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83|回復: 6

三分鐘學理 ------- 韓競辰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47: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些年“速成”二字代表著一種時尚,一種進步標誌。生於此時,雖生性愚蠢,但也不甘落後。如何才能最快呢?最快的莫過於傳統中一句“真言”,一句“真言”使人大徹頓悟的故事很多,如是確定了目標,采用統計歸納之方法,得出一個簡明易懂,易學易會,屢試屢驗 的“三分鐘學理”。雖幾費心力,但也不敢私藏,公之於世,至少讓人知道,還有更快的學習方法。

何謂三分鐘學理

一曰:強化意念。其理論根據是“意識決定言行”。其生理工作過程,由大腦意識活動,發出指令,通過神經傳遞,引起機體反應。俗話說:狗急了上房,啞巴急了說話。這樣的故事有很多,人在危機時刻,往往有超凡之舉,平時跳不過去的溝坎,過去了。上不去的高牆,上過去了。重要地是這個現象,可以實證!我們做一任意行爲,採用這個學理,立見效果。
例如:我們擡起雙手,牽拉遠處的大樹,機體就會得到一個相應的反應,如此遞增牽拉大樓,大山,都可得到相應的遞增實感反應。進一步發展,無需大樹,大樓,大山等實物,只需大腦中假想(複製)這個過程,機體同樣會得到一個相應實感反應,如此“假借宇宙無窮力”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明瞭這個學理,剩下的事就容易多了,在具體訓練中,我們只需要將大腦中最實感的意念,強加在任一行爲中,你的假想質感越強,你的機體實感反應就越強,功夫也就越大。依此法操作,屢試不爽!

二曰:強化鬆緊。其原理爲力的産生,是由機體肌肉組織的鬆弛與收縮(緊張)的過程而産生,力的大小,無非是肌肉的緊張度與肌肉的橫截面積大小而決定的。瞭解了這個基本原理,下一步探討力在運動中是如何發揮的,緊是不能運動的,高度緊張時機體呈僵硬的靜止狀態,這是一個衆所周知的客觀現象,因而運動中鬆的作用就突顯出來,鬆緊輕換就成了運動培養的首要問題,運動時鬆,打擊時緊,鬆緊轉換頻率,鬆緊的質量取決於,是不是真鬆是不是真緊,因爲半鬆必然得到一個半緊的結果,只有真鬆(相當於零位時),開始收緊,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緊力所能極的極限的過程,由此而得出“鬆緊”的把握是中華功夫的一大標準與特徵。這個學理通用于任一行爲。亦同樣是可以實證的,也同樣屢試不爽!

三曰:拼命。三分技藝七分膽。勇使人意志堅定,意志的堅定可引發或叫刺激機體的亢奮程度,可以造成最大限度的能量釋放效果。“不勝必有懷疑心”。因而有人倡導“瘋狗”精神。

以上所述“三分鐘學理”的原理機理,無論你練什麽拳,可以說任一行爲,如遵循這個學理去造就,功力一定大增,如無增長,必然是習者,不肯下功夫!

三分鐘學理的原理機理是合理的,而且是可實證的,就訓練感受來講是真實可靠的。而且也是爲大多數習拳者所認同的,並實踐著。爲何稱其爲“三分鐘學理”,是因爲當你明白了這三個學理,你就可以理論學習結業了,回到家裏只需依照這個學理,將任一行爲如此這般地下一番功夫,必有所得,完全可以自修成才了。所謂“真言”亦不過如此吧!

但作者慎重申明,三分鐘學理,只反應了一個工業化意識的運動理念,精心的設計,精確的製造。它有它合理的一面。——製造必需是這樣的。但它不是真正的中華運動理念,同樣也絕對不是意拳的學理!

