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447|回復: 2

搬攔捶如何學練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8 19:42: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18 19:42 編輯

作者:魏坤梁

搬攔捶是太極拳五捶中最著名的一捶,也是楊氏傳統太極拳套路裡重複出現頻率最高的拳式之一。本文介紹我是如何習練搬攔捶的,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和探討。我將搬攔捶的習練過程分為5個步驟。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步驟的劃分在習練中是沒有明顯前後節奏區分的,5個步驟的區分主要是為了敘述的方便和有條理,實際的習練是前一步驟已經包含了後一步驟的部分某些領先動作、後一步驟則又包含了前一步驟部分某些延續動作而一氣呵成的。
搬攔捶在楊澄甫先生所傳授的傳統太極拳套路往東的第一段裡,1930年出版的《太極拳使用法》反映是銜接於“手揮琵琶”之後,然而《太極拳體用全書》反映約1930年之後, “手揮琵琶”與搬攔捶之間加上了一個“左摟膝拗步”。套路中別的搬攔捶除了兩個銜接於“撇身捶”之後,其它各一個分別銜接於“轉身右蹬腿”、“白蛇吐信”和“彎弓射虎”之後。而銜接於“撇身捶”與“白蛇吐信”之後的搬攔捶,《太極拳體用全書》反映是銜接於前一拳式的推掌之後,現在在推掌與搬攔捶之間都有一個右沖捶。對於這一右沖捶,從介紹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軒、崔毅士、傅鐘文、趙斌、楊振基等等先人套路中可以發現,說法不一,有說是弓步沖拳,有說是坐步沖拳,有說是扣拳。應該認為這一動作可以有不同的外形、也是可以有多種用法的。而當身軀完全移于左腳上之後,所有的搬攔捶的動作又都是完全一樣了。
應該認識到在太極拳套路的習練中,必須有如下這樣的意識:那就是在假設東西方向的行進中,應該假設一條通過自己身軀中點的東西方向的直線(設稱為“前後中軸線”),並假設這條“前後中軸線”是正對前方敵人身軀的正中;另外再各以自己兩肩為兩點各假設兩條與“前後中軸線”平行的直線(設稱為“左線”和“右線”)。練拳的始終,右肩往前轉動的左轉身右肩的外側不能離開“右線”,左肩往前轉動的右轉身左肩的外側不能離開“左線”。因為如果離開了,顯然自己一個肩的外側就暴露在敵人面前的正中而形成背勢了。然而,這種敵我雙方的體位關係,很多人在練拳與推手中都沒有注意,這種練拳就明顯脫離了實際而純然屬於自己單人的活動了,而推手中則往往會成為被制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太極拳的鍛煉中應該始終要有“前後中軸線”、“左線”和“右線”這樣三條線的意識。
我是這樣習練搬攔捶的:
(1)轉腰收拳
設身軀移于左腳之上,右肩緊靠“右線”,以右胯為軸、含胸、身軀左轉,同時右手臂被左轉身所帶動,手腕以肘為軸向下作順時針弧形移動至拳面朝下,從俯視角度看,雖然這時胸部朝向西南方,兩大臂與胸部形成的弧的延長弧線仍然要有將前方的敵人包裹於其中的感覺和實際態勢。另外又同時,由於被左轉身所帶動,左臂似乎像是被甩向身軀的左側前方那樣移動,但左臂幾乎仍然保持原來弧形的形態,即肘總是處於肩腕連線的外方,雖然外形上左手是由下向後向上劃弧,而從與身軀的相對位置看,其實就像是由下往上摸一個很大的球,手臂漸漸內旋,使得原來的手心向上變為手心向右而已,與身軀的位置沒有發生左右前後的變化。
