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念
所謂"盧氏結構"即"人體機能與技能高度統一的,人體運動器官連同內臟器官在運動條件下的,恒定性的新的運動模式",這一模式是盧忠仁先生在觀察了大量生動現象,抓住了許多豐富和真實的感性材料和在繼承傳統遺産的基礎上,經過艱苦探索而找到的.
人體機能與技能的高度統一是實現人體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耗和高度自如的控制身體的必要條件,在武學中的意義不言自明.
這個模式是對人體的五大要素{肌肉,骨骼,內臟,呼吸,意識}在原自組織上加以再組織而建成的人體屈伸,陰陽,動靜,剛柔和虛實五大範疇的完美統一,盧氏結構應用與武學中的表現則爲人體技能與搏擊技能的高度統一.任何符合此統一的動作,均應同時具有健身,醫療,養生,擊打四大功能,和動作的全過程{由開始----行進----終了}均能克制阻力並反作用于對手,使之整體失衡,實現武術中動作的特性-----隨時隨地克服阻力,達到'一羽不能加'''的境界.
從具體修爲而言,盧氏結構首先解決的是肌肉問題.古籍[[黃帝內經]]中早已提出:''上古有真人者,提縶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由此可見,中華武術的訓練也是圍繞解決''肌肉若一''這一課題進行的搏擊技能訓練.
在訓練之前,還要搞清意識與動作的關係,我們不僅把意識活動爲動作的支配成分,而且還要在動作的全過程加上一個''聽取''活動,成爲''支配---聽取---支配''的過程.
就動作而言,屈與伸是人的一切動作的最基本的方法及形式,由於生産勞動解放了人的雙手,同時也破壞了屈與伸的對立統一,肌肉的運動成了單獨的屈與伸,把屈與伸對立起來了,盧氏結構的內容之一及解決此肌肉屈伸矛盾.
解決了屈伸二肌的對立矛盾,此二肌即可相互牽引對方,因而關節也獲得了拉伸的運動,我們再把屈伸二肌的對立統一運動擴展到旋轉,展收等各方面,人的整個屈肌系統和伸肌系統便開始了系統的放鬆運動.使人體的肌肉分成了陰陽兩大方面,即拳學中的''分陰陽''.由於肌肉的屈伸統一使人的整體達到了''陰陽''的對立統一,也即[[黃帝內經]]所說的''肌肉若一''境界,在形意拳稱爲''易筋''
''肌肉若一''以後,對骨骼運動有什麽影響呢?經過上述修爲,訓練,人體各個不同職能的肌肉都增加了主動性,改變了人體骨骼的單極啓動機制,達到了動靜的統一,同時,由於最大限度地緩解了緊張肌肉的用力程度,産生了所謂的''斂氣入骨''現象,使人體運動又達到了''剛柔''的統一.由此''脫骨力''也就産生了,在形意拳稱爲''易骨'',也是傳統武術中''抽身換影''的初級階段.
人體的肌肉和骨骼達到了盧氏結構狀態,人體的呼吸運動也就取得了一個以腹部爲中心的,即是同時性的,又是相繼性的張縮一致的呼吸運動形式,這一新型的呼吸形式,不但使人整個肌肉系統取得了全新有利的運動動作內部結構組織上合理的運動形式,並且促使內臟器官在運動活動時,獲得了一個保持生物機能''內穩態''的有利形式-----這個新型呼吸形式弱化時在中華氣功上稱爲''小周天''和''大周天''.
人體內力(肌肉,韌帶張力)平衡達到一定程度,若要進一步提高體能,就必須借助外力來解決,這個外力就是地心引力,解決了此問題,就使''洗髓''成爲可能,至此就易明白中華武術上一切使人不可思議的現象.
綜上所述,盧氏結構理論具有普遍性,統一性,實用性,該成果可直接用於體育科學,戲劇舞蹈,氣功科學,醫療保健,軍事技術,書法,生物力學,仿生學,生産勞動各個領域.
.........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