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7-29 20:42 編輯
標題:關於意念問題的對話 來源:網路
甲:曾經和一個朋友說話的時候,突然說到了人的一念之差,會讓人走向不同的目標。我不知道這裡的一念之差的念,是不是人們常說的那種意念。後來我看了一下資料,有人說意念是指在較長時期內真實支配自己的一種思想.又可表現為一種至愛或嚮往。我比較認同這種認識。按照這種理解,人的行為是受意念影響和支配的,人的行為就是意念的具體表現。人也許自身沒有察覺,但意念的影響的確是存在的,而且始終與人的生命相伴,這讓我們不得不對意念這種很玄乎的東西有所留心了。
乙:意念,這個詞聽起來的確有些玄,似乎知道,又似乎說不明白。意念具備穿透力,是沒有經過思考的一種自身潛意識裡的反應吧。像是人失去意識時的那種自身的求生意念,應該就是其中的一種吧。應該跟平時的性格、思維、處事方式有相當的關係。具體是不是一種至愛或是嚮往,就不得而知了。
甲:《簡易經》裡所述:“德化情,情生意,意恒動。”,“意恒動,識中擇念,動機出矣。”。意思是說人的德性能演化出情,情能生出意,意不停地運作即意識,意識又根據選擇轉化為意念,意念會轉化為動機,能支配人體去付諸於行動。這種行為,就是意念在那裡起著作用。所以在明朝王守仁的《大學問》裡,就有“蓋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後有不正。”估計他的意思也是因為有了意念的促使,才使人的行為有了不端。而種種行為的不端,著實在破壞著社會,也貽害著自己。
乙:食色本性也。符合道德規範的就是正,不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即為不正。正與不正,其實跟人本身的欲念無關。人,不同於其他的動物,大概就是多了群體的道德規範吧,人,本是群居動物,生長在什麼環境中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規範,但是意念並不完全遵從這個規範。這樣就有了意識,應該是我們平常說的那種“下意識”吧,是人對突發事件的一種最直接的反應吧。當然意識還是受平時各種行為的影響很大的,像是落水時自然的撲騰、上浮吧。
甲:好象有一個實驗,也說明著意念對事物的影響。實驗的內容說,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他們新近發表了實驗結果,在《來自水的訊息》一書裡,說實驗證明帶有“善良、感謝、神聖”等的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而且無論是文字、聲音、意念等,都帶有訊息的能量。這可能是說明意念的用心的一個科學實驗了。我們不知道這個實驗是怎樣完成的,但所描述的實驗結果至少是讓我們欣慰的。我們的生活也好,我們的社會也好,需要這中美好的意念。
乙:美?何為美?還是跟人的欣賞觀念有關係的吧。符合我們正常審美觀的就是美。善良、感謝、神聖都是我們人類社會宣導的一種美的行為;所謂美的圖形,應該也跟大眾認同的審美觀是異曲同工的吧。意念具有能量,這個觀念是很久以來就聽到的。但是有些像網路上說的,“UFO聽過,沒見過”。我自己的確是沒有感覺到意念是否具有能量。當然了,人,有自身生存的規律,人的意念也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各有不同。
甲:在好些人的說法裡,還有一種理解是人的意念與養心有關係,這種說法的意思是人要集中意念,就是要靜下心來,排除一切雜念,一心一意想著某個念頭,集中全部注意力於一處,這樣對人的身體好。據說這樣的好處可以讓人的心氣平和寬舒,新陳代謝旺盛恒定,臟器功能發揮協調。而結果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調節,身體健康。這可能就是意念和養心的相互關係吧?當然這裡重要和關鍵的是,人要保持美好、陽光、自然的意念,只有這樣的意念才可能讓身體始終安康,這是我們關注的核心吧!
乙: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儒學為主導的國家,儒家的思想本就是講中庸的,講究一種平衡。一心一意的想著一個念頭,應該是對生理、心理的一種強化鍛煉吧。適度的、經常的這樣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應該對人的狀態有很大的説明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專心致志於任何一件事,都會達到比較好的預期目的,何況是一種陽光、美好、自然的意念呢?順其自然,順著萬物的道,就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該是我們短暫一生需要遵從的吧。
甲:如果你想擁有健康,即使你是一個普通人,你可以通過美好、陽關、自然的行為不斷強化美好、陽關、自然的意念,也就是說至少這樣做至少可以使你身體內70%的水分子的排列越來越好,你的身體自然而然就會保持健康。意念就是人們做事或想問題時的意願和念頭,它受思維的控制。思維決定意念,良性意念源于良好的思維,不良意念源于不良的思維。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實告訴了人們,如果你保有了這種美好、陽關、自然的意念,並付諸與行為,你所得到的遠不只這些,你不僅可以改變你自己的身心,也可以影響周圍的人和改善你所處的環境,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先賢們都不約而同地告訴人們一個獲得幸福美滿人生的秘訣,那就是要心存美好、陽關、自然的意念。
乙:人類千百年來的發展史,就是一個不斷追求真善美的歷史。摒棄假惡醜,不斷的與之做鬥爭,是歷代先賢、宗教的一個始終不變的主題吧。幸福美滿的人生,應該就是一個在陽光下心懷善念的坦蕩狀態吧。
甲:一切都在一念之間。聖人曾有話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作為儒學所宣導的“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意誠成為了心正與修身的根本,足見人的意念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其實,樸素地看人的行為結果,一切都就在人的一念之間,故就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而人們之所以走向天堂或地獄,也就在那岔道口的一念的選擇之中了。當然我期望我的朋都擁有那美好、陽光、自然的意念,那是唯一正確的訣擇!
乙:時時心懷善念的人,即便是在一閃念的下意識中也該是善的吧。希望我們都能向著這樣一個美好,陽光的方向行進,永不放棄。善,本是人自身的、與生俱來的,發揚、保持這種美好的狀態,不要被世俗的物欲橫流污染,應該就能有一個美好、陽光、自然的意念,這也是每個人永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