【注意】很多人在這一動作中身軀是以左胯為軸、或以腰脊為軸左轉,這樣的左轉身,右肩外側都離開“右線”向左移動,右肩的外側就暴露於敵人的正面正中而形成了背勢,因此是錯誤的。很多人這一動作的身軀後移還是身軀本身主動用力造成的,前腳成了被身軀所拖拉動的被動的肢體,從而既前腳不能前進、又後腳不能後退而成了“雙重”,因此也是錯誤的。按照太極拳原理,身軀的後移不能由身軀主動用力,應該由前腳的支撐所推動,使得推動身軀後移的勁力是“其根在腳”的,是“由腳而腿,由腿而身”的。這樣的話,不僅移動沉穩,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雙重”。
(2)縮右胯上步
以左胯為軸縮右胯,身軀微右轉,使得體重完全落于左腳,從而帶動右腳提起。繼而隨著右胯的繼續內縮和身軀右轉,右腳向正前方邁出腳跟著地,兩腳跟的內側緣約在同一條前後線上。也由於身軀右轉的帶動,右手腕繼續由下向左順時針弧形移動至左肋前,拳心朝下,拳面朝左後下方,手腕正對自己的胸(腹)背正中線。右拳從沖拳至此的這一過程中,從俯視角度看,手腕的運動軌跡呈微微的由前往後再往左後的順時針的弧線。也由於身軀右轉的帶動,左手繼續上移,內旋變為手心向前,由於此時雖然胸部仍然朝向西偏南,但面部朝正西,因此左手高約位於肩上耳下的外側方。兩大臂與兩肩連線的夾角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不變。
【注意】很多人右腳提起向正前方著地不是由於縮右胯所帶動,而是在身軀還沒有轉向正前方時大腿主動用力引起的。這樣,一方面,右腳的提起是側對向前方敵人的,提起右腳的膝是不可能朝向前進方向的正前方而是朝向前進方向的左前方的,要等到右轉身後才能向正前方著地,形成了容易遭前方敵人攻擊的破綻;另一方面,主動動作的“輕靈”必然滯遲於被帶動的動作,在實戰中必然延誤時機;再一方面,與被帶動相比較需要多消耗體力。因此,這種方法對於太極拳而言是錯誤的。
(3)轉腰搬拳
在腰的作用下,左腳向後蹬地,推動兩胯載著身軀前移,同時腰脊向後撐,使得身軀以右胯為軸往前送左胯右轉身至身軀朝向正前方,左肩緊靠著左線,轉身是以腰脊領先像是圓心在前的圓形立柱的滾動,由於這樣的右轉身而右腳尖被帶動外撇全腳著地。這種身軀的右轉像是豎著毛巾的絞動,毛巾的下端發生了順時針的扭轉,扭轉就由下向上延伸那樣,著地的左腳雖然外形沒有移動,但右轉必需由左腳的腳底開始發生的由左往前往右的內旋所引起,之後這種內旋向上依次延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8 19:43:15 | 顯示全部樓層
伸到左小腿、左膝、左胯、腰骶、腰脊到背脊,引起拔背,由於頭的懸頂與沉肩,這種絞動則繼續延伸到整條右臂,使得右臂發生由大臂向手延伸的順時針的絞毛巾那樣的外旋,最終使得拳心基本朝上。從動態外形右拳移動的軌跡看,這一過程中右拳發生了以右肘為軸的向上向前順時針弧形揮動的擂擊。然而,從俯視角度看,擂擊揮動的整個過程中,右拳始終處於胸背的正中線之中、右大臂與肩胸的夾角是不變的、肘部始終是在肩腕連線的外側、右臂仍然是向前圍抱的形態;就右臂與身軀的相對位置而言,當擂擊的幅度大時,肘部僅僅上提了幾公分然後又下降到原位而已,右拳在擂擊的過程中也僅僅是在胸背的正中線中提高然後降低至原來位置、同時大臂與小臂的夾角變大了些在胸背的正中線中前移了一段20公分左右的距離而已。而這種擂擊幅度小時,甚至肘部與右拳都沒有發生上提下降,也就是說整條右臂與身軀的相對位置幾乎始終是不變的,擂擊揮動實際上僅僅是由於身軀的轉動帶動了整個手臂發生了外旋而已。這一過程中的左手則被右轉身帶動至右拳上方,從空間位置看,左手弧形移動了很長一段距離,而從與身軀的相對位置而言,也幾乎是沒有變化的;兩手臂仍呈向前圍抱狀。
