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006|回復: 6

心會論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1 07: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1 07:0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34 編輯

“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 這句話是全歌的關鍵。一般解釋為意念
要注意腰那個地方。吾師在講解《心會論》時提及“十三勢歌”,說:這?解釋
也不能算錯,因為練太極拳關鍵在腰,但就不夠深刻了。有的拳譜講“命意源頭
在腰際”。從文字上來說只是一字之差。但具體到練習上就有區別了。“腰際”,
腰那一片。範圍已經很大了。究竟在哪兒啊?

我所得的師傳真諦是“腰隙”,腰的縫隙,腰椎當中那個縫隙。它的精確位置就
在(從解剖來說)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之間。(從氣功和中醫來說)即“命門穴”,
那個地方是人的元氣生髮的地方。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和《難經》中都有詳
細的論述。

我在隨師學習的時候,恩師曾明確指出:人體裡面先天氣場在肚臍後面,兩腎當
中,後天氣和先天氣在那兒混合,變成人體生命的整體的氣。

“命意源頭在腰隙”關鍵是這個“在”字。簡單點說,就是我們人的氣和神意的
發源地在“腰隙”——命門。練十三勢要從那兒發出“意”和“氣”。要特別特
別注意:不是想到從命門那兒出來!!!得是真真正正從命門那兒出來才行!這
才叫“命意源頭在腰隙”!

可能有人要問,意識不是在腦子裡嗎?怎麼能跑到那兒去呢?這就需要練。練太
極要練氣,太極之氣得從丹田出來。《心會論》裡講有三主三賓。腰為第一主宰,
喉頭為第二主宰,神意為第三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手為第二賓輔,足為第三
賓輔。

一般對《心會論》解釋不夠全面,就以為“主”是重要,解釋為:第一重要是腰
隙,第二重要是喉頭,第三重要是神意。恩師在講《心會論》時予以點破:這裡
的第一、第二、第三這種秩序是講的練功的步驟!即:第一步要以腰為主宰,丹
田來輔佐他。用丹田氣來輔佐腰就是“氣貼於脊”,把丹田氣收到腰那兒去,賓
和主結合到一起。

怎麼結合?就先得注意腰隙,老注意他,注意得非常好了,一動,意念就在那兒。
一動彈丹田就連著手。丹田連著手也就是腰連著手了。“一身備五弓”,五張弓
就連上了。練太極拳不是丹田氣直接過來,而是從脊柱“一身備五弓”這?過來
的。命門相當於“一身備五弓”中脊弓的弓背。從那兒一動彈,全身整體的動。

所以“命意源頭在腰隙” 是氣和意念真正要從腰部命門那兒出來。把丹田氣收
到腰,在通過腰形於四肢,認真練他,就從太極拳進入到太極功的層次了。練法
是:一開始先注意命門,意念把氣引到命門,氣集中到命門之後,命門升發的氣
和全身的氣連起來,用的時候再從那兒發出來。把我們的神氣形往命門集中,等
集中好了,習慣了,再從那兒爆發到全身。不是光注意他就完了,要從那兒發出
來。

認真練第一主宰,從外在的形體到內在的氣機都會發生變化,到一定程度,呼吸
會變得深細勻長,命門那兒會自己“呼、呼”的開合。在《萇乃周“聚精會神氣
力淵源論”中的內功心法》一文中介紹過山東師兄的練功景象,此不贅述。

一旦腰鬆了,身體氣機變化會非常快,身體素質也會迅速提高。腰鬆開以後,氣
往脊骨裡面走,脊骨裡面的氣會和四肢連起來。意念一動,氣往回走。就是練形
意拳要求的:用順力之法,“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不偏不倚,
合而不流。”

練太極拳都講“虛領頂勁,氣沉丹田”,練鬆腰也是為了氣沉丹田,上面講了丹
田是第一賓輔,是來輔佐腰為主宰的。練太極氣沉丹田不是目的,是為了讓氣更
好的貼於脊,以便於力由脊發。

http://www.wgwushu.net/wushuwg/b ... 4&goto=lastpost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1 07: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34 編輯

“積氣以化精”,氣足了化成精,“以成此形體”。

“既生以後,賴後天水穀之津液以化精,積氣以化神”,後天用津液化成精,精
再化成氣,氣再化成神。過去玄門氣功講“聚津成精,煉精化氣,練氣化神",
在練精化氣之前,還有一個聚津成精的過程。

