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132|回復: 8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19:59: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6 編輯

1、 拳架的練習“先有開展,後有緊湊”

  準確地說,“開展”與“緊湊”並不是指拳架的大小。以拳架的練習而言,實際上是指全身關節旋轉運動的幅度。“先有開展”是指在初級階段採取大開大合的練習方法,身法儘量放大,四大節八小節的旋轉幅度放大,以求將拳架練得完整、細緻、渾圓,這是太極拳的“大圈”練習階段。這一階段的練習內容主要偏重於形體的鍛煉,通過對拔拉伸、抻筋拔骨,儘早達到放鬆身體的要求,提高全身筋骨和關節的運轉能力和靈活性,以鍛煉出太極拳所需的身體彈性。
  “後有緊湊”則是指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動作能夠正確體現“完整、細緻、渾圓”的鍛煉要領,並在這個前提下,逐步提高到能以較小的身法和較小的關節旋轉幅度來練習拳架,這是太極拳的“小圈”練習階段。這一提高階段還要逐步增加身體內部運轉的練習內容,以求達到“內外相合”的要求。通過在“大圈中求小圈”的鍛煉,逐步做到周身一家,內外一氣;“乃可臻於縝密矣”,達到“縝密”的境界。
  拳論上說,“筋骨要鬆”,只有以大開大合的方式鍛煉身體的筋骨和關節,才能為“節節貫串”打好基礎。作為一門運用身體進行搏鬥的技術,太極拳的練習者如果不能先在筋骨的層次自如地運用身體技能,就更談不上進一步發揮太極拳超乎拳腳之上的妙用,練習者只有經過大開大合的鍛煉階段,做到丹田與胯襠帶動全身,身隨步動,做到外開內緊、外方內圓,上下左右前後周身照應,才算掌握基本要領,才有可能從“大圈”逐步過渡到“小圈”。
  年紀較大的人學習太極拳難以在功夫上見效,這與筋骨缺乏大開大合的鍛煉,“大圈”練習的基礎不扎實有密切關係。
  太極拳“先有開展,後有緊湊”的鍛煉過程,就好比練書法,正確的順序是先練大字,後練小字,通過大字練習來掌握筆法中“起、承、轉、折”等細節功夫,到練寫小字的時候才能意到筆到,小中見大,具有開展的氣魄。這樣的學習順序才比較容易見效,基礎才比較扎實。

http://qkzz.net/magazine/1044-5821/2007/09/1717552.htm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19:59: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7 編輯

一個人的功夫,可以從拳架窺得一斑。楊澄甫、吳鑒泉、楊禹廷、李雅軒等大家的拳架都十分開展、大方,.........太極功夫也一樣,隨著功夫的增長,動作幅度自然逐漸放開增大。因開大,周身就更難配合協調,這反促進加倍用功以求完善。如此功夫將日益精進,永遠止境。

http://hi.baidu.com/sdxialuodi/b ... 072a8f9e5146b8.htm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7 編輯

李白兄不但不怪在下冒犯,更且虛懷下問,足見兄台肚內可撐船也!

蒙塵的師尊曾說過:「太極拳本來是一勢一式的學、一勢一式的練。即是說,
學了一個拳式的打法後,隨之練習該式的用法。練好一式的打法用法,才學另
一式。」

「開展」是在初練招式與用法時,姿勢要求明確標準,須要習慣手身步三者的
配合。因此初練要「開展」,更兼要慢來。遂漸練熟了用法,就得「緊湊」迅
速。越是熟練,則越求緊湊迅速。「緊湊」,就是手法身法步法三者的「緊密
配合」。是指搏擊而言。

所以,這「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一語,是指散手的練習,不指行拳走架。拳
架是隨意而行,無須「先求開展,後求緊湊」。

依拳譜言,太極拳不可有一定的拳架。定形的拳架,日久會流於「滑拳」。
「滑拳」者,慣了手勢而不會變化、猶如工具在不變的軌道上滑行之謂也。

想是早年楊家在不同時期,教了多種不同的打法,卻又沒有對眾弟子說明。入
門弟子得了拳譜又沒有好好地研讀。以致後來以拳架的不同打法來分流派。例
如:皇府內派、楊式、吳式、常式(全佑老架)、茂齋老架...等等。

現代的所謂太極拳家,不只把太極拳架定形,更設定繁多細微準則,一絲不苟、
煞有介事的去教學生。不須十分認真的拳架,竟耗上全副精神去“研究”。需要
放多點精力去研究的實戰,卻只擅花巧與口水。......問你死未?