【說明】太極拳搬攔捶的“搬拳”擂擊充分體現了太極拳“動中求靜”、“以靜禦動”的“不動手”。自我的體驗,那就是在“搬拳”擂擊過程的始終,右手小臂都有被大臂抽拉拖動扭轉的感覺,大臂則有被腰脊直接抽拉拖動扭轉的感覺,這種抽拉拖動扭轉的力源起於右腳,身軀上的關鍵與力源中轉站在右胯,手臂的移動、外旋對於右胯而言是不由自主被動的、手臂的肌肉是始終不用力的放鬆與沒有一點主動的。然而,儘管手臂的肌肉是鬆弛不用力的,由於右胯這股抽拉拖動扭轉力量的作用,“搬拳”擂擊可以感覺很有力量,感覺身軀與兩手臂都像是被揮動的鞭子,鞭子本身是既沒有主動力量的、本身是不動的,而鞭子又是具有力量的、是運動著的,這種情況可以用“雖動猶靜”來表示。太極拳的所有拳勢都有“雖動猶靜”的特點,而搬攔捶的“搬拳”尤其能夠使人體驗到。這種“搬拳”對於太極拳的“開展緊湊乃縝密”也有很好的反映,因為在整個“搬拳”過程中,儘管動態外形上手臂的活動幅度很開展,然而大臂幾乎是沒有上下變化的,頭面胸肋始終受到手臂嚴密緊湊的保護,而且,“搬拳”的結果必然是右拳落在敵人的正前方,可以準確地攻擊到敵人中心豎軸線的頭至胸的各個部位,也可以準確地落於敵人攻擊過來的手臂之上。
這種既動又似乎不動的“搬拳”擂擊之所以會發生,重要的關鍵有三個:一是手臂必需不用力的放鬆與沒有一點主動;二是大臂與身軀必需保持圓撐的姿勢、大臂與肩胸的夾角不發生變化、感覺大臂與身軀就像是圍抱著一個圓形的立柱。三是右腳的下蹬;四是腰骶作用下的沉胯與沉肩。這四個因素缺一不可,少了一個,要想腳的力量傳遞上來、身軀的轉動帶動手臂形成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的“搬拳”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種始終保持手臂不用力的放鬆、沒有一點主動,以及手臂與身軀相對的一些“不變”,從拳理上說就是“動中求靜”;而手臂之所以能夠被身軀所作用動而發生“搬拳”,重要的機理又是在於手臂本身是不用力的放鬆與沒有一點主動、手臂與身軀相對的一些“不變”所造成的,從拳理上說就是“以靜禦動”。因此,太極拳鍛煉是不是有做到“動中求靜”與“以靜禦動”,搬攔捶的這一動作可以作為很好的鑒別。
【注意】雖然很多人都說“搬拳”的手臂由腰來帶動,實際上很多人在這一動作中手臂與肩都發生了主動。表現為尚未轉身,右拳就主動的領先揮動,身軀再主動地隨之轉動,這樣,身軀、下肢與上肢的動作就不是“如練一氣”的“抽絲”般連續貫穿的,而是沒有內在連續的各管各的主動的配合,那麼,身軀與手臂就都必然是主動用力的。有的人甚至雖然身軀配合著轉動,從俯視角度看,右拳的揮動離胸背的正中線越來越開、肘離肩腕連線越來越近,甚至腕肘肩在一條線上,最後右拳往後往往也不是正對自己的胸正中與鼻尖,而是正對自己的右肩;還有很多人在“搬拳”之前,還以右肩外側領先往前移動、大臂與肩胸的夾角變小、右肩向前傾斜助勢,“搬拳”的揮動是以肩為軸以肩的用力形成的,“搬拳”的過程中,必然往往右肩聳起,而且右胸肋發生明顯的暴露。這些表現都不僅破壞了“開展緊湊”的姿勢,也違反了太極拳的“主宰於腰”、“其根在腳”、“如練一氣”、“不動手”等等要領,就與外家拳沒有區別了。要克服與避免這樣的情況,在學練中必須注意不能刻意、勉強、主動地追求手的運動與身軀的轉動沒有時間差,除了注意上述【說明】中所說的要求,還要在學練的初期,尤其注意手臂的動作必需是被由下而上的傳遞性的力量所帶動的,手臂的動作都必須是不由自主的,傳遞性力量的感覺沒有到的部位就不要自作主張地主動先動,因此,手的動作應該故意遲於身軀轉動的動作,要體味動作如何被由下而上的催動與過程的時間差。這樣等到漸漸手的動作能夠被由下而上的力量所帶動了,這種過程的時間差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漸漸消失,最後達到既感覺到存在動作由下而上的過程,又根本沒有時間差的效果了,這樣的沒有時間差的效果才是屬於太極拳的了。
(4)前攔上步