“積氣化精,結於丹鼎,會於丹庭,靈明不測,剛勇莫敵,為內丹之至寶,氣力
之根本也”,後天的練功就是要練這個過程。

“故氣無形,屬陽,而化於神;血有質,屬陰,而化於精。神虛,故靈明不測,
變化無窮;精實,故充塞凝聚,堅硬莫敵”。

“神必借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氣力乃成”,精神合到一起才能有氣力。

“夫乃知氣力者,即精神能勝物之謂也”,氣力就是精神能夠作用到物上來。

“無精神則無氣力矣。武備如此唯務聚精會神以壯氣力”,只有聚精會神氣力才
能壯。

“但不知精何以聚,神何以會,是殫畢生之心力而漫無適從也”,精怎麼聚,神
怎麼會,都有方法,不知道方法不行。

“豈知神以氣會,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會,非聚氣不能也”,聚精會神需要聚
氣。

“聚氣之法,將穀道一撮,玉莖一收”,即肛門一收縮,陰莖往裡邊一收。

“使在下之氣,盡提於上,而不下走”,相當於會陰上提。

“采天地之氣,盡力一吸,使在上之氣,盡歸於下而不上散”,採用腹式呼吸,
一吸氣把天空之氣往下聚。

“上下凝合,團聚中宮,則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自然由內而達外,無處不
堅硬矣。即南林處女所謂內實精神之說也”,這個方法就是會陰上提,呼吸往下
來,上下相合,集中到中宮。

“但須練之于平時,早成根蒂,方能用之當前,無不堅實。不然如炮中無硝磺,
弩弓無弦箭,滿腔空洞,無物可發,欲求勇猛疾快如海傾山倒勢不可遏,必不能
也。此練形練氣之最緊要者。謹之秘之,切勿妄泄,以遭天譴”,他把這種方法
看的非常非常珍貴!!!(武魂論壇)

http://www.wgwushu.net/wushuwg/b ... 4&goto=lastpost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24 19:41: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25 19:59 編輯

作者:張伯夷

心會要訣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猴頭為第二主宰,地心為第三之主宰。
    丹田為第一之賓輔,掌指為第二之賓輔,足指為第三之賓輔。

心會要訣概論

    「心會要訣」原題為「三十七心會論」,近代顧留馨與唐豪著之《太極拳研究》中,顧留馨在篇後說到十六關要論、八字歌、心會要訣、功用歌等,「疑為宋書銘自著,託始於唐人」。現代太極拳界均奉顧留馨之言,將「心會要訣」視為宋書銘所著,如沈壽整理之《太極拳譜》,均將十六關要論、八字歌、心會要訣、功用歌列為「宋譜」,宋書銘傳鈔太極拳譜。

心會要訣釋義

字義:腰脊為第一之主宰。

腰為二腎之府,為太極源動之處,為勁之樞紐,其功用如「十三勢訣」:「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又如「十三勢行功歌訣」言:「命意源頭在腰際」、「刻刻留心在腰間」等等。腰之功能歷來皆有明白定義,腰之轉動能帶動四肢,故拳經之:「一動無有不動」,是指腰動也。然而腰居人身之中部,為兩腎之府,兩腎是為兩儀,兩儀分之陰陽,屬天地人三才之半陰半陽之位,銜接天地之位準,故腰為第一之主宰,清楚可見。

【論述】

    腰脊雖為第一之主宰,然其要領偏向自我功能之走架修為。自古對腰記載不勝枚舉,如「十三勢論」記載:「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十三勢」稱發勁之主宰在「腰」,腰主發勁之主導權。「十三勢論」並認為與人推手處於敗勢,皆為「腰腿之病」,而其原因在於腰腿轉化不靈。清王宗岳著之「十三勢行功歌訣」首句:「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王宗岳強調「腰隙」是命意的源頭,訓勉後人要「刻刻留心在腰間」。王宗岳為何要後人「刻刻留心在腰間」,因為腰脊肌肉群,較之手臂肌肉壯碩與肥厚,且腰脊轉動速度快速,較之手臂屈伸快速。因此高手發勁,僅見身腰一愰,但人已打出。所以「腰有打人一丈,拳有打人一步」之說。