附《太極法說》原文:

八五十三勢長拳解
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長拳
也。萬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也。又恐入於硬拳,也決不可失其
綿軟。周身往復,精神意氣之本。用久自然貫通,無往不至,何堅不摧也。於
人對待,四手當先,亦自八門五步而來:踮四手、四手碾磨、進退四手、中四
手、上下四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長拳四手起,大開大展,練至緊湊。屈伸自
由之功,則升之中上成矣。

(標點符號,是蒙塵所加。如有謬誤,罵之可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7 編輯

前人提到“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這是什麼意思?

答:這個開展與緊湊有兩種說法:一是身法上的開展與緊湊,二是指勁力上的變化。

身法上先伸筋拔骨鬆肉,圓宜大宜開,此為開展;全身裡外松透,內氣一氣流通後,接骨鬥榫,合勁收身為緊湊,可以如此理解。

太極拳勁力講究鬆活彈抖,鬆是全身鬆開後,勁力圓活無礙,身法上也實現了對拉拔長,如此則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彈抖而出,這個鬆的過程則可視為身法上的開展。

在勁力的變化上,有方圓的表現。《太極正功解》謂:“太極者圓也。無論內外、上下、左右,不離此方也。夫圓者出入,方者進退。隨方就圓之往來也。方為開展,圓為緊湊。方圓規矩之至,其孰能出此在外哉?如此,得心應手,仰高鑽堅,神乎其神;現隱顯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罷不能也”。此中“方為開展圓為緊湊”即就太極拳勁力的變換而言。就《正功解》而論,其“方”指步法的進退,“圓”是手法上的出入。依筆者隨師朱老虎先生學習游龍架練法而會,步法的進退亦是圓,只是其跡隱匿而已;還有論太極拳之勁入勁為圓,出勁為方的說法,筆者亦不苛同,不論勁之出入,皆以圓形,只是表面的路線拉長似出圈罷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5f9570100glt9.htm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0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7 編輯

鄭師注重實戰練習。口授理論,主要是傳授齊敏軒與及他自己所領悟的。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意義,是蒙塵從鄭師教授散手時的要求而領悟得來。
打拳架,初學時怎樣就是怎樣。初打時是生硬而非開展。久練之後變得純熟流
暢而非緊湊。

六十年代開始,蒙塵多番細讀所謂的《張三丰太極拳論》,凡十多寒暑,總覺其
所言似通非通。七十年代開始,遍閱各家太極大師的註釋高論,卻都是牽強硬充
而狗屁不通的廢話。

多年前,看到武禹襄的拳史,才知道原來那部所謂《張三丰太極拳論》是「從一
鹽舖內偶然被發現的」。《拳論》被發現後,蒙塵一直想搜尋學者的真偽辨証,
郤一直很失望。

審閱其內容,私以為如果它確是真品的話,就應該是殘缺不全的才是。但武禹襄
未提過。他的傳人或其他什麼的大師也從來沒有提過。從武禹襄後人所披露的拳
經遂頁的相片來看,也不像是個殘缺版本。

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蒙塵則一向不好讀書也不求甚解。前年開始,更是少
練太極而多跳排舞。不久前忽爾心血來潮,隨手翻開《太極法說》看看,卻偶然
地証實了蒙塵數十寒暑以來的信念。

前文所引述「八五十三勢長拳解」中,有「自己用功,一勢一式。...周而復始」
與及「於人對待...大開大展,練至緊湊」之句。

「自己用功」,意謂「自己練拳時」。「於人對待」,是指兩人對練散手。練習
散手時則由「大開大展,練至緊湊」。這才是「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真義。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01: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8 編輯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