就這個學理,我們不妨做一淺釋。

其強化意識作用,是一個指令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機體處於被動服從狀態,屬於從屬地位,整個過程是一個意造過程,是你主觀意識指令機體,機體服從指令,進入制定的狀態,因此習者永遠感覺良好,因爲是你想要的,機體很聽話的滿足了你的指令,做爲指令者當然是開心滿意,並愉悅著。孰不知,正是在這種滿意與愉悅中,機體的主動與本有被強姦了。被否定了意拳的訓練,是從認識自我(即本體)開始始的,並貫穿全過程,意拳將之稱爲“體認”功夫,體認功夫的初步物件是“本有”,所謂“本有”,就是我們的機體,它是怎樣的,它本身具有什麽樣的能力,特徵,特性,第二步才是體認這些個能力,特徵,特性是如何相互協作的,進而達到合理地開發與展示。“爲何有此一動”此之謂也。

這個過程,如同人類所有的進步,都是由認識事物的特徵、特性爲基礎,進而開發利用,不是任意而爲的,“物盡天擇,物盡其用”,講的就是這個自然法則,因此才有自然科學一說。退一步來講,如果強化意識,指令機體做出相應行爲能成立的話,事情就好辦多了,我們只需要將頭腦中儲存的最具質感的資訊,加強于任一行爲,功夫就形成了。誰的儲存資訊,最具質感,誰將功夫最大,拉大山的,一定勝過拉大樓,大樹者,答案是理所當然的。意拳學理如果是這樣,那意拳就沒有什麽了不起,可惜的是,太多的人都在如此付出著,實踐著。實則浪費精力,虛度年華,一生一世不得拳之精要。王薌齋先生評語:“七十、八十還是門外漢”。不知自然爲何物者,何以發揮自然本能力,唯機械熟練工而已。

意拳倡導“發揮人之良能”(即本有的發揮),首先要發現“良能”,認識“良能”,才得以發揮“良能。,“離開己身不是法”,“不其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才是通向“假借宇宙無窮力”的唯一正確途徑。即定的主觀意識,精心設計,精確製造。即定的目的,即定的設計,即定的方法,這正是招式的本質。王薌齋先生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一具體便是錯。”此語即是對“招式化”本質的揭示,亦是意拳學理的核心理論。

其二,鬆與緊,要想認清鬆緊問題,首先是反映一個切入角(即研究物件)的差異。如果我們只是從力的角度切入,純屬于力的範籌的探究。具有多大力量,可以負擔多大重量,力的産生根據,如何運作可産生的最大值。

關於力的探討,古今中外,引經據典,學貫中西,這樣的文獻太多太多,多到給人一種錯覺,已經不是拳本身的考究,而是智力的競賽,學識的比拼。說下天來,看看此等武學大家是如何具體表現的,終不過“鬆緊”二字。因爲研究物件的限定,無論你如何精深地探索,如何高深地去解釋,終不出“力”的範疇!

由力的本質,而決定了在客觀中最終只有歸結在“鬆緊”問題上。正確地把握“鬆緊”的質量,“鬆緊”的轉換頻率,肌肉的橫截面積,韌帶的厚薄,力的問題可以說,就基本上得到解決了。剩下的只有把握何時鬆,何時緊的實踐功夫差異問題。傳統中對重理論,輕實踐之人有一簡單的識別方法,“行家一出手得知有沒有”。所謂“一出手”,就是告訴我們,說的、寫的是一回事,重要地是看他如何做的!

如果我們從傳統中“勁”的角度切入研究,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力”與“勁”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辭彙,從字義上,首先是有分別的,絕不是一個人兩個名字。同時我們不難發現,在大量的武術文獻和描述中,也明確地反應出兩者之間存在著差異,“力”與“勁”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在傳統武術中,有“用勁不用力”一說。

“力”我們前面已經大概描述它的原理、機理,它也是被大衆普遍認同的客觀現象。

那麽傳統中的“勁”到底是什麽?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47: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11 10:48 編輯

首先我們從“勁”字的本意講起,“勁”這個字,它不是拳術專用辭彙,它是中華民族的特有辭彙,是中華文化的特殊産物。它是一個多義詞,也可以說它是一個綜合辭彙,應用範圍很廣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北方地區,評價一個人時,說這個人“沒勁”或“差勁”。往往不是專指這個人沒有力量,也可以指沒有精神,也可以指人品不好,也可以指事情辦得不好,也可以指這個人不值得交往,也可以指表示一種拒絕。,除了指人,同時也可以指事,指物。這樣我們就得出“勁”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辭彙。它是一個特有辭彙,就運動而言,它不是拳術的專用辭彙,在傳統技藝中通用,例如:摔跤中講“跤勁”,拳術講“拳勁”,打鐵講打鐵的“勁”,戲劇表演中也講“勁”。這樣我們首先從字義上,應用上分清了“力”與“勁”有差異存在的事實。

進一步探討“勁”與“力”到底有何本質上的差異呢?