王宗岳之後,清武禹襄接續其說,其著之「十三勢行功要解」對腰有如下見解:「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武禹襄將腰視為「驅使」,其意將腰視為走架之「驅使」及發勁之「驅使」。清李玉畬之「五字訣」稱:「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李玉畬認為勁起於腳根,但關鍵在腰。李玉畬遵循前人見解,再次在手著之「走架打手行功要言」說出:「勁起於腳根………運動在兩肩,主宰於腰」。此外陳氏太極宗師陳長興著「太極拳十大要論」之「六進第七」也說腰,他說:「氣聚於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而不實矣,此所以腰貴於進者也」。

此外清末陳長興著「太極拳十大要論」之「用武要言」戰鬥篇也說腰,其言:「腰要豎起,丹田要運起」。陳長興認為發勁時,腰要豎起,丹田也要配合的運起,方能將體內之勁打出。總之,陳長興視腰為發勁之機關也,讀者一定要牢記此一觀念。至於陳長興認為發勁時腰要豎起,為何要「豎起」,作者解釋之。含胸時腰脊成微弓,此時臂在彎屈蓄勁。當拔背時,腰脊轉動拉直,臂趁機「屈中求直」,配合「腰要豎」打出,讀者明白吧!從上述作者舉例述說「腰」之重點後,讀者應可了解何以腰貴為第一主宰吧!

【其他】

      自古先賢有所謂「觀師訣」,即「觀師默相」。意為從師習武,雖老師傳你習武要領,但你在從師首日起,必隨時留意觀察「觀師默相」,反覆注意老師身背言行等,並從其身影體會太極味覺。如老師練「攬雀尾」,你就在其身後練「攬雀尾」,老師怎麼練,你就怎麼練。初期學其形式,進而學其神采,師範老師之味道,時日一久,老師動作神韻烙入腦裡,深植大腦中。某日老師離開了,你擺起架子演練套路,一想起老師就有了「老師味」,舉手投足之規矩準繩,自會如影隨形,練出功夫。
今日多數教練身腰不靈,單重不清,虛實不明,憑著「好為人師」之想法,使傳承弟子拳無拳形,跑了許多冤枉路。許多人走架以手為主動,腰為被動,一套拳架打得「手來腳去不見腰」。而此處作者表達「觀師訣」之目的,其實在向讀者說明,自古為人師表者,其拳架均有其「可看性」,如能細心觀看,必能對你有所幫助。

字義:猴頭為第二主宰。

「猴頭」又稱「百會」,為道家所言之「上丹田」。拳經所言:「虛領頂勁」,將頭部上頂直豎,能提挈一身之精神。頭頸端正,則身形自然不偏不倚。而其功用如陳鑫所言:「頭為六陽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以此為向背」。以頭容正直,凝神於外,使走架中正安舒,不離中土,故稱「猴頭」為第二主宰。然而人之頭項為向陽之首,屬天地人三才中純陽之位,故頭勁上頂,能提振一身之陽氣,使人精神奕奕。

【論述】

近代太極名家吳圖南與熊養和,均將「猴頭」稱之為「喉頭」,熊養和更在其所著《太極拳釋義》說道;「喉頭在喉間氣管之上端,上通咽頭……居於頸項之間,與虛領頂勁有連貫之關係」。熊養和表示「喉頭」頂懸領虛,「喉頭」內收方能中正安舒,呼吸便能順暢,周身受其領導,則前後左右無不輕鬆活潑。作者認為不管是猴頭之「百會」,或是頸項之「喉頭」,其目的均要求走架時,虛領頂勁,中正安舒,兩者只是在字義上敘述不同。

前太極拳學術研究會(今之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前身)創會會長韓振聲曾言,走架除遵守楊澄甫之「練拳十要」外,尚須注意三點,一是喉頭有準,即喉頭勿拋。二是腰有主,主宰於腰。三是足有根,氣勁俱穩紮於湧泉穴。從此可知,「喉頭」勿拋是走架時中正安舒之重要依據。拳經記載「猴頭」之說有:「週身大用論」中之「三要猴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雄」。「猴頭」之說,「週身大用論」認為喉頭不能向外拋出(下顎微收),就算是問盡天下眾多英雄,其道理也是一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24 19:42: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25 20:00 編輯