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這二句在文字上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字義並不古奧,所以一般人解釋都以為是練習太極拳首先要開展,也就是手足運行的幅度要大,將架子加大,相應馬步就加大成低架子;熟習以後,再將架子收小,以求緊湊。有些拳書中更敘述為“由大圈歸於小圈,由小圈而歸無圈……”這樣的圈圈之說,就使人想到如何去規範圈之大小和“無圈”的表達形式。60年前李壽在《太極拳術》一書中作之圖解,圖中之大圓圈和小圓孔,是怎樣和十三勢行功架子相聯繫呢?恐怕除了該圖日作者外,能將圖中的小圓孔套進太極拳的手法和腰腿功架,問世間能者幾人?若作為幾何圖形欣賞,也無不可。一般而論,將精神專注去思考那樣的圈圈圖解,有誰能確確切切地演繹為實踐呢?個人虛耗精力事小,將後學者引進十裡迷霧,那就不敢恭維了。數十年前就有人為迎合圈圈之說,在拳架中套不上,就在推手動作上附會一番,二人相對劃圓,更名之為平圓、立圓推手等等,陳炎林筆之子書,如是流行至今,在公園晨練,亦很常見,雖然無四正推手之勁道,仍不失為一種良好之互動式健身活動。
我曾看過兩幀名家拳照,為瞭解明開展與緊湊,演單鞭一式為例作說明:左腳往左側開一大步弓前,左手按出,右吊手,兩臂將直未直,是為開展。右腳往左側只開半步,兩肘下沉至脅而作單鞭,稱為緊湊。這是對開展和緊湊的另一種理解和表達。有些拳家著作中寫得很直接,認為“先求開展,後求緊湊”,是指訓練方式方法,先、後指訓練的先期和後期。“開展”和“緊湊”指功架的大小。這種錯誤注釋正被廣泛傳播。
河北郝宏偉老師對開展與緊湊問題很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開展並不是以架子大可表現,同樣,架子收窄了,也不是緊湊,若以大和小去理解,心法遠離。由開展到緊湊是一個從長期實踐中達至的全過程,絕不是從外型上的大動作變小動作來檢定。
“先求開展”是我們行拳時的最基本要求,這個要求不因熟練後而稍作改變或放棄,練到緊湊境界時的拳架會開展得更準確到位。開展的涵義是,我們行拳時起腳、開步、運腰出手,都要求達到最適當的幅度,引申到特定意義的空問位置上去,恰到好處。簡要地說, “先求開展”體現著舒展到點,肆意將動作誇張不是開展而是鬆散,不成章法。另一方面“後求緊湊”是我們行拳時較高的要求,這要求是建立在“開展”的基礎上的,沒有正確開展就根本談不上緊湊。緊湊不是縮小,緊湊要求在行拳時由內而外體認到縝密而不露間隙,這才是的論。如何才能做到拳勢開展而緊湊縝密呢?還是要及拳經的指引,那就是“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在轉換”。
“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在轉換”
此二句出自《十三勢行功心解》前段。折疊二字,注釋方面有多種闡述:
首先見於永年的“老三本”、李亦佘的《打手要言》:
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所謂因敵變化是神奇也。後來再解釋: “往復須分陰陽,進退須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上。”這就是太極拳理論的經典要義。
1929年,姚馥春、姜容樵著《太極拳講義》:
“折疊者,即變化橫豎也。其往來之橫豎,虛實不定,要有知覺,進前退後,必須變換隨機,進退轉換,亦要奇正相生。進亦是退,雖退亦仍能中敵也。”這個解釋已將“因敵變化是神奇也”明朗一些。
1931年,楊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
