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9 16:43 編輯
在楊澄甫先師看來,其弟子中,陳微明和鄭曼青是兩位理論造詣最有成就者。
陳微明(1881~1958),晚清舉人,民初的清史館編修。曾秉承楊澄甫先師旨意,按照先師口述,採用先師中年拳照,整理出版《太極拳術》一書,實乃楊澄甫傳授之第一本著作。
鄭曼青(1901~1975),詩書畫拳醫“五絕大師”,曾任上海暨南大學教授兼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受楊澄甫先師委託,採用楊師晚年拳照,為先師整理出版《太極拳體用全書》,成為先師留給後人的定型之作。
然而,楊師著作所傳,“正恐傳非其人,故僅述體用之梗概”(注一)。而鄭師因治癒楊夫人侯氏垂危之疾,“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注二)。鄭師為了我民族自強振興,在楊師仙逝之後,“罄舉所秘,筆諸於書”。1947年著《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後又編著《太極拳自修新法》,其中有楊師所傳,亦有鄭師體悟。陳微明先生稱其為“學太極拳者之寶筏”,于右任先生贊日“至善至美之教材”。蔣介石也給鄭曼青的著作題寫了“強健身心”的題詞。筆者拜讀鄭師大作,深感其造詣之高,試談以下幾點,供大家研究。
一、明確概括了太極 拳的理論基礎 鄭師明確指出:“惟太極拳之表現,誠有以配合乎內經與易,及黃老與孔氏之哲理。“並且在節錄了《黃帝內經-素問》、《道德經》、《易經》、《易傳》中與太極拳有關的文字。陳微明在《太極拳術》中,只輯錄老子有關論述,鄭師又增加了內容,為我們追溯太極拳的理論根源提供了深入之津梁。
二、 探究了太極拳的科學依據 鄭師把太極拳稱為“由哲學而科學之太極拳”,很有見地。他說:“太極拳之合乎哲學與科學者,無他。其立論純乎哲學,其立場合乎科學”是皆可證諸體用之實,何待雄辯。“他不但用老學、易學、孔學解釋了太極拳原理的諸多問題,而且從醫學、生物學、物理學的角度進行了探討。《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勁與物理第七篇幅最長,占十三篇的五分之一。繪圖19幅,用表面張力與內聚力、向心力與離心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球體與園錐體之關係,解釋太極拳之攻守化發剛柔等原理。為我們探究太極拳的科學內涵做出示範“.
三、細化了太極拳修煉的程式 鄭師把太極拳修煉按天地人分為三階九級:一階為人階,首先要舒筋活血。一級舒筋自肩至手指,二級自胯至湧泉,三級自尾閭至泥丸。二階為地階,進入開關達節。一級氣沉丹田,二級氣達湧泉,三級氣達泥丸。三階為天階,實現知覺作用。一級為聽勁,二級為懂勁,三級為階及神明。此等程式,循序漸進,不可躐等,則“登峰造極無難矣”。
四、傳授“要訣十二則”,作為太極拳“十要”之補充 陳微明曾錄楊澄甫先師口述《太極拳術十要》,乃當今楊派練拳經典。鄭師在《十三篇》之末傳授“要訣十二則”,實乃“十要”之深入與補充。鄭師雲:“此皆澄師所不輕易傳人者。每一語出,轍叮嚀日:‘餘如不言,汝雖學三世,不易得也。”’其中,“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能松透,即是沉。沉即不浮,浮是病”,“磨轉心不轉”,“拉鋸式之攬雀尾”,“我不是肉架子”,“勁由於筋,力由於骨”,“牽者,牽其鼻准,若牽其角其腿不行也”,皆屬畫龍點睛之語。
五、“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一語道破真諦 鄭師在《十三篇》之“視本末”中,講述了楊澄甫先師非常重要的一句話:“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此語道破了太極拳身法之真諦,是開啟太極拳之門的金鑰匙,也是衡量太極拳演練水準的準繩。此語乍看似乎與實際相矛盾,實則“是謂手足不能自動”。它生動形象地道出了腰為主宰、內外相合、上下相隨等要領,耐人尋味。浙江學者魏坤梁先生在《太極》雜誌著文,對“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做了專題討論,分析其內涵十一條(注三)。
六、發明“陸地游泳”之說,揭示意與氣的關係 鄭師說:“魚離乎水則死,人離乎空氣則不生”,“苟能知積氣之方如積水,則其力可達乎無窮”,遂發明“陸地游泳”說。以丹田喻氣海,“每一運動,即覺氣之鼓蕩如游泳”,日積月累,“則可以溢乎經絡,達乎骨髓,充乎膜膈,形乎皮毛,是為摶氣致柔矣”。“極其至也,則知空氣重于水,且重於鐵也”。拳論雲:“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陸地游泳之說,揭示了意與氣的關係,是將意念歸之於克服動作阻力,則“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可避免氣滯之弊。古有歌訣雲:“如站水中至項深,身體正中氣下沉。四肢動作有阻力,姿勢變換要慢勻。”“陸地游泳”說,與此歌訣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七、“接勁”二宇,披露了太極散打之奧秘 太極拳的技擊運用,首先是推手,雙方互相搭手,粘黏連隨,練習攻防。然而作為防守自衛的最終目標,則是散手。即散打。雙方無需搭手,不論門派,隨意進攻。這也是任何武術門派均應追求的運用目標。當年的“楊無敵”,乃以太極散打威震武壇。
但是,何以表現為“太極”散打?太極散打的關鍵要領是什麼?這可以說是太極拳要領的秘中之秘,在已有的太極拳著作中,也少有論述。而鄭曼青先生的《十三篇》中《散手》一節,卻披露了其中的奧秘——接勁。他說:“余從澄師遊七年,為之所苦而難到者,只有一勁,曰接勁。”“太極拳之所以過人者,無他,惟有一接勁而已。”早年陳炎林著《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據說是技擊功夫甚好的田兆麟所傳。其《論勁》一節,敘述有25種勁別,惟獨沒有“接勁”,可見其惜秘之程度。
所謂“接勁”,是對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來時,我方承接運用之法。鄭師以“撞勁”與“接勁”之別,講述了太極拳勁力的特點。外家拳術,多以剛猛直快為能,兩力硬碰硬,是為撞勁,當以大力者易勝,或者造成兩敗俱傷。太極拳之接勁,好比一個重球擊來,我“能吸住,而複擲出,乃為接勁”。其緩速輕重、黏提聽放、吞吐之意,俱在霎那之間9分寸之際。所以,掌握了太極拳的接勁,也就掌握了太極散打。據傳,楊祿禪當年接見來客,對方突然躍至身前猛力拳擊,楊祿禪一個接勁,對方迅即落至丈外,拳擊姿態如故,且無損傷。當然,要學會接勁,非經長期實踐,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不可。而鄭師點破太極散打之要害,並簡述其內涵,就給散打練習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