經作者多年研究發現前人,在“力”與“勁”的分別問題上,往往是混淆的,甚至於是自相矛盾的,最終的答案是“感覺”,既然是“感覺”那就只有用行爲讓對方感性地去分別兩者之間的差異,這種方法又經常使感受者進入技巧就是“勁”的誤區。不出“用力”之範疇,力+技巧=勁。

經作者不斷地研究,在“力”與“勁 ”的分別問題上,存在著一個最根本的盲點,就是同是一個物質(本體),又是同一物質(本體)自身的運動,按理不應該存在彼與此的分別問題。只因存在自身用力大小,技術優夯,熟練程度的差異問題,不應懷疑是同一物質(本體)運動的客觀事實!

解開這個盲點的關鍵,在於不是懷疑同一物質(本體)的運動事實,而是同一物質(本體)運動條件組合的差異!現代稱之爲“運動機制”。在同一行爲中運動條件相同,不等於運動機制相同,運動條件的不同組合,就會産生不同的運動機制。作者近年在教學中,採用圖像加文字注解的方法解決,較爲明瞭,容易理解。

力學示意圖 勁學示意圖

力學示意圖解析

力學體系組合原則,是以力爲核心,所有的運動條件,都以力的指數增長爲核心歸屬,任一子系統都從屬核心部分,以數學百分比的概念描述,就是99%的運動條件,爲1%的力服務。諸如:負重訓練是爲了直接地力量增長,技術設計,是爲了力的傳導順暢,確保力量傳遞的完整,等等。總體來講,所有的研究與努力,都是圍繞如何增加力量爲最終目的。
在力學體系中,所有的運動條件與力的組合關係,是從屬關係,一切爲力服務,因此運動條件的組合,最終形成運動模式即用力機制。用力機制的産生特徵,就是通過具體的訓練,可以直接地獲得。

勁學示意圖解析

勁是一個綜合效能。所有的運動條件相互間是平等關係,它們之間是依照互動互補的關係爲組合原則。勁是所有運動條件在互動互補的原則基礎上,而産生的綜合效能,也就是幾千年來,習武者夢寐以求的“勁”。

我們同樣以數學百分比的概念解析,就是100%的運動條件相互作用,才能産生出“勁”這種一個完美的結果,“力”在“勁 ”中只是100%運動條件中的1%的條件或地位,意識活動能力亦是100%中的1%條件而已。因此而決定了“勁”的尋求過程,是一個尋求完備的過程,傳統稱之爲“渾園”,由完備而産生的綜合效能,稱之爲“渾園力”。

勁無法象力一樣直接獲得,而是一個間接獲得的過程與産物。

因此,作者在教學中極力倡導“換勁”一說,反對“求勁”一說。

強調“鬆緊”的訓練方法,只能産生力的增長作用,與“勁”終身無緣。“祛拙求整”的含義正是讓我們祛除用力機制運動習慣,而轉換爲用勁機制運動習慣,所謂求“整”,正確的解釋應是完備二字,而不是通過“鬆緊”作用而形成的形體僵硬的狀態!“鬆緊、緊鬆勿過正”句子中的“正”,所指的就是,具體的鬆,具體的緊都是錯誤的。“鬆即是緊,緊即是鬆”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一用力便是錯”是至理名言。是意拳的核心學理。“鬆緊緊鬆何時休,休時當下即緊鬆,不明之時遍處尋,明瞭此生通是君”。寫至深夜,閑歌一曲,以謝明月。

其三拼命

拼命僅僅是勇氣或形式所追的表達,也是一個拳手的基本素質之一。但不應忽略了能力的真實價值。在傳統道學中有:“不能”與“不爲”的區別。所謂“不能”,是指一個人沒有能力或條件不充分。這種情況下強力而爲是不智之舉,古稱“匹夫之勇”。所謂“不爲”,是指一個人有能力或有條件,只存在具體的爲與不爲的選擇問題。古稱“大智大勇”。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解析“勇氣”。勇氣産生于自信,自信産生於認識,認識來源於感知。在生活中我們不會對認知的事物産生恐懼,只對不認知的事物産生恐懼。因而古人對打雷閃電的自然現象産生恐懼,現代人不會恐懼。