“與人對敵,或來或往,折疊即曲肘彎肱之式,折背敵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離遠無用,進退不要泥一式,須有轉換隨機變化也。”此書實乃董英傑執筆。後來,董英傑在香港著《太極拳釋義》一書,書中作同樣解釋,一字不易。如是,解作“曲肘彎肱之式”,被廣泛流傳。
1943年上海的陳炎林更據之而在其《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中創“雙手折疊推手法”,且為後學不明究竟者所引用,亦流傳至今。
近年所見,某些傳人授拳時,左摟膝拗步作口述: “左手下壓,右手折疊推出。”此亦循董英傑之言說。以下請看楊澄甫傳人注述。
陳微明: “折疊者,亦變虛實也。其所變之虛實,最為細微。太極接勁,往往用折疊,外面看似未動,而其內已有折疊。進退必交換步法,雖退仍是進也。”(《太極拳術》第66頁)
曾如柏: “折疊即變虛實,是誠的論,然此皆在意不著形跡。世有誤會此語,而作間歇舉動,其或做作動肩扭臀態勢,以為即是折疊者,其天真良可哂也。”(《太極拳全書》52頁)
楊振鐸門人孟乃昌: “折疊或稱折疊內轉,不是孤獨游離的概念和做法,也沒有什麼神秘的內容。”(略)(《太極拳譜與秘譜校注》)
楊振銘(守中):“手法含折疊,即往復所變之虛實,外看雖似未動,其中已有折疊。步法有轉換,進退必須變換步法,是退仍是進。”(《太極拳體用表解》)
進退須要交換步法,虛實相互轉換,以使進退順暢隨機。這一點,一般都認為進退是下肢的虛實轉換,是步法;在行功時腰胯和兩臂之運轉協調是整體性的,不可以孤立而為。以兩腿做虛實轉換,其主宰仍是腰。這一點,在太極拳中的摟膝拗步和倒攆猴二式中,可充分體現出進退步法,腰身和上下肢的整體協調平衡及腰胯的主宰作用。所以“進退須有轉換”一句,其意義明顯也較易理解,在行功時也可直接表達。所以普遍領會到的內涵是一致或差別不大的。
“往復須有折疊”一句,前人著述,差別較大,可總結為三種不同理解。
一、折疊二字,望文生義,是將片狀的對象折起再疊在同一平面位置。在動作上,第一下是折(條狀物可作折),第二下是疊,合而稱折疊。前人有各種不同理解,陳炎林所書之折疊推手可作參考。《雙手折疊推手法》:
一名“壓腕按肘沾黏推手法”。兩人對立。各將右足踏前一步。甲右腕背部置於乙右腕背上。掌心向上、指尖伸前,左手按附乙右肘,向乙胸前插進。乙被插趁勢向左坐腰,松胯,坐腿二繞立體圓圈,將右手用腰腿勁翻至乙右手腕上,亦以右手掌尖向乙心前插進,左手按附乙加肘。兩人進退插化、可迴圈練習。此為右式,左式亦同,惟手及繞圈方向相反耳。初學時,可用單手,僅做壓腕或學習(法亦照上),較為便利。
二、折疊,作曲折肢體關節而言,故有董英傑氏之解為“曲肘彎肱之式”。在行功時,將手肢之伸出屈收稱作折疊,但對下肢弓步提腿屈膝,又不作此論。“折疊”,作曲折肢體關節而言,又可有下列三種表現:
(一)董英傑氏解為“曲肘彎肱之式”。在行功時將手肢之伸出屈收稱作折疊。(《太極拳釋義》第24頁)
(二)“往復須有折疊”,主要在膝胯關節往復皆應屈曲,可以挺直。不這樣訓練,關節便不能柔韌有力,沒有折疊,蓄髮也就難以得勢。(郭福厚《太極拳秘訣詳解》第3l頁)
(三)折疊是肢體對角方向相互牽拉,如左肩與右胯,右肘與左膝等等,又是另一種以腰為中軸的折疊方式。
三、折疊轉換是以意為主導的內勁變換,使勁的直來與直往之間回環而無斷續處,這是楊振銘老師所特別強調的。例如:腰身微動而步已隨之。原先第一動作將完而未完時,第二動作已萌生在意,在外觀上未必表露故能著著領先。太極拳要打得好,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一勢與一勢之間的接駁,也就是內勁轉換連接,要精密、準確、疾速,通過內部協調進行。精微之處,在虛實轉換,了無痕跡,更不見斷續間隙。戚繼光《紀效新書》的卷之十二裡面曾這樣寫: “千言萬語,總是哄他舊力已過,新力未發而乘之。”也就是說,舊力略過而新力未生的一瞬,是防衛最弱的刹那。易為人所乘。我們要在舊力未過之前就新力已生。這個重要環節就是我們太極拳所練的折疊。要以這樣明確的要求,默識揣摩,在不同程度上求緊湊,臻於縝密。

