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158|回復: 1

“起拔”和“起霸”的孰是孰非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5 08: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在觀讀《王薌齋專集選•王薌齋談拳學要義(答記者問)》條目中,有如下論述:

問:前雲戲劇中尚有不少有本之處,教一般拳學高一頭地,但不知君有何本出此言?愚以為此點批評未免失當!


答:戲劇原為補助教育之不足,武功都本拳道而來。拳中原有“起拔”鍛煉,為試力功夫之一。夫“起拔”者為求頭頂兩足重心之樞紐力,使身體均整放大,與宇宙合為一體,故名“起拔”之鍛煉;戲劇誤名“起霸”,然觀其姿態與理論之取意,雖不中亦不遠,所以知其有“本”,至求美觀博人愛悅之種種姿勢,皆偽造也。今之拳家所有姿勢未見一勢得其均衡者,且多老馬少駒,反效偽幼,尚有不可能者矣!更何能窺見武道深邃哉?


我從王薌齋這段論拳道的一個具體問題“起拔”和“起霸”的理解、解釋中,可以知道其學識及其知見的見解能力了。首先,王薌齋在何謂拳道之“本”的認識和把握上是準確的。我所要討論的是“起拔”和“起霸”的異同之內容的。


“起霸”,本是京劇中演員出場時,一個“亮相”的動作名之曰“起霸”,而京劇界“起霸”之名稱起的是恰如其分。即表明了演員出場亮相時演員自身內的“起拔”之勢,而又表明了演員之角色的英俊氣概——霸氣(春天生機勃勃之氣象,謂之:霸氣)之形象。可以讓觀眾清楚的感覺到“一個熱情豪邁的精神振奮的英氣人物出場了”,本無可置疑而論說。


可王薌齋在論拳道的身法要有“起拔”之勢(就是肌膚骨節、處處開張的意思)時,非要說京劇中“起霸”之名與實不符,是名“雖不中亦不遠”,好像是叫錯了的意思?


我讀到此處,針對其說法,按照傳統文化“象形、形聲、會意、假借、轉注、指事” 之“六書”的觀點,驗證其所說,是否正確?結果是:其論拳道的內氣可以大壯,外形不可以大壯,這是完全正確的認識;而其說到“起霸”和“起拔”的孰是孰非的內容時,在戲劇中“起霸”的名稱是,而將“起霸”說成是“起拔”之名稱者非。

有關“拳道的內氣可以大壯,外形不可以大壯”的“起拔”之內容,前賢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脅聚象於震,震者動也,雷也。一陽動于二陰之下,雷出而奮乎上,脅似之。脅以上,天之象也;脅以下,地之義也。天地陰陽相交,則雷雨作,而萬物生;人身上下相合,則氣血通,而真勁出,理一而已。脅氣上交于頭故雷遇天而為大壯;真氣上升於頭頂,健以初則力自大壯也。脅氣下交於足,故雷遇地而為豫。真氣下降於足膝,順以動,故神氣豫悅也。一呼一吸,一升一降,外見之口鼻,而內需之心胸,其要總在脅也。


《內功四經•納卦經•震卦》


同時,這段描寫的內容,也是對京劇中“起霸”之姿勢的論述。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在論述各種不同領域的修為藝境中,根據不同領域的修為方面,都有不同的等級層次之分別,而命名不同。如:練內功修身,有“賢、聖、至、真”的層次分別;修道者有“鬼、地、人、神、天”的五仙之說法;中醫師有“神、聖、工、巧”四等次之分別;治國有“帝、王、霸、君”四種水準;傳統拳術攻防功夫有“小成形拳招熟,中成氣、意拳懂勁,大成神拳神明,神化之功無上境界”的四個層次之分別。


京劇中“起霸”之“霸”字,乃取意於“帝王霸君”之“霸”字的立意而說的。古之“霸”字的文意與今之所用“霸”字的文意略微有所不同。


古人認為,治國之道:“帝體太一,王法陰陽,霸則四時,君執六律。”就是說“霸”者治理國家,是以四時的“生長化收藏”的法則治理自己的國家。四時者,春夏秋冬。春氣生髮上長之勢,萬物皆蓬勃向上;夏氣弘揚萬物繁茂;秋氣肅降萬物結實;冬氣收斂萬物歸藏。治國而遵依四時法則者,是為“霸”,“霸”者首先是代表春生上長之勢。京劇中出場亮相的動作之“起霸”,正是以此立意而命名的。