字義:地心為第三之主宰。

「地心」原指「湧泉」,但此處之「地心」,應視為「心地」,方為貼切。心地堅毅,心地有恒,正是習武成功之要訣,故「心地為第三之主宰」之說正指其意。

【論述】

「地心為第三之主宰」與「足掌為第三之賓輔」如將「地心」稱為接地之足掌,如從字意而看,二者意義相同,惟獨區別在「主宰」及「賓輔」之別,此處之誤,有可能為手抄錯誤所致。故應將「地心」與「足掌」做一區隔,以分正輔。民初楊澄甫弟子于化行手著《武當真傳太極拳全書》將「地心為第三之主宰」,改為「心地」,其在註解曾言:「心地-道德之根於心,猶農產物之出於地」,于化行將「心地」視為第三主宰,乃是對武德規範之強調與認同。于化行「心地」之說,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陳炎林著之《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認同其意,並節錄在書末「附錄」。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隨軍來台落腳宜蘭之太極拳名家熊養和著之《太極拳釋譯》也將「地心」稱以「心地第三之主宰」。熊養和在書中解釋技藝之優劣,均繫於「心地」。「心地」能堅定篤實,學業方能望其有成,故有恆為成功之本,「心地」為習藝之主宰。到底是「地心」或「心地」,作者偏向「心地第三之主宰」之說。

字義:丹田為第一之賓輔

「丹田」在經絡學稱之為「關元」,位在臍下三寸,為道家養氣之所。丹田位置古今略有出入,有人稱臍下一寸五分之「氣海」為丹田。近代太極拳界均視氣海至關元,乃至關元至中極(臍下四寸)之區域為丹田之處。丹田為人體「真元」貯存處,為氣海凝聚之重地,亦是男子精囊及女子產門所在。

【論述】

古人將「丹田」視為人體生產長生不老之藥丹田地,故丹田一詞沿用至今。太極走架氣沉丹田,是一種體會氣行之自我感覺,以動作之含胸拔背引導氣行,藉此集中意念,蓄勁以養氣。初學先意守丹田,後再以含胸拔背,以身帶臂,交叉感應氣之運行,進而體會氣行之樂。自古道家人士以練丹田之氣,來養身健體,故所謂:「氣氣歸臍,壽與天齊」之說。

此外其他拳經對「丹田」之記載有清朝王宗岳著「十三勢行功歌訣」中之「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王宗岳著之歌訣要後人刻刻留心腰間之轉變,並使腹部鬆凈,使氣能轉化行走。陳長興著之「用武要言」戰鬥篇,其言:「頭須仰起,胸須現起,腰須豎起,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陳長興精闢的說出發勁時「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註1)。該篇「用武要言」中「丹田須運起」清楚表達發勁時丹田須配合身軀之轉動。武禹襄著之「十三勢行功要訣」中說到:「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所謂「腹內鬆凈氣騰然」」,武禹襄師承王宗岳看法,均認為「腹內鬆凈氣騰然」。武禹襄在其著「太極拳論要解」,更明白提到:「腹鬆,氣斂入骨」。武禹襄認為腹部鬆凈,方能氣斂入骨,行於四肢骨節。武禹襄的「腹鬆,氣斂入骨」,較之王宗岳「腹內鬆凈氣騰然」,更為明確的表達腹鬆可「氣斂入骨」。而王宗岳則以「氣騰然」表示,腹鬆後丹田之氣將騰然,而「騰然」二字可解釋為轉化或啟動。不管是王宗岳之「腹內鬆凈氣騰然」或武禹襄之「腹鬆,氣斂入骨」,二者皆偏向以氣轉化能量。

清乾隆舊鈔本七言四句六首之「太極拳經歌訣」其三所言:「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舊鈔本「太極拳經歌訣」以:「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說明以發「哼哈二氣」配合「丹田」之收縮來發勁。此觀點較之王宗岳之「腹內鬆凈氣騰然」或武禹襄之「腹鬆,氣斂入骨」,更明白點出「丹田」除可練內功,更可配合「哼哈二氣」來發勁。目前在太極傳承上,多數人皆尊循拳經「氣沉丹田」做為行拳走架之要求,但甚少有名家提及「哼哈二氣」來養丹田,為何如此?