縮右胯、體重完全由右腳承擔,含胸收腹、身軀就像是避開前方平移過來的面盆,或者就像是圓心在前的圓形立柱的滾動,以左胯為軸往後往左順時針地弧形移動,繼續右轉至身軀朝向右前方(西略偏北),右拳則被弧形右轉身帶動沿著前後中軸線、也是沿著胸背正中線往回拖拉至腹前。由於身軀是轉動著的,大臂與肩胸的角度又保持不變,從俯視角度看,左肩緊靠著“左線”,右拳被拖回的軌跡是呈逆時針弧線的。左手掌則被右轉身所推動,與往後移動的右拳分開,也是沿著前後中軸線往前攔;手臂仍然保持弧形,即從俯視角度看,肘在肩腕連線的外側。在右拳開始往後移動後,則左胯回縮,左腳被帶動往前移動,經過右腳向前移動至腳跟著地,腳尖朝正前方,兩腳內側的前後延長線有適當的間距。
【說明】
這一動作開始的含胸收腹、弧形轉身縮右胯是很重要的。因為太極拳的搬攔捶不是一味前進的硬沖硬攻。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說:“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擊來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粘彼之右手腕,從左脅上搬至右脅”。這反映太極拳搬攔捶之“搬”往往是屬於將敵人攻擊過來的右拳引進落空、使得敵人形成背勢的“沾粘連隨”,這樣的“搬”就不是強行主動向前擂劈的攻擊,而是用右手腕牢牢地貼附住敵人攻擊過來的右手臂就像是“粘住”一樣,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8 19:43:46 | 顯示全部樓層
敵人自己的用力,使得敵人的攻擊落空和形成背勢。這樣,這所“搬”的右拳,其一就必須有相當“沉重”的自重,這樣對於敵人攻擊過來的右拳才會具有牽制、妨礙與破壞作用;其二就必須是沒有主動用力的、“隨人而動”之“柔軟”的,這樣才能借人之力。那就必須在接觸的瞬間,如李亦畬先生所說的“隨即鬆開”,如此手臂才能像是一團沉重的爛泥將對方黏糊住,使得敵人一時無法擺脫而被牽制住,並且妨礙敵人右臂發生變化,又破壞敵人右拳的運動方向,這“柔軟”與“沉重”其實又都是由於手臂十分放鬆所形成的。所以,太極拳搬攔捶的“搬”尤其不能手臂本身用力,也不能以肩膀用力,必須以腰脊用力所引起,腰脊用力的部位還越低越好,而腰脊所用的力又必須是由腳傳遞上來的。非如此,要想手臂有“柔軟沉重”地“粘住”對方而具有“引進落空”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注意】很多人將“搬拳”當作是一味向前的攻擊,沒有了“引化”,因此無論是向前的揮動還是往內的收回都完全是主動的,當然就與外家拳無異了。由此也可見,搬攔捶在向前“搬拳”後,以身軀的中心為圓心,將右拳環繞著身軀順時針地弧形移動到右腰間,是將“隨人而動”、“借人之力”、“引化”的往回“搬拳”拋棄了。
(5)弓步捶拳
蹬右腳推動兩胯載著身軀往前移動,身軀本身沒有主動的用力;身軀移動中以由下而上的力量繼續回縮左胯、以左胯為軸左轉身往前推送右胯、右肩緊靠“右線”,使得身軀朝向正前方,右膝漸漸儘量朝向前方;兩手臂也完全不主動用力。從“前後中軸線”看,右拳是由於左轉身被不斷推動沿著前後中軸線向前向上弧形移動並發生內旋的;而右拳與身軀的相對位置卻似乎是始終保持不變的,右拳也是始終在胸背正中線中的。當身軀前移至左小腿將垂直時,左腳將全腳著地,左腳向前的支撐力量明顯增加,從而腰脊的後撐效應也明顯增加,於是腰脊後撐與拔背的反作用與沉肩、頭的懸頂,身軀中的力量傳遞到右手臂,催動了右拳加快向前向上的移動與內旋,右拳與身軀的距離才開始明顯拉開。當左弓步形成、左腳的五趾都著地發生支撐即“五趾抓地”時,右拳移動到胸正前方約與肩同高、向後正對自己的胸骨柄與鼻尖、拳心朝左、拳眼朝上略朝後、拳面朝前略朝上。左手則由於被左轉身所帶動往回收、略內旋掌心朝下落於右手腕後的小臂上、手指朝右上。從側面看,兩手臂都呈圓心在上的弧形,而從俯視角度看,兩手臂則仍然呈向前圍抱狀的弧形。