按照天人合一之理論、方法,由足起內氣上升至頭,自身內有骨節的節節開張“起拔”之勢,故而外面見有英姿“霸”氣之景象。京劇中將“起拔”之勢的亮相動作,命名為“起霸”,乃內含身法“起拔”之勢,外顯人物的英俊之形象,合而名之,乃含蓄之意,本來就符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大一統的含蓄之實蘊。如果將此動作以“起拔”命名而名之,則為“俗氣”。薌翁欲以俗氣之名“起拔”欲改含蓄之實蘊的“起霸”之名稱,並發表了自己的見識。


看一看京劇中的“起霸”的解釋:

 
京劇“起霸”解


京劇中表現武將出征,上陣前緊衣束甲,整裝待發,躍躍欲試的舞蹈動作組合,因其源於明代傳奇《千金記•起霸》一折,劇中項梁升帳前,霸王項羽紮靠登臺,即有一套表現霸王在大敵當前,即將臨陣的表演動作。京劇把這套表演動作繼承下來,作為武將臨戰前的一種固定的表演程式,也就沿用了“起霸”的名稱。

  
京劇的“起霸”作為程式的運用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歷來有全霸、半霸、男霸、女霸、正霸、反霸、雙霸、四人霸、六人霸、八人霸、蝴蝶霸之分。如《挑華車》的高寵起霸,出場的腳步要高抬到頭頂,以表現人物的步伐矯健、氣概不凡和勢在必勝的信心;如《鐵籠山》薑維的起霸,旨在表現人物的威嚴穩重和運籌幃幄的主帥氣質;而《借東風》趙雲在赴江東迎接諸葛亮之前的起霸只用半霸,因趙雲雖身負重任,此行非同尋常,但趙雲在劇中並不是第一號角色,所以不能佔用過多的時間和筆墨。不過,趙雲這種半霸的藝術要求因為要與諸葛亮的藝術水準和風格相一致,使全劇旗鼓相當而又不能添枝加葉,喧賓奪主,或有賣弄之嫌,其難度並不亞于《挑華車》的高寵。電影藝術片《借東風》由小振亭扮演的趙雲與馬連良扮演的諸葛亮堪稱最佳陣容。


如果以王薌齋先生所說的“起拔”立論,則“京劇的“起霸”作為程式的運用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歷來有全霸、半霸、男霸、女霸、正霸、反霸、雙霸、四人霸、六人霸、八人霸、蝴蝶霸之分。”的種種內容,就會成為“京劇的“起拔”作為程式的運用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歷來有全拔、半拔、男拔、女拔、正拔、反拔、雙拔、四人拔、六人拔、八人拔、蝴蝶拔之分。”這還成何體統?


研究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乃“古為今用”之學業也!執行“古為今用”的法則,就是應該從傳統文化中得到其精髓、精華,而為時人所用。但是,不能以今人之知見,而曲解古人之立意。由於古今時序之差異,有關“字詞話語”的本來含義,必須要精察清處,才能真正做到“古為今用”。否則,引經據典,定然會鬧笑話的。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源遠流長,更應該深求前賢論述之精髓,以補今人之不足。如能善解前賢所論之精旨妙諦,則習拳練藝大成有望矣!

............馬國興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5 08: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Hm........總之,笑談武術。生活而已。

《起霸》
《王薌齋談拳學要義(答記者問)》一篇文章中
,談到戲劇的「起霸」,與拳道的「起拔」。
根據前文後理,我理解如下:
一、拳道有本,戲劇亦不許門外漢任之。
二、拳有偽做,戲劇亦然。
三、拳與戲劇的本,就是道,即混元錯綜之理。
四、起霸的姿態動作,如雲手、按掌、托掌、運
靠、抖旗、跨腿、踢腿、控腿、翻身、涮腰等。
五、起霸的形式,如單霸、雙霸、正霸、反霸、
整霸、半霸,以及鴛鴦霸等。
六、道,就是指「本」的功夫。而不是姿態、形
式。
七、拳道之本,與戲劇之本,就是「伸縮」功能
。「起拔」,就是其中意思。
八、至於「起霸」,效果很近。但不能沒有「本
」,而演「霸」。一般誤會了演「霸」,而忘了
「本」。
九、同理,拳亦不可偽造玄奇,以求貌異。
邵保勝 21. 3. 2009