至於丹田如何養?現今流傳大陸之「武當純陽拳」第三十二代傳人汪兆輝傳承之「武當不老青松功」簡稱「武當不老功」,其功法即以陰陽之理,配合「哼氣」呼吸及「震腳」,來進行丹田之鍛鍊。其第一式「陰陽交泰護神丹」,第二式「八卦圈中命門長」,第三式「採集坤陰健太陽」,第四式「兩宮朝陽神寧康」,第五式「漁公搖櫓壯兩腰」等。均是丹田擠壓收縮之哼氣方式,來濡養腰部命門等。

民國二十年(1931年)楊澄甫著之《太極拳使用法》書中以「身法十要」之「氣沉丹田」,說出走架要「氣沉丹田」,從此「氣沉丹田」成為太極走架須注意之規範。楊澄甫將「氣沉丹田」列為身法之一,其主張較清朝諸多名家更具指標。楊澄甫書中「大小太極解」以「蓋太極神功,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楊澄甫明白的指出太極神功如能入丹田,並分運四肢百骸,則發揮之威力將不可限量。他認為氣沉丹田不可用濁力,應以神導氣而行之。

楊澄甫弟子陳微明著之《太極拳術》,書中刊載之「十三功行功心解」拳經,陳微明同樣師法王宗岳觀點,以「先在心,後在身,腹鬆凈,氣斂入骨」刊於書中。陳微明著之《太極拳術》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出版,較之楊澄甫著之《太極拳使用法》延後數年,但二人對「丹田」一詞,偏向各自表述。但後人對楊澄甫「氣沉丹田」之說頗能接受,並將之視為太極拳之重要練法。

上述武禹襄及李玉畬,乃至楊澄甫等,眾人對「丹田」之說,雖有體會且明白表達,但尚未具體說明。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陳炎林出版之《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一書,對「丹田」之說算是最為具體。其前言說:「筆者在初練太極拳時,亦覺臍下空癟,不知丹田為何物。三年後始覺,所謂丹田者,能蓄氣,能發氣,能養氣,實為人身氣之總機關」。陳炎林雖對「丹田」體會較為具體,但其「所謂丹田者………實為人身氣之總機關」乃是出自楊澄甫著之《太極拳使用法》書中「大小太極解」以「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作者個人平日走架,遵行先賢所言,意念一至,「丹田」即能快速鼓盪收縮,能蓄氣,也能發氣。軀體發勁,如欠缺丹田之勁,則勁將有不足矣!

(註1):該篇「用武要言」為陳發科之孫陳小旺於1986年編著《世傳陳氏太極拳》,由大陸人民出版社,書中刊載。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24 19:42:3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25 20:00 編輯

字義:掌指為第二之賓輔。

掌指為人體末梢,為氣行之起止點,是以意導氣傳達掌指之具體表現。主宰以練勁為主,賓輔是以練氣為要。故掌指為賓輔,可解釋為氣沉丹田後,以意導氣,經於背脊,由背而肩,而臂而肘,而腕而掌,配合內勁而透於敵身。此為前人所言之「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故掌指為輔助放勁之第二賓輔,其道理清楚可見。

【論述】

歷來對「掌指」之記載有清朝王宗岳著之「十三勢論」,王宗岳稱勁「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另清朝武禹襄著之「十三勢說略」及李玉畬之「五字訣」,武禹襄及李玉畬師徒看法相同,均師範王宗岳「十三勢論」之看法,在其所著拳經中說明,勁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從以上所言讀者可看出,從王宗岳至武禹襄、李玉畬師徒,多位太極先賢均認為勁「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如以「心會要訣」所稱:「腰脊為第一之主宰」,那麼「掌指為第二之賓輔」並不為過。

字義:足掌為第三之賓輔。

足掌為承接大地之處,為勁源之起點。足掌貼地,支撐身軀,使勁由下而上,經腿,而腰、而臂、形於手指。足掌根基穩固,身勁必能運轉靈活,用無不順、動無不合,然其道行皆須勤練有素,方能功夫上身。

