鬆之下,共振作用而聚

氣,或肌肉(穴道)收縮。

用力呼吸,拳術叫「努氣」,是一種病態。對身體有害,也

叫病。

邵保勝  17.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17 17:53:14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七》

如來神掌,六指琴魔,是武俠小說的武功,隔空的震蕩力,

可傷人。

《內經》如何與行走江湖有關?

王唯工說,李時珍《奇經八脈考》之奇經八脈,是「氣之江

湖」。江湖性質,指氣全身走,那裡需要的話,就去幫忙。

奇經八脈的氣,指三焦經的氣,屬表皮腠理。即練外功,金

鐘罩、鐵布衫之類。但內臟不好,能量還是很少。

故此,外功,練不到內臟,不能用來治病。

內功心法,就是氣往內走。

 

換句話說,練技擊搏鬥的功夫,內臟其實會很傷。

小說的主角,大都練了內功後,起死回生,轉弱為強,功力

大進。

意思,是內外相修,才會成就上乘武功。

邵保勝  17.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0 08:37:04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八》

以下為一真實個案。我認為與練功有關。

 

男,三十,藍領工作。十年前開始練功。每晚午夜後,在公

園練三小時。越練越想練,功力大進。年前發現大腸癌,現

療養中。

 

根據王唯工的說法,是缺氧。缺氧,第一個停止供血的內臟

,是大腸。保持大腸生命力,是癌細胞。當人的狀態下降時

,潛在的癌細胞,便相對活躍起來。

 

我說,晚上公園,樹木放出大量碳氣。疲態下的氣功態,是

休息訊號。堅持練習,大腦釋放腦啡呔,麻醉止痛。所以,

越練越不覺倦。

 

我認為練養生,不會以目標、指標來說功夫。例如,時間、

距離、次數、負重、難度。而是,以當下的身體狀態,來決

定。

邵保勝  20.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0 15: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三十九》

武俠小說,通常以輩份來決定戰鬥力。老人是否越老好打?

 

使用兵器來決鬥,技術尚可拉近,一些體能上的差距。

根據明代拳譜,戰場上佈陣,老弱會組成一支。當誘敵進入

陷阱時,這支人馬,以待得勢後,從旁出擊。

 

男性睪固酮三十歲以後,每年以百分一下降。即年紀越大,

下降越快。睪固酮與腎上線素、肌肉、大腦、血糖有關。

這些內容,與實戰體能,反應能力有關。

 

老人生長激素,分解內臟脂肪慢。練功功時越長,壓力越大。

即是降低胰島素功能,可誘發糖尿病。

男人怎樣知道進入更年期?

簡單而言,末有鬧鐘,而知道時間起身,同時清晨陰莖沒有

勃起。

邵保勝  20.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2 17:20:06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一》
練功時,用胸式呼吸,還是腹式呼吸?
運氣、搬運法,是否真有其事?

醫學上,胸肺式呼吸,右心室負載較少。因為肺呼吸幫忙,把血
擠出來。
腹式呼吸,靜脈回流較好。左心室負載較少。因為腹式呼吸幫忙
,把血擠回去。
練功時,動作上的升降開合,自然強健心肺功能。

另運氣,意力搬運,屬於「外功」。純外功,與養生、治病的身
體自然調整系統,或「可逆轉性系統」無關。
邵保勝  22.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2 18:13:59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二》

邵保勝是否反對,太極拳要「立身中正」?

我對練功夫的要求,不在形式上。明白原理,才不會盲練。及至

僵硬化時,反認為有了成績。

體態練功,一個中正架子,給內臟空間放鬆、神經、經絡、血管

,不易被壓著。

活動的架子,與肢架結構平衡有關,即物理、動力學範圍。人是

會自動調整平衡,防止跌倒。強行板直腰脊,即是加大負荷,令

動作不自然。

 

我練養生功,不會想打人。意力,不在手上。

拳經指引,中正、迫臀、貼背、虛靈、挺拔,指經常注意這些部

位。即是「意力」,在核心肌群的腰脊、頭胸。

人到老年,腰脊變曲。因為核心肌群衰弱,出現駝背、肩頸僵硬



我曾說,我從來不站樁,但二十四小時都練。

這是指練功的要訣,在日常生活中鍜煉。據云,可以提高基礎代

謝率20%。即是,可多至緩步跑一小時的消耗熱量。

換言之,僵硬的立身中正,便是沒有「意力」,腰骨無彈性。

邵保勝  22. 6. 201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4-28 16:05 , Processed in 0.14249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