選錄:
一、《王薌齋談拳學要義(答記者問)》
問:世人對先生之論多很接受,而亦有一般仍加
厚非。
答:知我者明理之士也,罪我者應於夜深人靜獨
坐觀心,總之笑駡由他,餘亦不辨,倘拳學真髓
復見光明,個人之毀譽何敢惜哉?

問:君之學問道德,世所公認,惟研道之士,理
應含蓄。
答:所言是矣,殊堪羞愧,惟含蓄二字已爲國人
之社會性,夫含蓄者誠學術道德修養之基礎,換
言之曰:即內實而外虛,或外堅而內靈,正如老
氏常無觀其妙,常有觀其竅一理也。然不知又爲
一般人所利用,已成爲混事誤人者之護身符,社
會之僞亦爲此輩所造成。自外涉交遊幾近四十年
,每感社會中僅有戲法之一術不許絲毫將就,戲
劇亦不許門外漢任之,但其間之伸縮應有別論。
餘者不識。至所謂對人含蓄,以爲應視對方而施
,似不應無理之客氣,如先賢之敬事而信,節用
愛人深所樂從,若善交久敬之篇不願聞也。學問
道德則不敢當,研究道德願附其驥尾矣。所謂道
者乃混元錯綜不二之真理也,亦即合理與否,合
理即爲道,不合理非道也。非玄奇之事,亦非世
之俗酸文人動輒引經據典故事神奇之爲道也。尤
非性情怪癖,假作瘋狂僞爲佛老之學以求貌異者
,所能夢見大道之門牆也。如對社會認識不足,
只好不談其他。

問:前云戲劇中尚有不少有本之處,教一般拳學
高一頭地,但不知君有何本出此言?愚以為此點
批評未免失當!
答:戲劇原為補助教育之不足,武功都本拳道而
來。拳中原有“起拔”鍛煉,為試力功夫之一。
夫“起拔”者為求頭頂兩足重心之樞紐力,使身
體均整放大,與宇宙合為一體,故名“起拔”之
鍛煉;戲劇誤名“起霸”,然觀其姿態與理論之
取意,雖不中亦不遠,所以知其有“本”,至求
美觀博人愛悅之種種姿勢,皆偽造也。今之拳家
所有姿勢未見一勢得其均衡者,且多老馬少駒,
反效偽幼,尚有不可能者矣!更何能窺見武道深
邃哉?

二、百度百科
起霸來源於明代劇作家沈彩所作的《千金記》,
該劇以韓信爲主線人物表現了楚漢戰爭的故事。
起霸是其中的一出戲,表現的是氣吞山河、不可
一世的楚霸王項羽出征垓下之前,整盔束甲,檢
查自己上陣前的準備情況,試驗自己穿上鎧甲後
的活動能力如何的生活場景。
起霸中具有表意成分的動作是“提甲”,在以鐵
器爲主要武器原料的時代,這種以鐵爲主要原料
的鎖甲是專用於騎馬打仗的,而起霸則是徒步行
走,其重量可想而知,所以徒步行走必須提著甲
。“擡腿”是檢查自己腳部的活動能力,“跨馬
”則是演練上馬是否便當,“理袖”是對上肢甲
葉的檢查,“整冠”、“緊甲”則是較容易理解
的生活動作。裝飾性的舞蹈動作有雲手、按掌、
托掌、運靠、抖旗等,技巧性的動作有跨腿、踢
腿、控腿、翻身、涮腰等。
在起霸的發展過程中,由於不同的運用,因此産
生了一些不同的類型。如單霸、雙霸、正霸、反
霸、整霸、半霸,以及鴛鴦霸等名稱上的區別。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5-3 05:02 , Processed in 0.10343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