【論述】

「心會要論」視足掌為賓輔之說,凊末民初對足掌一說,缺乏史料記載,然對足之說有,清武禹襄著之「十三勢要略」說到:「其根在腳,發於腿」。清末李玉畬著之「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曾有:「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之說。「十六關要論」對於足之記載有「蹬之於足」。清朝陳王庭著之「三節第三」曾言:「以腿言之: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清末陳長興著之「用武要言」記載:「發步時,足根先著地,十指要抓地」。上述之腳為腳根與足根,與足掌為賓輔之說,頗有距離。但「勁起於腳根」之詮釋,各家大老看法皆相同。讀者如能將「足掌為賓輔之說」以正向解讀,視為勁源為足根,則賓輔之說可逾越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31 08: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31 08:23 編輯

標題:命意源頭在腰隙

這是Bobee的ㄤ(Nick)對「命意源頭在腰隙」的精采看法,我代Po上來與諸君共享。Nick從力學的角度來談太極,這與陶炳祥先生談推手幾乎一致,極有意思。(文末有Bobee在泉州少林寺大殿前練拳舞劍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美女現身了)
==============================


首先版主隱喻H姑娘是王語嫣(語嫣者語笑嫣然,是金庸筆下不會武功的武學奇才),那也容我以理工學理的基礎來論一口好拳。

太極圖造型應以立體3-dimensions想像之,陰陽輪動,實虛互表,在一定的力場範圍內,勁吐即收,勁收即生,太極拳要義在於形緩意速,內息生生不滅,越是高手, 形越緩而內息輪動越速.


於是,從力學觀點分析,靜態狀況下,如同版主所說,腰隙是圓的圓心,是想像中的一個點狀,但是太極拳事實上是動態的,從某些觀點想像,是激烈作動的,因此,即便在很短的時間段裡,這個點狀也是球狀,想像中,是液態球狀,內含力的梯度.


打太極拳上半身和下半身功能不同,旋轉半徑不同,力勁方向角度都不同,想像中是以腰部為上半身大球和下半身較小球兩球的切面,故有“腰隙”的想像, 由於上半身是大球, 下半身是小球,所以, 腰隙應儘量降低, 下半身小球要儘量作大, 腰隙切面要儘量水平.


力學定理,總能量=總位能+總動能+總角能, 上半身總能量和下半身總能量如果不相等,人就要傾倒,而太極拳之異於其他武術獨樹一幟,就在於它善於將位能和動能化為角能,而其要義即在“腰隙”.


我們試想, 打太極拳時上半身劃出10米路徑時,下半身也不過劃出1米路徑,因此上半身動能要遠大於下半身動能, 且上半身位能也要遠大於下半身位能,所以角能必須要化去不平衡的位動能,而化解的關鍵就集中在腰部,因力場梯度陡峭且集中在腰部,故口訣說<命意源頭在腰隙>的“腰隙”,是要我們學者放空腰部,如隙無力, 如隙游動,反過來說,因腰如隙無阻,上拳能導引自如,下盤能磐如金石.


記得<倚天屠龍記>一書中,張三丰欲傳太極拳於張無忌時,有一段精采對白: 張三丰先演練給張無忌看後問張無忌記住多少?張無忌起先答說:「記得三招」,再演再問,答說「忘了一大半」,再演再問,進一步說「全忘了」~~,這一段對白堪稱精典,也讓人對太極拳有無窮的想像,憧憬……

歌訣<命意源頭在腰隙>,其中,“意”和現代科學的“意識”概念應該不同, 現代科學的意識是腦部的活動之一,而歌訣裡的“意”,是反應過程中去掉腦部活動的簡化行為,也就是說把人受外在刺激時的反應過程,<外在刺激感知神經傳遞中樞神經叢接收腦部接收腦部判斷腦部命令中樞神經叢接收神經傳遞器官反應>,過程中的腦部活動全部跳過,直接由中樞神經叢反射反應,這樣的反射反應就是“意”.


因此,張無忌在學招式的時候是“記”,在融會貫通的過程是“忘”,也就是說,學招要一形一式經過腦部接收思考學習,而融會貫通時重在反應,僅求其律動,所以說無招勝有招, 但無招不是真無招,只是無形,不可忽視其內蘊.

回到歌訣<命意源頭在腰隙>,我個人最終的理解是:反射反應的啟動點在腰隙,腰隙引動而上下身形隨而自動;又反射,又腰隙引動,又形自動……

最後,我家娘子Bobee師姐,特允許我在此放肆吹兩句,對錯權且暫擱一邊,Bobee師姐的大師兄及眾同道,武學基底深厚,必有以教之。

Nick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21:05 , Processed in 0.00771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