http://www.21wulin.com/wulin/taiji/2337.htm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01:47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02: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18 17:28 編輯

youseeme :

折疊轉換是以意為主導的內勁變換,使勁的直來與直往之間回環而無斷續處,這是楊振銘老師所特別強調的。例如:腰身微動而步已隨之。原先第一動作將完而未完時,第二動作已萌生在意,在外觀上未必表露故能著著領先。太極拳要打得好,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一勢與一勢之間的接駁,也就是內勁轉換連接,要精密、準確、疾速,通過內部協調進行。精微之處,在虛實轉換,了無痕跡,更不見斷續間隙。戚繼光《紀效新書》的卷之十二裡面曾這樣寫: “千言萬語,總是哄他舊力已過,新力未發而乘之。”也就是說,舊力略過而新力未生的一瞬,是防衛最弱的刹那。易為人所乘。我們要在舊力未過之前就新力已生。這個重要環節就是我們太極拳所練的折疊。要以這樣明確的要求,默識揣摩,在不同程度上求緊湊,臻於縝密。

單棍對單棍,單觸點
拳而言,理論多些?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26 07: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0-12-26 07:17 編輯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一語出自《十三勢行功心解》。對此不少人釋為:開始練太極拳和推手時,總要先求姿勢開展,動作幅度大,待功夫加深了,再求緊湊,把動作幅度變小。把“先求開展,後求緊湊”放在外形的動作大小上來解釋,這種理解與一般常識不符。
  
一個人的功夫,可以從拳架窺得一斑。楊澄甫、吳鑒泉、楊禹廷、李雅軒等大家的拳架都十分開展、大方,如按上述釋義“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即這些老師的功夫中能算“開始”級了。從動作幅度的大小、瀟灑看,都是開始練不如以後練的。就從沖拳、踢腿來說,開始練時不得要領,且柔韌、協調及力量等較差,怎能動作大幅度?怎會開展得出呢?不論何種拳都是如此,太極拳和推手當然也不例外。有這樣一個體會:讀書隨知識的積累,知識面的拓寬,疑問反會愈來愈多。為釋疑、求知,迫使加倍努力學習,以期小疑小進,大疑大進。太極功夫也一樣,隨著功夫的增長,動作幅度自然逐漸放開增大。因開大,周身就更難配合協調,這反促進加倍用功以求完善。如此功夫將日益精進,永遠止境。
  
古人多用文言。一般地說,古人對十三勢行功心解的解釋較之不習慣文言的今人相對要貼切些。有的老師對此釋義道:“開展者,動作不用力是也。緊束者,動作在到中心是也。”顯而易見,這種對“無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解釋是:“先求開展”,即先四肢百骸俱松不用力。“後求緊湊”,即最後把動作練到腰腹,能做到主宰於腰。姜容樵先生曰:“無論演式推手,須要開合。開合得法,各部暢適,動作如意。所謂求緊湊者,非一味窄仄,亦非一味求快,乃由開展後收回時求緊湊,是能收能放之意。亦捲之則退藏於密,動分靜合也。”依前輩們的此種解說,字裏行間無半點動作幅度“先大後小”之意。太極拳“重意不重形”。對古典太極拳理論的理解應多從內、從意,少從外、從形上著手。
  
功夫上身後,還要不要大幅度?不要,又要。同時,身形一緊,微微一動,人已跌出,動作幅度極小,謂不要。又,功夫永無止境,平時要練多用少。練就要大幅度。打拳時,身肢放長,從難練。推手時大幅度全方位,頭、臀、背、腳、都不怕與人沾貼接觸。自己送上門,引火焚身,從不穩中練穩。窮畢生精力求大幅度,水到渠自然成。
.....

太極拳的訓練講求『體』『用』
『體』是體會,練習
『用』則是實戰上實際應用
如拳擊的打速度球訓練是體
把這訓練出的反應用在比賽上就是『用』
如太極拳架為體,那推手為用
如推手為體,則散手為用
所以先求開展是體
後求緊湊是用
.....

http://www.wahas.com/archiver/?tid-2275401.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6:10 , Processed in 0.01506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