【說明】 這一過程中兩手的動作完全是由於本身一點不用力的放鬆、不動,與身軀的位置變化以及由下而上的力量所引起的。或者說之所以會發生“動”是由於“不動”所引起的,如果手臂有一點主動就不會有這種完全被帶動之結果的。因此,鍛煉中尤其要注意手臂在活動中要保持本身不要主動,可見這一過程也體現了內家拳的“以靜禦動”與“動中求靜”。太極拳的“捶拳”鍛煉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純正的太極拳用手臂攻擊對方在還沒有與對方接觸之時,手臂本身是沒有主動力量的,如李雅軒先生所說是“每出手要有虛無的氣勢”、“是在出手要發未發的時候,心中無一定的主張”、“未發時是無所有”的,《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記載田兆麟先生稱為是“手到勁發,未中之先無勁、既中之後無勁、惟中肯之傾疾如閃電,一發便收”。這樣,即使在攻擊的中途受到反襲擊,攻擊的手臂仍然可以立即變為化解,所謂是“收即是放,放即是收”。而在與敵人接觸的瞬間,雖然所發的勁是由手而出的,其實手本身也是沒有主動力量的,力量是身軀傳送過來的,手臂本身其實就像是一條鞭子,如李雅軒先生所說手臂“已發時又是鬆軟如無物”的。這樣的發勁才能夠如李雅軒先生所說是“兩臂松松的、兩拳重重的、沉沉的,打出勁去冷冷的、脆脆的、狠狠的入裡透內”、是“彈出去的、射出去的,真所謂發勁如放箭也”,也才能是“中肯之傾疾如閃電,一發便收”的。這就是說太極拳強大的力量(極堅剛)始終是以不用力的放鬆(極柔軟)為載體的。當然要具有這樣的技藝是十分不容易的,是極其困難的,因為這樣的技藝不僅僅是需要相信與懂得,更需要形成條件反射,還更十分需要神經變化反應速度的提高,可以說能夠成功地掌握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必須相信這樣的技藝是完全可行的,學習太極拳就必須這樣鍛煉,這不僅是正確傳承與學練絕無僅有的太極拳各種技藝的必需,而且十分有益於精神與身體的健康。因此,必須堅定地、肯定地認為太極拳任何攻擊動作手臂未到終點的過程中是“無所有”的,包括了不應該有“勁點”。不然的話,也是與外家拳沒有區別的。
【注意】很多人在練習弓步捶拳這一動作時,右拳不是由身軀的催推所引起的,而是發生了領先與主動的向前運動;有的人的右拳還是從右腰側開始的,右肘往往是位於身體的背後,成為外家拳的“抱肘”了;很多人的右拳由於發生了主動,從右腰側開始是直接地向前移動,違反了“拳從心出”;很多人的捶拳從右拳開始往前移動之時還有了主觀的“勁點”,也就是有了主動的力量。這些都是違反太極拳原理的。要克服與避免這樣的行為,一是要使得往前的“搬拳”要有放鬆地與人接觸的意識、往回的“搬拳”要有單推手的回收那樣“隨人而動”的“引化”意識與效果。二是學練初期,右拳的動作必須是被動的、故意滯後於身軀之活動的,右拳的動作一定要有被催動的不由自主的感覺,這樣,“拳從心出”就能夠自然地形成。當然,這些的前提都是全身的放鬆。此外,太極拳的任何攻擊動作,手的運動在未接觸到假定目標之前一定要追求沒有一點勁力的鬆軟,手運動至接觸到假定目標所發出的勁力必須追求是由於身軀的撐脊、拔背、沉肩與腿腳的反作用力所引起的,而且是在一瞬間發生即消失的,發勁的瞬間手臂仍然是鬆軟的,這些也要求全身的放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5-1-9 06:38 , Processed in 0.01962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