因此拳術中“勇氣”的培養,不是簡單的敢與不敢的“勇”。也不是一個主觀臆造的精神狂,假想式的精神培養是不切實際的,在生活中,你能切實解決一隻瘋狗的攻擊。在我看來你已經具備優秀拳手的能力了,太多的狼蟲虎豹,只有一個答案:你死定了!拼命誰人都具備,但不等於拳術,在實踐中,不會因爲你拼命了,你就戰無不勝,如果是這樣,拳術的研究與努力都是毫無意義的。

是篇,意在告戒習拳學子,三分種學理是傳統與現代體育訓練的通用原理機理。它屬於一般化學理,是主觀主義、經驗主義在工業化製造意識下的普遍學理。它不是正統的,傳統文化的正確答案,自然宇宙觀,倡導自然法則的原理原則,“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物盡天擇,物盡其用”,王薌齋先生正是從傳統文化的沃土中,吸取精華,創立新拳理念,“發揮人之良能“。

王老曾賦詩,描述習拳途徑,雖不爲世人所認同,但它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這個運動真奇妙,不費力,不用腦,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空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48:43 | 顯示全部樓層
韓競辰先生沒有否定傳統武術, 更把意拳及大成拳對王老拳學迷信給予更正. 王老當年的拳論有很多較偏激的. 否定其它拳學.

見過一些意拳拳友, 否定有勁的存在, 理由是王老否定了. 提到站式氣功. 立刻否定站樁是氣功, 可是我談的站式氣功是八段錦之類的氣功. 意拳拳友太絕對, 太敏感.

自以為得整體力, 其實只是硬架(明勁)一個. 二爭力的力量互爭, 結果力消耗於自身上. 說境界只等如說太極的三層境界, 二爭力只算初步水中漫步.

此外, 意拳的意放得太重, 有散而沒有聚, 容易精神耗盡. 這樣的把意放得太重, 最後結果是什麼都沒有.

王老說的是有條件性的(相對性), 而不是絕對性, 韓競辰先生敢於指正問題.

另有聞韓競辰(定或其兄弟)已不站樁了.

白先生都是練意拳的啊, 可能唔啱聽.


......空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49:24 | 顯示全部樓層
韓競辰先生沒有否定傳統武術, 更把意拳及大成拳對王老拳學迷信給予更正. 王老當年的拳論有很多較偏激的. 否定其它拳學.

~小白同意。

見過一些意拳拳友, 否定有勁的存在, 理由是王老否定了. 提到站式氣功. 立刻否定站樁是氣功, 可是我談的站式氣功是八段錦之類的氣功. 意拳拳友太絕對, 太敏感.

~這位拳友跟誰學的?

自以為得整體力, 其實只是硬架(明勁)一個. 二爭力的力量互爭, 結果力消耗於自身上. 說境界只等如說太極的三層境界, 二爭力只算初步水中漫步.

~同意。意拳的學問也有多層次。

此外, 意拳的意放得太重, 有散而沒有聚, 容易精神耗盡. 這樣的把意放得太重, 最後結果是什麼都沒有.

~同意。所以意拳說,無形無意是真意。有形有意都是假呀!

王老說的是有條件性的(相對性), 而不是絕對性, 韓競辰先生敢於指正問題.

~同意。

另有聞韓競辰(定或其兄弟)已不站樁了.

這樣就太可惜了。

白先生都是練意拳的啊, 可能唔啱聽.

~我只是門外漢,不敢說我是甚麼。也不能代表甚麼。


.......網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5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韓競辰:雖不爲世人所認同,但它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有法皆空。韓競辰先生只怕別人不明白,硬銷了。

意拳是拳道之一,說正軌。不執著於形式,不會被法理拘限。


.....網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5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意拳!自己閂埋門講第一就得。
在當今武術界內家拳是太極拳天下,中國體委將意拳放在一旁。
鄧小平說太極拳好


.......網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1 10:51:18 | 顯示全部樓層
王老論其他門派是有他的觀點的, 如太極拳已迷失, 把推手輸贏當定功夫高低, 結果如吳陳比武, 引為佳話.

如練八卦的還迷信圍住敵走, 攻敵之背後.

如果你能沒有門派的執著, 企在中立看門派, 你可以多看很多東西.


.......空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2:31 , Processed in 0.02327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